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镇  华桂宏 《唯实》2006,(3):32-35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三个力量在推动着农业的发展。它们是:土地产权制度,现代技术手段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三者的历史逻辑关系中,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与不断创新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有两大突破需要完成:一是实现农业运行从“自给性方式”向“市场型方式”转变:二是要使农业摆脱以低级要素为基础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2.
用制度均衡模型无法解释国家长期制度变迁,只适合解释单项制度变化.我们对用渐进式制度变迁解释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提出质疑,认为应该采用经济变迁范畴描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家的经济组织演化、管理体制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根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我们提出了一个体现整体性、动态性和历史特性的组织演进的经济变迁解释框架,认为中国经济变迁过程从企业改革发端、新型经济组织兴起,造成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退出、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和工业部门经济增长、国家为适应新兴经济组织的效率而逐项调整基础性制度安排.经济变迁过程是一系列次级制度变化带来经济绩效之后推动基础性制度变化的过程,是对不适应治理制度的制度环境不断改良,以保证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阮文彪 《学习论坛》2007,23(3):44-45
小岗村的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并没有动摇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说明公司农业或者“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土地股份制经营就必然是中国未来农业的主体经营形式和体制组织形态。小岗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是出于农民自愿和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不侵占基本农田,任何形式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体制形式都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4.
农地制度即为土地占有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土地经营方式直接影响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方式和规模.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对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业兼业化、粗放式经营的长期持续将导致农业本身的非可持续发展.其原因不能仅从经济本身寻找,跳出经济看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前提,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是关键,农业制度的供给制度创新是根本.  相似文献   

6.
陈柳钦  胡振华 《唯实》2010,(6):82-86
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构架主要由产权制度、分配制度、治理结构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构成。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呈现农村经济合作联社一农民协会一专业合作一股份合作四个阶段,传统制度阴影、现有制度缺陷以及制度变迁成本较高成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障碍。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有: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力度;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通过体制创新,构建农村“2+1”新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7.
由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引发了中国农村、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制度扩张效应,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边际效用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细碎化的土地经营限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通过对阜阳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土地流转种种因素,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引发了中国农村、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制度扩张效应,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边际效用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细碎化的土地经营限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通过对阜阳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土地流转种种因素,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的外贸市场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可以称为“前市场经济”或者“不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近现代的大工业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个阶段;“现代化以后”的金融市场经济是第三阶段。中国真正建立起工业化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因此经济转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转型是20世纪初,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而90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己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现在,理论界所说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概念的转换,实际上是指西方的“传统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关系。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也已开始了,要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是两个转型的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第三个转型是在上述两个转型中还包含着改革开放以来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嵌入受到小农经济和村社文化的约束.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构架主要由产权制度、分配制度、治理结构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构成,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呈现农村经济合作联社--农民协会-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四个阶段,传统制度阴影、现有制度缺陷以及制度变迁成本较高成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障碍.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有: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的力度,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以及通过体制创新、构建农村"2+1"新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保国 《唯实》2003,(5):31-33
作为经济组织之一的企业集团制度变迁导源于市场竞争和交易关系的多样化 ,在市场竞争的态势下 ,内部共有资源配置的企业集团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演变。制度与企业集团组织存在着互动关系 ,一方面 ,制度框架决定了企业集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 ,企业集团组织演化又会影响制度协同的路径和过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 :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分析前提 ,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微观与宏观经济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国企改革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业已在部分地方探索试验、以"确权"和"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需要防范四大风险: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偏离产权主体利益的风险;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和农村社会阶层对立的风险;三是产权改革成本难以分解的风险;四是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的风险.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改革必须坚持以诱致式制度变迁为主,保持制度变迁趋向与参与主体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制度,促进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土地产权交易;必须努力构建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成本分解机制;必须实行行政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13.
周应恒 《唯实》2014,(7):74-75
一、江苏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制度障碍与现实问题 江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突出。到2013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连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户参加合作组织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对照“四化同步”目标,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仍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4.
魏文军 《求实》2004,9(7):51-54
中国以授权试点和财政权力下放方式进行制度改革 ,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 ,这标志着我国制度变迁方式已由初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中间扩散型转变。但是 ,这种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能否使微观主体的经济实力增强到足以独自承担制度创新的成本 ,并成为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 ?本文的结论是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仅是实现诱致性产权制度变迁方式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是不断替代地方政府部分功能的更有效率的经济和政治组织 (结构 )的形成、竞争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杜乃涛 《学习论坛》2004,20(12):68-70
农村制度创新是影响农民收入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就必须在土地产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 ,进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的素质 ,逐步建立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冯继康 《理论学刊》2005,(6):101-10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土地制度体系中的基础与核心,其创新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近年来围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价值的思路,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认为,在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国家与农民双重所有的土地产权主体结构,更有利于农村土地制度运行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制度变迁视野中的政府与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垂生 《求实》2002,(1):28-31
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归根到底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本文运用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结合我国的历史与现实 ,探讨转轨时期我国政府与市场问题 ,主要从制度与组织两个维度及其交互作用来解释转轨政府与市场存在的问题 ,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选择及其演进的途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制度变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农民和农业也承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制度化,由农民自己承担;二是向后累计,由以后的制度收益来弥补,主要也是农民承担;三是尚未制度化的成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或者地方“土政策”,转由农民承担。这三种方式只有一个出处,即所有的成本都由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后,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变革,与之相对应,农民收入也有巨大变化。不同土地制度对农民增收的决定性作用预示着制度创新是农民增收的源泉,农民增收需要农地产权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9)
相较于市场经济中强大的经济组织,农户个体的竞争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为此,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社会化分工,被认为是农户克服个体经济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未来中国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将以多种形式并存,组织的层次性将更加明显。要有效发挥经济组织的作用,应该加强服务主体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管理,充分利用正式制度培育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