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市东湖通道是当前我国最长、环境与景观要求最高的城市湖中通道工程。现介绍温拌阻燃沥青路面结构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2日,总长超过10 km的东湖通道工程启动围堰三、围堰四堰内抽水,待抽水完成,我国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通道将全线展开施工。东湖通道工程全长约10.63 km,宽60~70 m,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地面辅道为40 km/h,道路定位为城市一级主干路。通道两端采用高架桥和路面方式,穿东湖隧道长7 km,穿团山隧道长1.3 km,地面段长约0.7 km,高架桥长约1.63 km。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下通道畅通可靠程度的分析和计算,对整个城市路网的交通安全和畅通至关重要。根据城市地下通道特点及道路路段可靠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地下通道功能函数、饱和度、车流密度和交通流统计的城市地下通道可靠度算法,根据每种算法的使用条件,基于地下通道饱和度的可靠度算法因计算参数容易测量可作为常用算法,并且在武汉东湖通道进行了验证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论文算法计算得到的东湖通道可靠度与实际调查得到的交通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4.
绿道建设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行动。介绍了东湖绿道交通系统规划及建设情况,从交通目标及对应策略、交通组织分区分级、快速路系统、到发交通、内部交通、配套交通的组织衔接等方面总结城市绿道项目交通组织及配套设施的思路,并介绍了东湖绿道一期工程实施效果,可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1):107-107
国内投资最大、线路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的铁路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正在紧张施工中,全线施工最难的“咽喉”工程——东湖特大桥近日主桥提篮拱顺利合龙,为后继工程赢得了主动权。全长2225.11m的东湖特大桥,横穿武汉东湖风景区森林公园,跨越东湖,与武汉市规划的城市三环线立体交叉,全桥共有66个桥墩,  相似文献   

6.
正东湖湖底隧道历时3年时间于2015年12月28上午10时正式开通。这条东湖隧道穿过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建成通车后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通道起于二环线水东段主线高架桥(红庙立交),止于喻家湖路(喻家山北路路口),全长约10.634 km。其中,东湖隧道段长7.035 km,为我国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工程主线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东湖通道项目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总投资为78.38亿元,其中东湖隧道段横贯东湖风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武汉市东湖通道路线的特点,论述了路线方案比选中,需要综合考虑的诸如对国家级风景区的影响、线形、安全、工程实施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光谷广场综合体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珞喻发展轴的珞喻组团中部,是联系主城区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节点和通道。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结合地铁站对其周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整合地铁与地上、地下空间,实现一体化设计,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区域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结合光谷广场综合体实例,对光谷地区交通现状和规划情况进行分析。以保障最优地铁功能、打造世界最美车站为出发点,对光谷综合体方案推导过程进行梳理,解决综合体复杂条件下的空间布局、流线组织和消防等诸多设计难点,设计方案和实施经验对此类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已建成通车的东湖隧道下方还将有一条新通道开工建设。东湖下方将有两层隧道。它与东湖隧道垂直相交,从武汉植物园东侧的鲁磨路下穿东湖后直达花城大道。东湖与严西湖实现"一线牵",花山片区与武昌、光谷主城之间,也有了一条快速通道。目前,花山新城一带的居民若要到光谷和武昌,只能通过严西湖大桥再经三环线绕行,出行交通不  相似文献   

10.
龙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20-22,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过江通道规划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建成区内,过江通道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通常要处理好过江通道与交通路网、地块开发、地铁建设、河道通航等重要制约因素的之间的关系。过江通道在桥隧形式上各有利弊,以宁波市四明路跨奉化江通道为例,分别研究了桥梁、隧道过江方案的总体布置,桥隧方案与地铁的关系,通过对桥隧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桥梁方式过江为最优方案,为类似过江通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琴  郝琳哲 《公路》2024,(1):212-218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道慢行系统在规划绿色交通网络、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低碳城市相契合。基于对低碳生态理念的解析,分析了绿道慢行系统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从构建绿道生态网络、连接慢行交通系统、营造舒适慢行空间、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游览体验等5个方面对东湖绿道的低碳生态理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绿道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东湖绿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它的建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闪亮名片。结合东湖绿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详述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绿道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理念,为城市绿道设计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城市现有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以及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将停车场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对海绵生态停车场的定义及海绵生态停车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阐述。以武汉市东湖落雁东海绵生态停车场示范项目为建设实例,介绍了停车场建设目标、海绵设计理念及具体施工工艺,并对海绵生态停车场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是常州市"一环八射"快速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射线快速路,是衔接G42沪宁高速公路青龙互通的一条城市对外交通快速转换的重要通道。以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工程总体设计为基础,分析了项目的建设背景、规模、功能定位,并详细介绍了快速路形式、标准横断面、平面总体布置、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衔接设计、桥梁工程及综合管线工程等方面,为其他城市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轨道交通在我国各城市的快速发展,后期市政设施建设特别是与地铁区间相关的过街通道建设对地铁影响较大,顶管法作为一种地下工程非开挖管道铺设技术在过节通道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顶管通道上穿汇~灵地铁区间隧道为例,通过三维建模分析,研究顶管通道施工各个工况对既有区间隧道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可行的工程建议,对后续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进一步发展,轨道交通与市政隧道共通道的情况会愈发常见,因其工程复杂性,常作为全线控制性节点工程,因此,如何确定共通道条件下的建设方案成为研究重点。结合工程实际,因地制宜,对公铁合建和分建方案进行多要素综合比较,得出共通道条件下建设模式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节能与环保是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城市快速路改造扩容工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既有道路设施、减少废弃工程、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宁波市北环快速路工程为例,对有关城市快速路改造工程中如何力践资源节约建设方案进行了积极探讨,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线形设计、交通导引、坡道防滑、视觉诱导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和探讨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过江通道的建设在缓解过江需求、构筑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城市交通问题。在分析城市过江通道交通作用及发展控制原则的基础上,以城市交通系统为出发点,提出了城市过江通道的建设和发展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射线高速的交通功能,提前做好射线高速进城通道路幅、节点及相关建设条件的前期研究工作非常必要.以渝湘复线高速进城通道方案研究为例,在对项目功能定位、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总体方案构思与设计.对射线高速进城通道车道数论证、路幅型式选择、平纵设计及节点选型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对高架主路+地面辅路方案和高架及地下分段主路+地面辅路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并选择了方案一;对项目所涉两处立交的现状、功能定位及选型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总结认为,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区建设条件日趋复杂,做好射线高速进城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可确保后期射线高速进城通道的建设条件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