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结合城市道路旧城改建或道路拓宽所采取的人非共板断面工程案例,在分析人非共板断面优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运用人非共板的观点,并对人非共板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非共板断面通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高差进行分离,减少机非碰撞的交通事故;避免非机动车对机动车通行的影响,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人非冲突予盾增加,非机动车频繁起伏,舒适性下降等问题;结合道路红线宽度、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等因素,研究人非共板断面在路段及交叉口范围的交通模式,从而分析总结人非共板断面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人非共板道路作为一种国外引入的新的设计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交通混乱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根据慢行交通精细化设计的理念, 在分析人非共板断面的交通特性基础上, 以提升慢行交通连通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合理性为原则, 提出了人非共板断面路段和交叉口的精细化提升思路和方法,并以上海市临港人非共板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该工程建成后不仅对该地区慢行环境提升有良好的效果, 而且对其他地区相似的人非共板类改造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人非共板道路具有结构紧凑,景观效果好,快慢交通分离等优点,所以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设计时未能充分理解人非共板道路断面的特点,对细节设计不够重视,尤其是交叉口、出入口的衔接设计不顺畅,造成实际应用时社会反响较差,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人非共板道路的交叉口、沿街出入口及道路系统内部衔接部位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人非共板"道路在越来越广泛运用的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呈现。结合以往设计经验,对共享路权、人非坡度设置、路口衔接设计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人非共板道路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上海市松江区北九亭地区居民出行,改善区域交通环境,需将位于沪亭北路的G50临时上匝道移至西侧九杜路,并新建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由于交通功能及流量发生变化,需对九杜路进行局部道路拓宽。为此,在建设条件限制下,结合九杜路交通需求进行了断面布置的多方案比选,以兼顾各种交通需求的通行效率及安全,最终推荐在道路红线范围内采用机动车道5车道及人非共板断面形式。工程建成通车后运行状况良好,断面的比选及布置方式可为同类型道路拓宽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总结城市旧城区单幅路改造为三幅路的成功经验,对“人非一体化共板”的三幅路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人非一体化共板”三幅路改造方案的适用条件与设计标准的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不同高度稳定板单侧和上、下组合设置时断面的颤振性能,并说明设置中央稳定板前后不同攻角下颤振发散机理的改变,针对一特定的单箱断面悬索桥,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首先研究了3个攻角(3°,0°,-3°)下单侧设置稳定板对颤振性能的影响,进而同时改变上侧和下侧稳定板的高度,探索对应攻角下断面的抗风效果,从而给出稳定板组合设置时的最优高度取值。结合二维三自由度颤振分析方法(2d-3DOF),分析了最优中央稳定板组合设置断面相比于原始断面颤振发散机理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上侧或下侧,单侧设置稳定板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基本呈随着稳定板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合理高度的稳定板能提高颤振临界风速;相比于单侧稳定板,同时设置上、下稳定板对于气动稳定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佳;二维三自由度分析结果显示,中央稳定板显著改变了颤振发散驱动机理,组合设置稳定板的最优断面和原始断面气动阻尼随风速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30m大跨度空心板桥已广泛应用多年,但由于其梁高比中小跨径空心板增加较多,且空心板断面形式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经过实践、探索、开发出的新型断面空心板,除保持了原有空心板建筑高度低等优点外,还大大降低了材料用量,使施工更方便,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新空心板的开发与设计,经理论分析与试验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30m大跨度空心板桥已广泛应用多年,但由于其梁高比中小跨径空心板增加较多,且空心板断面形式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经过实践、探索、开发出的新型断面空心板,除保持了原有空心板建筑高度低等优点外,还大大降低了材料用量,使施工更方便,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新空心板的开发与设计,经理论分析与试验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