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8+228+638+228+78)m混凝土PK箱组合梁斜拉桥。为准确控制主桥成桥线形,实施高精度测量技术,主桥开工前布设6座混凝土强制归心观测墩,与前期设计交桩点一起作为首级控制网点;建立桥轴坐标系,采用主桥里程桩号和桥轴线偏距作为坐标数据,实施时用图纸设计坐标和里程桩号求取施工控制网与桥轴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式;采用GPS水准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采用Leica TCA2003全站仪测边后方交会方法和三等三角高程测量往返测方法进行钢锚梁及索导管定位;塔柱施工测量主要控制钢护筒偏差、立模偏差、塔柱变形控制等满足精度要求;主桥线形控制主要为轴线及高程控制测量。实践表明,各项测量技术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大桥准确对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并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应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代替几何水准确量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测量机器人在大跨径桥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挠度、位移、线形测量是桥梁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桥梁质量和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指标。为克服原有测量方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首先在桥上安装合作目标,然后利用测量机器人在加载前后分别获取合作目标的几何信息,最后计算出相应的挠度、位移、线形。通过对该方法精度的推导和分析,论证出该方法能满足桥梁检测的精度需要。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精度高,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方便准确实现对越江大型桥梁结构几何参数的测量,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非接触性测量方法,该方法现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后期使用点云数据建立三维模型,从而获取待测几何参数。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现场采集以及数据处理的原理以及测量方法,并使用该技术对越江大型桥梁的高墩垂直度、悬索桥主缆线形、吊杆拱桥拱肋线形进行了测量,证明了该技术应用于大型桥梁几何参数测量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 对于缸套内孔圆度和外部缺陷,有一系列众所周知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但是,内径千分尺只能在断续的圆周位置上测量直径,并测不出气缸轴线。而这些内孔圆度和气缸形状的精密测量仪器又都是固定的台式仪器。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测量用探针,它可以根据仪器结构逐点地将圆柱表面或是圆周记录下来。但是,在发动机试验台上测量时,控制探针难度  相似文献   

6.
由于计算参数、计算理论、计算模型、计算方法与实际条件的差别及施工误差等原因,混凝土梁式桥施工完成后,实际的桥面线形与设计目标不一致,需通过适当调整调平层或铺装层厚度修正目标线形,保证立面线形匀顺。匀顺的立面线形为在设计的凸曲线范围内没有凹曲线,反之亦然。修正方法是测量多个离散点的高程,2个端点的铺装厚度按与接线设计高程一致计算,其余点的初始高程先按最小铺装层厚度计算,然后用逐点判别凹凸性来调整目标高程,再根据目标高程计算铺装层厚度,从而使全桥线形凹凸性一致,调整后的调平层和铺装层厚度在合理范围内。调平层和铺装层施工宜按厚度控制,避免铺装施工过程中高程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长大桥隧工程GPS高程控制中障碍物两侧的高程基准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PS水准方法:首先由直接的函数拟合方法分别拟合障碍物两侧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求得各自的地面垂线偏差;再根据天文水准原理,由两侧所求的垂线偏差计算跨障碍的高程异常差。根据以上思路进行研究,并以跨越31km海湾的杭州湾大桥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二等几何水准比较,最大较差29mm,最小较差3mm,平均较差16mm,达到二等几何水准精度。  相似文献   

8.
水准仪已经在桥面线形测量中得到广泛采用。文中讨论在行车密度大、速度快,无法中断交通情况下的一种以全站仪为主的线形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比水准仪法更能有效排除行车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且在获取线形测量数据上比其他方法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在城市测量中,利用GPS-RTK与边角交会相结合的一种测量方法;指出其计算、检核方法并分析了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跨花地河大桥连续梁施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的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客运专线上主跨为125 m的跨花地河大桥连续梁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箱梁的线形、应力和温度.控制结果表明:在气温变化较为平稳的0:00~5:00进行合龙施工有利于降低箱梁温度荷载;主梁线形平顺,中跨合龙段高程偏差、全桥轴线偏差及全桥合龙后通测的成桥线形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主梁截面应力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吻合,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