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编《铁路隧道工程预算定额》(铁建设[2004]47号文,以下简称“新定额”)主要适用于使用小型机具钻爆法施工的新建和改(扩)建单、双线隧道工程。此文结合某铁路隧道概算编制实践,主要阐述“新定额”在三线、四线、燕尾式及岩溶隧道中的应用,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概算编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施工实践使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综合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文着重介绍秦岭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概况,阐述了对钻爆法施工的几点认识,并提出对我国特长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据《人民铁道》报道,日前,云桂铁路石林双线长大隧道提前贯通。云桂铁路石林双线隧道全长18.208 km,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单洞双线隧道,也是亚洲最长的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岩溶隧道。该隧道地处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石林,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要穿越6条断层带和4条断层破碎带,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形态密布,高风险区段达7 810m,被列为云桂铁路I级高风险隧道。施工中,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施工人员确定了"石变我变、安全推进"的施工原  相似文献   

4.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歇台子—石桥铺区间双洞TBM隧道,采用FLAC 3D软件模拟TBM隧道施工,运用摩尔-库伦准则,综合考虑围岩塑性区分布、隧道间夹土层应力变化,分析了双洞TBM隧道与既有钻爆法隧道的近接分区。结果表明:TBM隧道先行洞对钻爆法隧道的影响范围约为钻爆法隧道等效直径的1.5倍;TBM隧道后行洞对钻爆法隧道的影响范围约为钻爆法隧道等效直径的1.0倍。据此,对新建隧道近接影响区域设计与施工时可采取增强配筋20%、回填灌浆、超前注浆等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4综合工资 4.1 系统把综合工费标准分为六类,即:1 新建一般工程;2 新建隧道工程;3 改建一般工程;4 改建隧道工程; 5 新建路基、小桥涵、房屋及临时工程;6 新建路基、小桥涵、房屋及临时工程。六类综合工资同时存在,供个别概算调用。 4.2 当采用非标准工费时,只需修改[基期标准]、[编制期标准]即可,修改后不计算。  相似文献   

6.
“铁路工程预算定额”(机械化施工双线隧道工程)(以下简称“隧机预算定额”),已完成报批稿,现将编制简况介绍如下。 一、铁路双线隧邀采用大型机械施工简况 铁路双线隧道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全断面施工,是我国铁路隧道建筑史上的重大变革。1980年以来,铁道部在衡广复线和大秦铁路工程中,引进了一批隧道施工机械,其品  相似文献   

