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回顾90年代"磁轨之争"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速磁浮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借鉴日本中央新干线规划和建设的相关经验,从落实交通强国发展战略、保持我国交通领域领先地位、丰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分析我国发展高速磁浮的必要性,并综合考虑了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旅客出行需求、既有及规划运输体系等因素,提出初期、近期、远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角度提出铁路运输发展策略,以缓解铁路运输紧张局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分析交通一体化的内涵入手,根据铁路运输的发展特点,确定铁路在一体化交通中的定位,并依此提出具体对策。研究结果:应高度重视铁路枢纽在综合运输枢纽中的布局;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客货专用铁路;加快高速客运系统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推进运输管理信息化和运输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结论:铁路运输业应从一体化交通发展的角度,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与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的跨越式发展,共同推进和实现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优化交通资源,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体现了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与社区道路公交组成的出行系统特征分析为出发点,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社区道路公交各自的运营特点,以最优化出行者出行耗时为目的,通过概率论和计算机仿真的技术,优化二者间的运营组织,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的协同运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地位,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集疏效率,为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4.
城轨交通乘客出行信息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乘客出行信息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乘客满意度、改善乘车秩序和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为提供良好的乘客信息服务,必须要明确乘客在不同出行阶段的具体信息需求.采用归纳分析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信息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完善乘客出行信息系统和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多种交通方式联运应用经验,为实现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简称:12306)"一站式"购买联运电子客票,和一票制"一体化"出行,提出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的铁路旅程规划平台技术方案,设计符合铁路旅程规划业务及需求的铁路、铁空、铁公、铁水联运产品,阐述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旅程规划算法,并基于铁路电子客票二维码技术提出联运电子客票"融合码"智能出行方案,为将12306建设成为为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智能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辐射带动中西部及世界贸易发展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实施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善交通结构,消除铁路"瓶颈"制约。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从扩大长三角地区辐射吸引能力,构建对外铁路运输大通道;高标准建设城际铁路,形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轨道交通;加快中心城市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三方面入手,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铁路建设规划。同时,发挥各方优势,全面加快长三角地区和谐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纲要建议(2010-20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随着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耗能少、快捷、准时、环保等优势.自1965年我国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即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成就显著.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现,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逐步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节约土地资源、节能环保、引导城市布局合理调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目前,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技术、土建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综合自动化等各专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及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健全;建设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稳步提高;实现车辆及机电设备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目前正在加快发展,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8.
利用随机效用理论对城市一体化运输体系内公交、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和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换乘分担率进行研究,选择时间、费用、出行目的和收入4个衡量指标,构建各交通方式两两交叉换乘的分担率模型,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NR法求解模型,以西安北站为例分析模型的可用性。换乘分担率模型不但可以有效地计算出一种交通方式换乘另一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还能计算出一体化运输体系内各交通方式的换乘分担率,为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一体化运输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唐车公司同期发布两款自主创新一体化交通新产品 2013年4月18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的国内首家"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在唐山揭牌成立,同期还举办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双龙出唐山,领跑一体化"新产品推介会.唐车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两款一体化交通新产品——时速250 km城际动车组和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首次与公众见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中国北车股份公司副总裁贾世瑞,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元,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彭家先等出席揭牌和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出行方式链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四阶段"法预测流程无法准确预测与轨道交通接驳的交通方式及换乘客流.借鉴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中利用出行链来解释人的出行行为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出行方式链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使用三层的Nested-Logit模型来模拟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接驳其他交通方式和预测各种方式的客流,建立了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链模...  相似文献   

11.
伴随城市群建设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呈多制式和网络化发展,多制式交通协同指挥系统是多制式交通协同运输的关键,提出打破传统各制式轨道交通间封闭的信息服务模式、运营组织方式及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基于轨道快线、轨道普线和市域(郊)铁路多制式轨道交通一体化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平台,并从管理体系、总体定位、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升多制式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协同处置能力以及乘客出行获得感,对现有交通网络化运营起到支撑和完善作用,并为后续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指挥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交通衔接设施对于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集散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客流及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特征,进行数理模拟分析和推导,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衔接设施用地配置模型。以广州市为例,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广州地铁的实际调研数据标定模型参数,确定各类交通衔接设施的用地配置指标,指导交通衔接设施规划和建设。通过对广州地铁已运营的214个车站的交通衔接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及服务满意度调查发现:交通衔接设施用地已纳入法定控规进行严格管控并监督实施,近5年交通衔接设施的规划实施率从原来的21%提高到53%,乘客对交通衔接设施的服务满意度从原来的37%提升至76%,为广州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接驳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4日上午,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高质量、一体化,综合交通创新与协同发展"为主题,来自交通运输部和苏、沪、浙、皖等地超过500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城市群综合交通、长三角智慧交通等议题,共同探讨如何促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内综合交通领域与相关领域协调、协同与协作意义重大。大会审议通过《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倡议书》,明确将共同深化交通规划有机衔接,共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促进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均通过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来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居民出行的增加,其站点与居民出行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文章综合比较、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国内各城市的实例,提出建立适合南宁市实情的社区公交系统的车型、接驳、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距离长、频率低的特点,基于非集计理论和纯选择行为抽样调查法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选择行为的Logit模型.对京沪运输通道内旅客选择行为随出发时间和出行距离变化情况的模拟表明,中长距离的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客运产品的选择受出发时间影响较大,客运需求结构在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而短距离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受出发时间影响较小,此外各种运输方式的典型客运产品均存在优势运输距离范围.与京沪运输通道客运产品结构现状对比的结果表明,由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通道客运需求结构的现状,并且能够解释由客运供需矛盾引发的购票困难等现象,从而为综合运输通道客运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客运产品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内交通面临高速的城市化、有限的道路交通网络、相对于公共交通的高比例个人机动车保有量(特别是摩托车)等许多难题.河内市政府寄希望于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并将其作为未来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从而逐步减少个人机动车的使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是"站点一站点"的运输模式,因此,有必要与其他常规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门-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城镇化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何有效地把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根据当前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体制和机制、加强交通运输通道建设、大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重要节点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智慧综合运输网络、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建立保障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世界轨道交通》2020,(2):29-32
2019年,我国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规定,主要聚焦绿色、安全、融合、智慧、开放等方面的建设,继续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持。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到2035年,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综合运输网络条件下的客流分配为研究对象,提出更适合表现旅客出行需求和各种运输方式相互竞争关系的运输细分方式,采用可量化表征综合运输网络当前客流状态的区间饱和度和径路饱和熵,并结合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构造旅客出行阻抗函数,给出以综合运输网络中旅客出行总阻抗最小为目标的客流分配优化模型.基于k条最短路算法和混沌优化算法,在径路选择时考虑当前综合运输网络的旅客出行阻抗因素,设计客流分配迭代优化的动态求解算法.算例表明,利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得到可行和更为细分的综合运输网络客流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经营业态     
<正>铁路特货运输三大业务实现同步增长11据《人民铁道》报道,2014年,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与各铁路局强强联合,取得了可喜成绩,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大件运输、冷藏运输三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同比增长20%,其中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创下140万台新纪录,运量增幅高达21%。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张网"的优势,努力解决服务货主"最后一公里"问题。中铁特货公司发挥"前店"营销优势,与各主机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各铁路局发挥"后厂"优势,真正做到快装、快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