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铝螺纹卡死给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因为不敢太用力,怕拧断螺栓,而且还知道不能采用火焰加热。以下是对于松开这类螺纹的几条建议。将尽可能多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螺纹组件,然后慢慢拧松螺母。然而,该溶液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会导致碱性烧伤,因此需要小心。另一个方法是采用适当尺寸的梅花扳手,然后施加正好足够的力,使螺栓处于张紧状态,当螺栓处于张紧状态时,用一个小的4盎司的圆头锤,快速敲击螺栓头一、二次,然后停止,再在相反方向对螺栓施加张力,用锤快速敲击螺栓头部。重复这一过程数次,直至拧出螺栓。如果场地允许,可将紧固件浸入渗透剂中,将扳手套在螺栓上,并在其上悬挂重磅铁锤或其他重物,以保持张紧力,将这种状态保持一夜,第2天早上螺母便可松开。□巧松卡死的铝螺纹@王旭芳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线路养护作业中用于轨枕螺栓松紧的内燃冲击扳手自重大、手持移动不便引起的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和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气弹簧,设计一种轨枕螺栓扳手用气弹簧四连杆平衡装置,并建模、装配和应用。应用效果表明,在保持内燃冲击扳手竖直姿态的情况下,可实现自重20 kg冲击扳手的上下移动,从而使作业人员轻松完成松紧轨枕螺栓作业,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盾构管片预埋槽道技术近年来逐渐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对于区间内管线及设备如接触网、疏散平台等具体安装方式及槽道螺栓的受力性能鲜有报道,尤其随着大直径管片(直径6 m及以上)应用的增多,高净空下接触网的安装方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提出预埋槽道T形螺栓固定点的最大单点工作荷载为8 kN,对接触网、疏散平台等盾构区间内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方式及受力特点逐一进行探讨,重点研究高净空下接触网的安装难题;然后在现场拼装完成的管片上对槽道及T形螺栓进行拉拔、剪切试验。经分析,接触网螺栓受力最大,但满足工作荷载限值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在接触网专业要求的3倍工作荷载条件下,槽道不变形、管片不开裂,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证明T形螺栓工作荷载及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铁接触网顶紧螺栓目标小、缺陷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顶紧螺栓缺陷检测方法。根据4C检测车拍摄的高铁接触网图片(大小为6600*4400 pixels),首先对特征信息更多的斜撑套筒进行定位,采用TDM模块与SSD相结合的算法提升算法对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并通过改变默认框的尺寸以得到更好的检测精度和速度;然后利用DeepLab v3 plus算法对顶紧螺栓部分进行语义分割;最后提出一种阈值法对顶紧螺栓的缺陷情况进行判别。为满足实际工程的速度需求,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的SSD,本文改进的SSD方法对斜撑套筒的定位精度和速度都有提升;对于6600*4400 pixels的原始样本,本文提出的顶紧螺栓缺陷检测方法精度上达到95.9%,速度达到17.9 fps。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客室塞拉门系统的下摆臂组件与门立柱C型槽之间通过T型螺栓连接,车辆运行过程中,C型槽安装T型螺栓的位置出现凸起塑性变形,使下摆臂松动脱落而导致车门故障。为了分析C型槽产生塑性变形的原因,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下摆臂螺栓连接接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的弹塑性及接触非线性等因素。仿真结果表明,T型螺栓头部尺寸选择偏小以及较大的拧紧螺栓的扭力矩,是导致C型槽产生塑性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对T型螺栓连接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由于双头螺栓没有六方头的特殊结构,无法使用通用的扳手进行高效率的拆卸作业,造成了双头螺栓拆卸效率过低。另外,在拆卸过程中,不当的操作还容易对零部件和双头螺栓本身造成损坏。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头螺栓拆卸工具,不仅可以快速完成双头螺栓的拆卸作业,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零部件和双头螺栓受到损坏。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网骨架在磁场作用下对磁浮列车产生的影响,减小能耗,试验采用玻璃纤维、不锈钢纤维、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五种非金属加强筋作为骨架,浇筑加强筋混凝土倒T形梁模型,通过横向抗弯静载试验分析不同材料加强筋骨架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倒T形梁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研究其损伤特性,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最不利位置施加30 kN试验设计荷载,五种倒T形梁均无结构损伤、开裂等现象产生,满足设计标准;五种倒T形梁开裂荷载接近,超过设计荷载的2.8倍;考虑加强筋力学性能、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玻璃纤维加强筋骨架较优。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速磁浮车辆与线路之间的紧耦合关系,以车辆二系结构对线路的几何约束和我国目前的磁浮轨道技术的特点与制造技术为基础,并考虑安装与制造误差的影响以及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对高速磁浮线路设计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和最小竖曲线半径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设计的推荐值。即在保持车辆导向磁铁与导向面的侧向间隙5.5~11mm的条件下,线路轨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设计值不宜小于650m;在保持车辆悬浮磁铁与定子面的悬浮间隙9~11.5mm的条件下,线路轨道的最小竖曲线半径设计值不宜小于2000m。  相似文献   

