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人类政治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近代契约论思想家都作出了自然状态的理论预设.关于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是赤裸裸的战争状态,洛克认为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卢梭则认为是和谐完美的状态.他们都主张人类应该走出自然状态,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步入政治社会.霍布斯认为人类走出自然状态时所缔之约是带剑的契约,洛克认为人类走出自然状态的要旨在于保障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卢梭则认为人类走出自然状态后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相似文献   

2.
肖劲草 《学习月刊》2012,(10):22-23
众所周知.霍布斯对政治哲学有着巨大的贡献.施特劳斯曾称其为政治哲学之父。在著作《利维坦》一书中,霍布斯提供了一种社会契约论的方式来为政治权威进行辩护。这使他同那些诉诸神学和宗教来为世俗政治权威进行辩护的理论家区别开来。这些理论家常常认为君权神授.政治权威的根据是神命或宗教因素。霍布斯的契约论方法.以对人性的研究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的差异耐人寻味,双方在价值旨趣上虽然都强调“社会契约”对个性价值——自由、平等、财产、安全等“自然权利”的保护,但在具体路向上却各趋一途。在洛克看来,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是一种历史进步,因此,人们订立“社会契约”有利于每个人在公共权力的庇佑下获得更大发展;最好的国家是能保障个人“自然权利”的政治制度,这当然非“人民主权”的民主政体莫属。而依据卢梭的视角,人类由“自然状态”迈向“社会状态”意味着人的“社会——理性”异化,所以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在于解决异化问题;最好的国家是符合社会“公意”并克服“众意”(人们出于私心而杂合的异化理性)的民主制度,只有它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人民主权”国家。卢棱的学说强调克服“社会——理  相似文献   

4.
古典政治哲学将国家学说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自马基雅维利以来的近代政治哲学则是将国家学说建立在“国家理由”的基础上,如果说格劳秀斯还严格遵循着自然法传统,那么霍布斯对自然法的情感非常复杂,他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社会契约论的逻辑前提遵循了自然法,但在他论述国家主权和国家功能中却遵循了“国家理由”,这影响了斯宾诺莎。“国家理由”后来逐渐演化为国际关系原则,不仅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峭极作用,为了人类发展需要,反思“国家理由”观念,应该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世界作为人类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罗尔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正义理论做出了各自的阐释.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概括表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罗尔斯的以平等为取向的公平的分配正义理论,要求分配的不平等必须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结果,又要受到差别原则的补偿,使社会较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其理论根源是社会契约论和抽象人性论,注定了只能是对传统自由主义正义的改良.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革命性地提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正义,公平正义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比较分析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性论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欲望和理性构成了霍布斯探讨人性结构的重要因素,而两者的地位有所不同。欲望等激情相比于理性,是人身上更为自觉且能动的要素,表现出比理性更大的力量。这其中包含了霍布斯对所处历史环境和现实社会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卢梭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契约并非历史的事实,而是一种设计论证。卢梭采取"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对勘的方式,从"自然状态"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文明社会的弊端,论证了社会契约的自然法依据,从而构建出道德政治的蓝图。  相似文献   

