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94年11月23日,广州购书中心——这个全国最大的书城开业迎宾了。数百家出版、发行单位云集此地,在同时开幕的第二届羊城书市上展示数以万计的各款图书品种。人流、书流…… 与此同时却传出了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购书中心举办书市之外,还出现了一个“第二书市”,地点在东山宾馆…… 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去该“书市”。原来有5  相似文献   

2.
每个广州人或许都还记得一年前的9月,第四届全国书市在广州举行时那规模空前的购书热潮。在短短的12天中,每10个广州人中就有1人冒着酷暑,挤进像上下班高峰期的公共汽车似的图书展厅里,冲杀两三个小时抢购图书。狂热的背后是饥渴,饥渴的背后是羊城“买书太难”。省委书记谢非目睹书  相似文献   

3.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几块肉     
有一件事,是因为几块肉引起的,我伤害了一位老人,尽管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是一直不能忘记,感到惭愧,内疚. 那是我二十岁的时候,刚参加工作.一天中午,我在单位吃午饭,食堂做青椒炒肉,芹菜炒熏干,这两样菜我都不爱吃,就到单位附近的一个小饭馆去吃午饭. 这家小饭馆临近大马路,又处在闹市区,名义上是小饭馆,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商店,卖什么的都有,卖百货的,卖鲜果的,卖面包牛奶的,炒菜吃饭的,样样俱全,人来人往,很杂乱.  相似文献   

5.
2014年初,一档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让16岁女孩涂议嘉被导师刘欢收入麾下.如今,两代音乐人共同完成了一个音乐梦. 为了帮助这个高中女生唱出自己的声音,首次为他人担任制作人的刘欢从编曲到录制几乎倾尽所能.“涂议嘉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创作人,她拿给了我们20多首歌,在16岁这个年纪真的是很了不起.现在想想,我1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刘欢说. 回忆上世纪80年代自己读书时的创作,刘欢说,那是个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年代——听古典音乐、创作歌曲、由衷地歌唱,不过他也坦言,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记忆,“我们怀念我们的,他们则有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张胥卓  熊艳 《法制博览》2013,(8):156+122
2010年1月8日,由三大行业协会即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联合发布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在北京国展举行的图书订货会上正式出台,其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新版图书出版一年(以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内,进入零售市场时,须按图书标定的价格销售,不得打折销售。经销商须按图书标定的价格销售,不得打折销售。只有在团体采购、网上书店或会员制销售和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才允许打折,但折扣不能低于八五折。  相似文献   

7.
动力车间那些事 这个照片(上图)摄于1973年前后,正中是锅炉工段副段长姜训堂,他慈眉善目,一口胶东口音.左起第一人为卜师傅,有些文化,技术不错.我那时二十六七岁,光棍儿一条,正在学徒期间. 有一天,宣传科老龚带着相机下来,那是一部德国茹莱福莱相机,虽然已经老旧,但是镜头非常棒.曝光适中的照片,就是放得老大,依然有层次,不会出现斑点.只是机械部分经常出毛病,呼和浩特只有“老朝鲜”能修.这个人矮胖个子,住在新城北街.  相似文献   

8.
出售情书     
爬格多年,一直家贫如洗。妻常埋怨:“整夜看你爬呀,写呀,就是没见你写出多大效益来。”妻的话虽然不中听,但也是事实。如今,单位效益不好,有能耐的人都搞起了第二职业,可我一介书生,又能做什么呢?做大生意没本钱也不是那块料,摆地摊又拉不下那面子。一天,一商界朋友光临寒舍。妻又将情绪抖落了出来。朋友听后笑了笑说:“老兄,就凭你那杆情感丰富的笔,还怕赚不来活钱?这样吧,你到我的夜总会来,设个柜台,代写情书,你别小瞧这玩意,可有市场呢,不信,先试试。”  相似文献   

9.
张小娴 《法制博览》2010,(14):70-70
人有人格,犯人有“犯人格”。做了犯人,就要像个犯人,里面有里面的做人准则,不要把外面的那一套带进来。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2,(19):68-69
我希望所呈现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架时光机,多年之后观众再看,还能感受到上世纪的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个导演眼中的变化中国。我是一个在山西汾阳县城长大的孩子,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被称为"一位来自民间的导演"。我的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回老家,在农村教了很长时间的语文。很多亲戚到现在都还住在乡下——这样一种农业社会的背景,带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一直愿意承认并珍视这一点。后来很多人问我,是怎样的机缘,让我这样一个来自"基层"的人,想要去当一名导演?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如果非要有一个直接的契机,那就是1990年,20岁的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黄土地》。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7,(8)
“我要读书”发出这声呐喊的并不仅仅只是“希望工程”的贫困生们。1996年11月8日至17日,数十万深圳人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新落成的深圳书城,参加第七届全国书市。10天的书市成了深圳人的一次精神狂欢节,爱读书的深圳人买走了价值2100万元的图书,居历届书市之首。直到最后一天,保安人员还不得不像第一天那样限制进场人数。深圳人的读书热情并非始于这一天。实际上,深圳的人均购书量已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在深圳图书馆,各个阅览室常人满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对"单位"感到陌生,尤其对于那些在1990年代之前度过青春期的城市居民来说,那几乎和他们的生活世界重合:许多大型国营单位甚至开办幼儿园、学校(常冠以"某某子弟学校"之名)、电影院、商店、乃至电视台,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几乎所有生活需求.这种无所不包的、行政化的单位体系,常被认为是1949年后出现的典型社会主义组织模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一”假期,我回了趟我的外祖父母家,河北固安农村.那里是经常被我念起的第二故乡.我的童年曾被父母寄养在那里,到了该入学的年龄,还在那里上了一年小学.那段校园生活是一段让我终身难以忘怀的时光. 如今,那所学校已经停课,校址已经被卖掉了.我不顾亲友的阻拦,执意要再去看看,迎接我的是一把锈迹班驳的大铁锁.那曾经的校园,一片岑寂.几排简陋的红房子,已经四十多年了,也没有改变过,那样子,仿佛是我昨天才刚刚离去.我的心就在这一片沉寂中沸腾着.  相似文献   

