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文通知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自1996年开始建设,目前在全路建成铁道部客票中心一个,地区客票中心18个,计算机售票车站2100多个(其中1200多个车站已实现联网发售客票),全路已有10000多个计算机售票窗口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2.
0前言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自1996年开始建设,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建成覆盖全国的超大型售票网络,实现了全国联网售票。目前,全路拥有1个铁道部客票中心、18个铁路局(公司)地区客票中心。售票渠道包括窗口、自动售票机、互联网、电话、代售点等,其中售票窗口约25000个,自动售票  相似文献   

3.
目前,铁道部客票中心和24个地区客票中心已全部建成,地区中心实现地区中心内联网售票。从2000年10月21日全路第三次大提速起,全路又逐步实现联网售票。至目前为止,全路已有1770个车站建成计算机售票系统,有近1万个窗口实现了计算机售票,给广大旅客带来了很大方便。如: 1.旅客在任何一个售票窗口,可以购买到任一时间、任一车次、任一到站的火车票。 2.西安、天津、赣州、昆明等  相似文献   

4.
客货服务     
铁路客票系统升级,火车票“变脸”细心的旅客会发现,最近购买的火车票样式和以前不一样了,火车票“变脸”了。这是因为铁路客票系统由4.0版本向5.0版本升级工作已在各个铁路局全面展开,并于8月底全部完成。铁路客票系统应用软件先后经历了1.0版本车站计算机售票,2.0版本地区联网售票,3.0版本全路联网售票,再到4.0版本。为适应铁路快速客运网建设和第六次大提速售票组织的需要,铁道部研究、设计和开发了客票系统5.0版本。新版本2005年12月在郑州铁路局进行试点,今年4月开始在全路全面推广。这次铁路客票系统升级后,火车票将由铁路客票中心全…  相似文献   

5.
“铁路小站计算机售票系统”是用于铁路小型(日均售票量在500张以下)客运站的计算机售票管理系统,是结合了全路客票统一软件优点开发的一套适合小站特点的计算机售票系统。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票预订和发售系统”自建立以来,全路已有700多个车站、6000多个窗口实现了计算机售票。建立了24个地区中心(香港除外),并在地区中心内实现了联网售票。铁道部票务中心也已建设完成,全路异地售票即将开始。这不但使铁路在国内提高了竞争力,而且在世界上跻身于先进国家的行列。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外出旅行的良好条件,受到路内外的普遍欢迎。 但是这个系统,对于偏僻地区的支线和小站或市郊还不能联网。特别是列车上的补票,目前仍采用“代用票”,由人工填写、剪贴、统计核算票数;到地面交接时,需人工录入,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精确度不高。这与客票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相脱  相似文献   

7.
车站结帐统计是车站计算机售票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就全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车站级售票软件中结帐统计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以售票和退票存根作为原始数据,以售票员结帐数据作为报表统计的基本数据,保证数据一致性的结帐统计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关于铁路应用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以下简称“客票系统”)于1996年开始推广实施,到2004年已实现了全路联网售票,已有24个地区客票中心系统和2000余个车站计算机售票系统,客票系统已从10版升级到4.0版、418版,客票系统发售的车票和客票收入均已占全路的90%以上。客票系统的实施,加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方便了旅客购票.促进了营销改革,提高了管理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可实现全国1 700个快车停靠车站的计算机售票并联网。但是还有众多的中间站未采用计算机售票系统。这种状况不利于客票票制的统一;铁路客票原始信息仍不完整,收入审核、统计工厂仍需双轨运行;票价浮动或运行图调整时,硬版票的印制、管理困难。  相似文献   

10.
前言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计算机售票网络系统,在全路快车营业站联网售票,具有发售和预订联程及往返等异地票功能,全面实现客票管理和发售工作现代化。中国的老百姓出远门,虽然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但首选的往往  相似文献   

11.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4,13(4):56-56
铁道部客票中心是全路客票系统基础数据和联网售票的保障,是全路客票发售数据分析中心,其重要性十分突出。尤其是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无论运营数据还是数据仓库发生损坏,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考虑采用存储区域网络技术(SAN)和高端存储设备来提高运营数据以及数据仓库存储  相似文献   

12.
客票系统地区中心是全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地区中心将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发售异地票等重要功能。铁道部决定首先在广铁(集团)公司进行试点,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案,在完成广州地区中心建设时做好香港地区联网售票准备,保证7月1日香港回归之日,在香港发售全路主  相似文献   

13.
铁路客票系统的席位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使用计算机售票席位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介绍了由铁道部客票总体组开发的向全路推广的客票预订与发售软件系统中对客票席位管理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铁道部客票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该文介绍了铁道部客票中心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对骨干广域网的设计与实施、基础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营销分析系统的实现、系统安全管理以及综合业务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介绍了系统建设实施的情况。铁道部与地区中心间的主干网,实现了2M专线、X.25、PSTN专线3种通信方式自动备份与自动恢复;采用复制服务器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条件下全路基础数据的同步一致;应用数据仓库理论和OLAP工具、研制开发了客票营销分析系统,提供了客运指挥的决策支持;引进系统与安全管理软件,加强对客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的监控和管理;利用自行开发的交易连接管理和数据库通信中间件,实现了交易的转发以及生产数据在三级数据库间的可靠传输。上述关键技术的解决,使铁道部客票中心已成为全路客票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中心、客票发售的指挥中心、联网运行的网络中心、生产数据的分析中心、系统运行与安全的监控中心,是全路联网异地售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10月25日至27日,全路客票发售为预订系统建设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路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下召开的,是实现全国铁路联网售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一年来客票系统建设的经验,加强客票系统管理,推进地区客票中心建设。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作了重要讲话,铁道部总工程师华茂崑作了大会总结发言。部客票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各铁路局、广铁(集团)公司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客运处、电务处主管处长、系统建设技术负责人,有关分局及所属较大车站负责人、铁科院、通号总公司等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路售票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是铁路客运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以北京地区铁路客票销售网络的发展为例,提出了加强全路售票网络的建设,拓展地区性“通退通售”网络,发展社会代售点网络,走客票分销网络化的道路,开创铁路客票销售新局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客票销售渠道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客票系统的收入结账系统实现了针对多种销售渠道(窗口售票、自动售票、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等)和多种支付方式(窗口POS、网银、手机、WAP、电话银行等)的收入结算、统计查询、核对账款等功能,并以文书报表或电子数据的方式,为车站、铁路局收入审核及统计部门提供了可靠、有效、完整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铁路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铁路运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西安铁路局“西铁客票电子应用系统“应运而生,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全路唯一试点单位。本文阐述了电子商务在西铁售票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客票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在提高旅客订票便捷性和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由铁道部客票中心、铁路局客票中心、车站售票系统三级联网构成。客票系统规模大、子系统多,计划管理系统在铁路客票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计划管理系统在客票基础数据正确维护完成的基础上,具有实现列车计划编制、列车席位生成、列车席位调整、售票组织策略制定、售票控制策略制定等一系列功能。列车席位的正确生成和灵活调整保证  相似文献   

20.
客货服务     
全国铁路将实现联网售票 铁道部决定从7月25日起,进行异地发售车票的试点工作,10月21日起,配合新运行图实施正式开展全路联网售票。 全路联网售票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7月25日起在北京地区客票管理中心和上海站之间相互发售对方10对直通始发车车票。8月10日前完成京沪线南京、蚌埠、徐州、济南、天津站间相互发售异地车票。第二阶段,从8月11日至9月10日,完成京哈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