8.
霍布斯是英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在社会建构方面的理论被学界关注较少。而其社会建构的前提是对人性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能够给其理想的利维坦社会提供一个论证的基础。他从感官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思想。这一思想则首先突破了中世界基督教对人性的神学观解释。为近代的人性观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由苏格拉底开启的古典政治哲学,以探究德性(arete)为主题,思考正义的社会秩序问题,然而,在马基雅维里那里,政治哲学蜕变为政治术,霍布斯更是强化了政治的科学性,置权力于优先地位,把权力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由此形成了政治哲学的两大传统。这两种政治哲学传统又都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用分工理论中介了劳动异化理论,完全现实地、合理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性。马克思认为,只有彻底改造资本主义世界,达到每个人的全面的解放,人类才能过上超越“正义”之上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的《公正论》提出了"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论断,构建了基于"原初状态"假说的社会契约公正论,达到了20世纪西方社会公正思想的巅峰。罗尔斯力图既保持康德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服力,又坚守经验主义理论的底线,吸收功利主义的合理因素。他的契约公正论实质上是一种以义务论方法求得目的论结果的混合理论,既尊重个人自由,又注重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倡导有条件的平等主义。他的"原初状态"假说,令契约当事人在"无知之幕"遮蔽下共同确定人人都会同意的公正原则,由此推导出"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则""合理的机会均等原则"和有条件不平等的"差别原则"。罗尔斯的公正三原则宣扬了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着力倡导的自由至上、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理念,进而主张"凡制度公正的社会应当平等分配一切经济利益和服务,除非某种不平等分配旨在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或至少有助于改善最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罗尔斯的契约公正论明显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的影响,多少反映了20世纪广大底层民众批判资本主义不公正现象、追求社会公正的美好愿望,但其立场和方法论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有着本质区别。他的契约公正论具有为"大政府、小社会"的"福利资本主义"进行道德辩护的作用,被奉为新自由主义的一面理论旗帜,但也饱受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其他派别特别是右翼保守主义者的批评和质疑。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5,(3)
社会契约论又被人们称为"民约论",是影响西方社会历史进程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之一,自由、民主、平等是其核心价值观。伴随历史的发展与国家制度的完善,契约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政治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契约理论日渐完善,霍布斯、洛克、卢梭三位思想家将契约理论发展到了顶峰。社会契约理论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进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西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制度建设也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导,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在早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公正观,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中期,马克思深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中,反对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在晚年,马克思全面、系统地批判拉萨尔的公平分配劳动所得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平正义只能是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贝卡利亚指出,刑罚的正当性不在于强力的征服,而是预防犯罪,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自由。因此,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以捍卫人的自由为目的,以社会契约论为逻辑起点,以功利主义人性论为精神内核,构建起科学合理地刑罚体系。贝卡利亚的刑罚正当性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刑罚主张,对于推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有着重大进步意义。然而,贝卡利亚的刑罚正当性思想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理论缺陷,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要以最广大人民为价值取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正的辩证批判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吸取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历史合理性,而且要实现以此为基础的实质公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公正的分配.马克思分配公正观的历史辩证法要求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减少初次分配产生的不平等,通过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运用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公正问题,认为社会公正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制度和普遍社会意识形态.与西方正义论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改变了社会公正研究的出发点,并首次揭示了公平正义的社会根源;革新了资产阶级正义论的研究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指导社会正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实现了公正理论研究方法论上的变革;确立了崭新的社会公正原则,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内容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6.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但如处于战争状态,则没有安全和自由。为了获得人身安全,人们就必须让渡一些权利,彼此订立契约,从而建立国家,组成社会。于是,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问题,随着订约和守约一并产生。在国家状态下,臣民之间是平等的,但“主权者的荣位应当比任何一个或全体臣民高”;“臣民的自由只有在主权者未对其行为加以规定的事物中才存在”;受委托的人必须体现“分配正义”“将各人的本分额分配给每一个人”。这就是霍布斯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学说,主要说明了人类是如何由自然状态进入到社会状态的.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社会契约论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政权的巩固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思想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论述并实践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正思想.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平等;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规范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依靠制度建设来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主要内容.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基础,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立足点;把共同富裕的公正理想与现实的公正实现形式结合起来,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道德观念的源头上,中、外不同文化在表现形式上虽有差异,但在尊崇正义、将义列为主德的根本原理上是一致的。公正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分配,就是一定道德体系的权利命令。当代社会公平正义的第一要义,就是主张权利平等,尊重人权和公民权。罗尔斯等人的当代公正理论,从不同的权利视角对此作出了诠释。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利益分配上,公平正义原则将确保社会成员所得待遇合乎其应有权利和基本人权,维护利益相关者正当所得的适度不平等,反对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社会不公。在当代社会,除非弄清权利问题,没有任何通向公平正义的捷径。  相似文献   

20.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在自然法的约束下自由决定自己的行动,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对自然法的执行权。罗尔斯则提出了原初状态假设,由于受到"无知之幕"的遮蔽,人们订立契约并一致同意通过正义原则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洛克的自然状态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都是对政治社会前的理论假设,在这种状态下,人人"生而自由"和平等,基于理性的选择和以订立契约的方式规避影响人们美好生活的各种不利因素。洛克认为社会结构无需修正,他侧重自由并提出君主立宪制,而罗尔斯则认为社会结构可以修正,他侧重平等并提出民主立宪制。洛克的自然状态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