9.
TNB扭矩板手用于工务线路维修中轨枕联接螺栓的紧固,并能确保螺栓的扭矩值。TNB扭矩扳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外形为“T”字形,“—”为两只手把,“|”为立杆,人员可立姿操作。它的感力元件在立杆上,元件中由弹簧将一对端面制成斜齿的上齿轮与下齿轮啮合且压紧,上齿轮通过立杆上的销子与立杆联动,下齿轮的下部是内六方槽,当转动手把拧动螺栓时,齿轮齿面间会产生摩擦扭矩,当外加扭矩大于摩擦扭矩时,齿轮间产生滑动,转动一个齿,弹簧作用力使两齿轮产生碰撞声报警,以示螺栓达到了一定的扭矩值。1.手把 2.调整螺丝…  相似文献   

10.
螺栓连接结构中存在很多接触面,接触面的特性是影响结构整体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螺栓连接结构接触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究螺栓连接结构接触面刚度为目标,通过建立带防松垫圈的螺栓连接结构,提取特殊接触面间的接触刚度;建立带有实际螺纹结构的螺栓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螺母施加不同的扭矩来模拟螺栓预紧力的变化;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对螺栓拧紧过程进行分析,通过预紧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预紧力下防松垫圈与被连接件这种特殊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结果表明接触刚度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基于SoC(System on chip)型单片机和CPLD平台的新型静态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信号调理、CPLD数字处理、串行通信以及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等多个模块。样机试验证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该平台有很大的灵活性,并能作为一个通用开发平台,方便地应用于其他项目。  相似文献   

12.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湖区公路拓宽工程,通过对路基拓宽工程病害的成因分析,认为新老路基结合部间的不协调变形是路基拓宽工程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基于"变形协调与控制"的处治思想,分析了土工格栅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对土工格栅的处治效果进行评价.在具有典型地质条件和较高填方地段布置了监测断面,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加筋路堤内部的竖向应力随格栅层间距的减小而降低,而水平应力却随之增加;沉降随格栅层间距的减小而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处治后拓宽路基变形及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均很小,为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者阐述了网络系统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目前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系统管理软件选型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和本人在供电系统防雷与接地方面的设计经验,结合典型案例,针对传统设计中的缺陷,提出电子设备防雷与接地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并进行实际应用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空调滴水现象给车辆的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气流组织、环境、维护、设计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KZ4A型机车转向架轴重增加后的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国内外200km/h等级机车轴重设计经验,通过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分析和对转向架主要部件的疲劳强度校核等,提出了KZ4A型机车转向架轴重增加后的设计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铁路桥梁涵洞施工时常发生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今后勘测设计中避免同类问题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信号技术设备履历簿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信号技术设备履历簿管理系统和信号图形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历程、技术要求、技术方案、应用前景,简述了关键技术知识,指出了重要技术创新内容,强调了实现信息共享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