14.
我深深地思念那片热土——生我养我的遥远的北疆。那里有我熟悉的山,熟悉的水,还有日夜思念的亲人。父亲就静静地躺在烈士陵园。 父亲是一位很平凡的人,50年代初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西北局办公厅机要训练大队接受培训,次年参军进疆分配到某兵团司令部机要科任译电员。当时,担任机  相似文献   

15.
从小到大,我从没见父亲流过一滴眼泪.可在我手术前,他哭了. 那是春节后的第4天,我肚子疼得厉害,几天也不见好,父亲带我上医院检查了几次,可查来查去,都查不出个所以然. 在那度日如年的半个月里,父亲每天坐在床边,眼巴巴地望着我.不久后,我又做了一项检查,检查结束,医生紧皱眉头,自言自语:"怪事,小肠中怎么有个瘤?"医生认为,这种瘤极为少见,十有八九是恶性的.很快,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就在快进病房的时候,他站住了,揩了一把湿漉漉的眼窝,步伐轻快地走了进来,冲我笑了笑.  相似文献   

16.
山村故人来     
许多年了,这桩往事一直压抑着、咬噬着我的心,每每想起,我的心就在滴血……那是70年代初一个寒冷的冬天,我随父母下放到江南的一个乡村,那儿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然而,刚入学时,乡村小学那清一色的“光头”,让我体味着生活中缺少伙伴的孤寂。翠儿——这个乡村小姑娘的出现,宛若一道霞光注入我的生活,我终于有了一个“扎小辫”的伙伴,那时的我多么  相似文献   

17.
走进格凸河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格凸河。4月的一天,从紫云县一个叫做新池村的苗寨山上下来,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钟,就是这个时候我听到格凸河的名字。当地朋友告诉我,格凸河到了,提议去船上换换空气。紫云是贵州省的贫困县,也是全国  相似文献   

18.
被吃喝左右     
讴歌 《南风窗》2008,(21):95-95
上高中时,从一本类似《青年文摘》的杂志上,我开始读一位哲学学者的小文,如醍醐灌顶。其文常每段以数字起头,句子比我们流行的散文诗要飘渺深奥,思考"我是谁"以及"精神家园在何处"之类的事,一句句电中我青春期的神经。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9.
这是1999年7月8日,我所在的单位原北京市房屋修建器材公司工会给我们属兔的职工过生日时,留下的一张照片,距现在15年了. 记不得是从上世纪90年代哪一年开始,工会立下了这么一个规矩——每年“七一”以后,为当年本命年的职工举办生日会.1999年是兔年,我属兔,正好60岁,是受邀参加这次生日会的“老兔”(右起第4人).其他还有8位职工,年龄分别是24、36、48岁的“中青年兔”.这些“兔子”有管工程的,有当财务的,有干保卫的……大家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庆祝自己的本命年.  相似文献   

20.
张晶 《工会博览》2014,(32):47-49
第一代:龙世斌17岁开始学徒堪称新华书店活字典新中国成立后,新华书店北京分店购入王府井大街14号的一栋四层楼房,王府井门市部迁入临街的一层营业,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书店,每天,都有无数读书人流连于此。1956年的一天,一个17岁的小伙子裹在人群里,懵懵懂懂地走进书店,当时的他或许想不到,自己将与这里结下半个多世纪的情缘,这个小伙子名叫龙世斌,退休前,一直在书店中担任工艺美术师,他也是我们这篇文章中的师祖。出现在记者眼前的龙世斌,衣着笔挺,神采奕奕,全然不像年逾七旬的老人,说他60出头恐怕也会有人相信。闻听要他讲王府井书店的发展和美工行业群像,坐在一旁的牛京章插嘴道:“那可找对人了,我师傅可是咱这儿的一本活字典啊。”牛京章是龙世斌的得意门生,今年已56岁,和自己的师傅龙世斌一样,他也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王府井新华书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