7.
金华至台州铁路的技术标准为单线预留双线,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越岭段存在隧道方案单双线的比较、工程投资、施工安全、工期控制及防灾救援体系等诸多设计难点。通过对隧道两端的接线条件、会让站的设置、地质条件、单线与双线、施工方法、防灾救援、工期、工程投资及环保等多方面的研究,在确保工期合理、节省投资和运营支出、施工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荐采用18.37 km特长隧道的越岭方案,并采用一次双线分期实施,进口钻爆法+出口1台TBM施工的隧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延伸,穿越大风地区、沙漠地区或风沙地区的铁路项目越来越多,现行的相关标准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用性,针对风沙地区铁路施工增加费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以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新疆段四大风区为研究样本,根据现场测定的不同风力等级条件下人工、机械降效幅度,结合各风区的施工月份大风资料,确定各风区的降效系数,并与原标准、其他行业分别进行水平测算分析。研究结论:(1)铁路工程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的计算基数宜由人工费调整为人工费与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2)通过水平测算分析,提出风沙地区铁路施工增加费标准建议,可为《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铁路隧道等大型工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改善大气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以铁路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建立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机械配置优化模型。参考施工机具台班费用定额数据以及PAS2050规范,基于CLCD数据库信息计算出隧道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台班碳排放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4个控制性定量指标作为计算目标偏好权重的基础,利用熵权法基于指标数据计算出目标偏好权重。使用经过均匀设计以及自组织映射改进过的遗传算法对新型机械配置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计算。最后以乌鞘岭特长隧道6号斜井为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是控制整个线路施工工期的关键,而提高隧道工程建设速度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和各施工工序所用机具之间的配套。由于既要受隧道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又要受施工工艺与施工机械水平以及施工组织与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是一个历来受到重视而又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本文以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岩溶隧道,即石林特长隧道工程为例,详细论述特长隧道机械选型和配套技术,为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选型配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长大隧道工程是控制和影响铺轨架梁工程正常开展的控制性工程,长大隧道的施工工期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工期。所以,对长大隧道工程的施工工期进行分析与测算,是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工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文以某铁路隧道工程采用钻爆法和掘进机(TBM)施工为例,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对所需的施工工期进行分析与测算,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提高编制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装配化施工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高速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对装配式仰拱施工工艺进行研究。结合钻爆法隧道施工工艺,分析仰拱拼装对掌子面掘进的影响,提出仰拱拼装工艺及配套装备总体方案。针对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有重大影响的环节和因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与工艺措施。根据施工工艺,以满足各种施工工况为目的,考虑与现有施工装备的配合,完成仰拱拼装装备的研制。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实现了仰拱拼装所需各项功能,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钻爆法隧道装配式仰拱拼装施工,对于隧道仰拱的装配化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渝黔引入贵阳枢纽铁路龙宝冲隧道下穿6座已建及在建隧道工程为例,结合现场,详细分析、介绍了下穿隧道施工方案、原则、施工方法;提出了新建铁路隧道近距离下穿隧道交叉点附近施工爆破控制、防护方案,以及新建、既有隧道的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安全性评估与评价等施工技术;解决了下穿隧道施工中既保证新建隧道施工安全,又保证既有隧道不受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海波 《铁道建筑技术》2020,(2):108-110,148
针对目前铁路隧道超挖普遍较大的问题,从现场存在的钻孔质量不高、爆破装药结构不规范、封堵工艺落实不到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控制铁路隧道超挖的工艺措施。经现场多次试验证明,在周边眼采取PVC管材间隔装药及封堵水炮泥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后,隧道超挖控制取得良好效果,在节约炸药单耗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喷射混凝土超耗,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可避免因超挖太大给施工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浅埋软弱地层条件下穿越既有铁路双连拱隧道的爆破开挖方案设计、爆破振动控制方法以及爆破振动监测等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云南路主线隧道穿越青岛老城区,地表建筑密布,地下管线纵横交错,且管线抗震性能差。因此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如何将爆破振动对老旧建筑影响降至最低,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2 cm/s的振动速度,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埋深、地质情况进行钻爆设计,成功地将振动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肖先 《铁道建筑技术》2020,(3):122-124,132
针对目前地质复杂、大断面隧道钻爆法施工中超欠挖问题引起的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安全质量问题,结合既有传统爆破技术,在隧道施工中提出隧道爆破炮孔长短孔结合技术、周边眼精确定位技术,分析总结出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在周边眼的钻孔最佳角度选择,长短孔搭接长度及装药方式,减少了隧道施工中由爆破引起的超欠挖问题,节约了成本,确保了工程质量,对隧道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隧道工程采用传统人工钻爆法施工存在的掌子面人员多、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机械化应用侧重于单一工序的作业问题,郑万高铁湖北段罗家山隧道施工在大型机械化配套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隧道施工"一洞九线"流水作业线,并从人员、进度、质量、安全及环保等方面对整套机械化配套作业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推动隧道的整体施工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以期对川藏铁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铁路增建Ⅱ线锚固桩施工紧邻既有线,采用传统的钻爆法施工工艺易受“天窗”点施工的影响,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且安全风险高,成本较大。此文通过襄渝Ⅱ线锚固桩水磨钻施工工艺的经济技术分析,得出水磨钻的成本和定额基价。经过与传统钻爆法进行比较,显示出水磨钻施工工艺具有安全、经济、实用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双线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不同施工工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铁路隧道沉降变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身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拱顶沉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水平收敛上CRD法效果最好,其次是双侧壁导坑法。不同工法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不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最小,且不建议在交叉隧道处采用C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