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大型编组站技术作业时分仿真进行了电算模型设计,开发了大型编组站技术作业时分仿真软件,该软件利用C++编程实现。首先介绍了仿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系统实现过程,然后通过对该仿真系统进行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并进行编组站作业过程仿真,证明了该仿真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中频辅助变流器采用LLC谐振变换器和中频变压器替代传统工频变压器,可提高变流器的开关频率和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与重量。为提高辅助控制单元(ACU)的设计和验证手段,对中频辅助变流器半实物仿真进行研究,建立了中频辅助变流器的电路模型;通过实时仿真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ACU和上位机搭建了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半实物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李波  王倩  文婷 《铁道学报》2007,29(2):45-49
研究一种基于多协议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平台设计。该仿真平台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应用了“广义软总线”和“柔性网关”的思想,使得仿真系统既可以由一台计算机、也可以由多台计算机组成仿真网络实现多通信群、多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仿真。仿真系统平台实现了基于多种可选择通信传输协议的测试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各种功能的仿真。系统的仿真过程、结果和运行状态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时的显示,仿真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在线进行配置和修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dSPACE的实时仿真器构建了一套传动控制单元半实物仿真及测试系统,并在城轨牵引系统半实物仿真中得到了应用。针对各种实际工况,对现场真实牵引控制器进行了实时仿真测试及验证,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仿真系统和模型的有效性,为产品现场验证、故障再现和回归测试提供了完善的软硬件平台,也为产品软件和硬件预研开发提供了便利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一种电压型脉宽调制逆变器驱动的异步电动机系统的数字仿真分析方法。对逆变器和异步电动机建立了仿真模型,同时研究了这两个仿真模型的接口,提出了系统仿真运行的方法。运行结果与实验相符,证明了仿真分析程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种方法可用于任何晶闸管逆变器驱动的异步电动机系统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CRH1型动车组是中国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CRH1型动车组牵引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介绍了CRH1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基本概况,重点介绍了网侧变流器和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中的电气系统模块,构建了CRH1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牵引特性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基本符合CRH1型动车组真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HXD1型电力机车辅助系统的国产化研究过程中,对该型电力机车的辅助系统(包括变压变频负载支路和定压定频负载支路)进行了仿真研究。文章描述了HXD1型电力机车辅助系统变压变频负载支路的仿真设计原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电气化铁路移频自动闭塞信号传输仿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烨  徐中伟 《铁道学报》2003,25(6):66-70
电气化铁路移频自动闭塞信号传输的仿真系统通过模拟轨道电路、牵引电流及其谐波干扰、邻线干扰、轨道电路故障等来检测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和仿真技术对该子系统进行了研究。文中详细地阐述了传输信道的仿真模型、传输仿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仿真算法,并举出一个仿真实例,实例的结果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合理性。此外,本文还提出建立可编辑的模型库的设计思想,使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动车组防滑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效率,运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测试环境仿真建模模拟的防滑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在介绍防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气路控制单元、车辆动力学及轮轨粘着等防滑测试环境仿真模型,完成了防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搭建,开展了动车组防滑系统仿真测试,并将结果与线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防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测试有效性,该平台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某办公建筑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常规地源热泵系统模型和"地源热泵+热回收"系统TRNSYS模型,进行了15年长周期仿真运行模拟,仿真模拟的结果表明"地源热泵+热回收"系统运行工况稳定性显著高于常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热回收"系统的1年运行实测的结果验证了仿真模拟的结果。使用基于TRNSYS仿真的长周期地源热泵工况稳定性分析方法可成功选取全生命周期工况稳定性高的地源热泵系统方案,保证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力机车通风系统的一个流体仿真计算实例,并通过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流体仿真计算在电力机车通风系统技术设计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根据计算对电力机车通风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直线感应电机控制,提出了一种零矢量载波磁链轨迹PWM控制方法,优化了传统的七段式SVPWM,减小了电机侧电压的谐波含量和电机的转矩脉动。搭建了直线电机控制调制算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负荷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电力机车的负荷构成特性,认为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主要由牵引电机的特性决定.推导了串励牵引电机电枢电路的微分方程,利用总体测辨法,得到了影响牵引电机运行特性的典型参数,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研究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及电气化铁路负荷的综合负荷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考虑调查数据存在的偏差,将路段流量视为一个模糊数,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OD反推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上层为一模糊期望值模型,即以路段计算流量与实测流量的偏差模糊期望值最小为目标;下层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将模糊模拟、二分法、人工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相结合,给出一种混合智能算法及其步骤.通过一个简单的路网进行仿真试验,最后对这一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德旺  朱磊 《铁道学报》2011,33(7):73-77
车载人机接口DMI(Driver-Machine Interface)介于列车司机和车载安全计算机之间,实时地完成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DMI屏蔽车载系统复杂的内部结构,以便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司机完成控制操作,才能充分发挥车载系统的作用,因此对于DMI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当列控系统由CTCS-2升级换代至CTCS-3时,在不改变原有软件框架的前提下,实现对CTCS-3车载DMI的仿真。本文基于软件重用理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用框架的解决方案,并采用C++Builder 6.0进行了仿真DMI实现和框架可重用性验证,其结果表明,针对仿真DMI的研究,基于可重用框架的方法是一种能够避免重复劳动,利用已有资源,实现便捷开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三电平四象限变流器预测电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预测电流控制从二电平推广至三电平,对三电平系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脉宽调制方法、中点电位平衡等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三电平的预测电流控制的实现策略.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车体上施加确定的横向激振载荷来模拟非稳态侧风,采用试验和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静止车辆在非稳态侧风情况下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虽然略大于测试结果,但总体来说,两者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数值计算方法对列车空气动力制动在不同速度下风翼提供的制动力和在相同列车速度下风翼的形状选择、位置安装以及不同安装数量等情况进行了研究、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视景仿真是虚拟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开发所需要的软件Creator和Vega,结合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的实例说明了利用Creator和Vega软件创建实时仿真程序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reator/Vega的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解体能力影响因素的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属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对所有有关实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模拟。实体包括编组站固定设备实体、技术作业实体和临时实体。根据实体状态在编组站到解系统各项作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实体又可以分为二元状态实体、矢量状态实体和多元状态实体等3类。可以将同类实体的状态及其他相关属性构建为行矩阵,不同类别实体之间的作业关系构建为二维矩阵,使整个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过程用数个矩阵的循环运算表示。仿真结果表明,到达场股道数量对驼峰解体能力的发挥存在1个阈值,当低于阈值时,充分利用驼峰解体能力和提高编组站整体解体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股道数量;到达场股道、列检组和驼峰调机的数量变化对解体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1个相对较为合理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综合各种因素仿真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