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贵州省碧江区檀木桥安置区中城市次干道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在城市次干道设计中,应该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管网、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照明、绿化工程等方面进行设计,力求城市次干道设计科学合理,以人为本,更好的推进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南北快速干道工程在建城市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大,难点多。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借鉴部分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对隧道工程在结构设计、施工工法、通风井设置、设备用房设计、隧道与管廊合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方案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今后城市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车辆出入门户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大量修建.它是高等级道路与干道解决交叉口拥挤,减少交通事故,行车便捷的重要措施.从平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匝道超高及变速车道等几个方面剖析了互通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为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哈尔滨市二环快速干道新康立交桥钻孔桩施工中对旋挖钻机的使用 ,充分证实了该钻机在城市桥梁施工中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理念,即:通过干道交叉口信号控制,实现对中心区交叉口截流卸载.中心交叉口往干道外围交叉口设计单向绿波信号协调,使得车流向干道两端能够迅速卸载;外围交叉口往中心交叉口设计红波,使得车流在外围交叉口适当截流,以缓减城市干道中心区交叉口交通压力.以保山市正阳路为例,以中心交叉正阳路与保岫路交叉口为基准点,结合交叉口车辆单口放行方式的干道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进行截流卸载设计.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区间大部份位于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在下穿重要建构筑物(河流、城市主次干道、高架桥梁、房屋建筑等)、施工环境复杂的条件下,选择干扰小的施工方案就是重中之重。就秒差爆破技术在贵阳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协调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协调设计原则,分析了协调设计的方法。指出协调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建的主次干道,对于新建道路,在断面设计上应考虑到远期流量增大的需要,预留出拓宽车道的土地,各类交通设施的设计与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对于改建道路,应消除道路上各种不协调的设计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车道横向分布系数的使用情况,对交通性干道、综合性干道和商业性干遭这三种类剐的干道分别进行交通调查,并提出四车道、六车道城市道路的车道分布系数,有利于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的路面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城市干道双向协调控制信号相位差优化方法,基于元胞传输模型(CTM),建立了车辆实际运行状态的城市干道交通流模型与城市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相位差优化模型;采用免疫遗传算法,提出了使城市干道双向信号协调控制系统车辆总延误最小的最优相位差优化方法;运用MATLAB 7.0编程建立的实验平台,对该模型及其优化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相位差优化方法得到的车辆平均延误分别比传统图解法、数解法减少26.2%,17.3%。  相似文献   

10.
干道走廊是指城市中重要的轴向交通性主干道及其平行支路组成的干道系统,是城市道路系统的核心部分.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干道两侧城市用地的高密度开发,道路交通、沿线土地利用之间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通过对上海几条主要干道走廊的实例分析,找出国内干道走廊设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干道走廊的功能定位出发,对比国内外各类干道走廊设计模式,结合分析得到的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状况的干道走廊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卓曦 《交通标准化》2013,(23):77-79
为剖析衔接区域交通空间资源对城市干道的交通影响规律,分析干道衔接区域的土地利用、路网结构和信控交叉口等交通空间特征,探讨了条带状用地与聚集式用地特征,阐述了路网等级体系、密度与微循环系统设置状况,给出了信控交叉口位置、单点与联动配时策略,有利于城市干道交通出行规律研究与交通管理措施制定.  相似文献   

12.
为使城市交通运行更加通畅,设计城市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方案.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实施经验,提出不同交叉口间距及行程时间情况下设计双向绿波方案的方法和技巧,按照路口间距、周期特点,设计信号相序相位,将对称相位、单口放行相位和搭接相位等相位灵活组合运用,然后分配绿信比,找到双向绿波上行、下行绿波带宽最大化且较均衡的相位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适合我国城市干道交通流特点的速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在建立Greenshields模型和Re-Greenshield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采用分段建模法建立了G-LN模型.通过拟合判定系数Rsq对Greenshields模型和Re-Greenshields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实测数据标准差S对Re-Greenshields模型和G-L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LN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城市干道速度-流量关系.最后分析了模型参数,采用对分区间迭代法计算模型通行能力值.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城市干道交通流为研究对象,应用北京市学院路和劲松中街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交叉口信号对城市干道交通流影响的基础上得到:统计间隔的确定应小于上、下游交叉口的信号周期;通过比较以20 s、1min、2 min、3 min、4 min和5 min为统计间隔而得到的曲线模型,得出以2 min、3 min、4 min和5 mim为统计间隔较以20 s和1 min更为合理,且以2 min为统计间隔得到的城市干道曲线模型与实际更为相符,建议以2 min为统计间隔进行城市干道交通流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适合我国城市干道交通流特点的速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在建立Greenshields模型和Re-Greenshield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采用分段建模法建立了G-LN模型。通过拟合判定系数R_(sq)对Greenshields模型和Re-Greenshields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实测数据标准差S对Re-Greenshields模型和G-L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LN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城市干道速度—流量关系。最后分析了模型参数,采用对分区间迭代法计算模型通行能力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疏港快速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介绍路面各结构层的作用,提出设计中的一些参数取值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主要研究城市主、次干道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曲线,并采用迭代对分区间法得出各个车道的推荐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可为主、次干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以及交通仿真参数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主要研究城市主、次干道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曲线,并采用迭代对分区间法得出各个车道的推荐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可为主、次干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以及交通仿真参数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对干道车流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的方式对传统的交通流流体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改进;并且用准冲击波分析方法对干道行程时间和干道行程车速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研究,以满足快速预浏的要求,为城市干道交通流的科学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与地下快速干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及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角度,对建设和发展专为汽车提供服务的城市地下快速干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建设城市地下快速干道,既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现状又符合节约土地的要求,在经济、技术和环境方面也不存在重大障碍,对于交通拥挤严重、地表交通用地极度缺乏的特大城市而言,建立城市地下快速干道应该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可选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