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这对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增信启智、励志笃行,全力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调解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这为推动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道路。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江苏省南京市司法局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秦湛毅 《人民调解》2023,(12):10-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司法局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新路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陈治元 《中国司法》2023,(12):80-8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对深化基层治理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5.
<正>宋庆军:濮阳市华龙区法学会会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华龙区作为濮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更要立足市主城区优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下功夫。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三官两员一顾问”下沉社区机制进一步抓实抓亮;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体系,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敏 《人民调解》2023,(1):8-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更加夯实“中国之治”根基,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4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四十二批指导性案例。该批指导性案例是最高检发布的第四批行政检察指导性案例,以行政检察推进社会治理为主题,共4件。为加强指导性案例的理解和应用,现就案例发布背景、特色、指导意义等进行解读。一、第四十二批指导性案例的发布背景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王伟华  谷穗 《行政与法》2023,(7):92-104
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是基层治理实践的创新,是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融合互动形成的更具全面性和时代性的新兴基层治理范式。其中,政治在“五治融合”中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其内在的中国特色、价值特色、民主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基于对天津典型案例的调研分析,分别从“党建引领‘五治融合’”理论溯源、调研经验总结、整体现实问题查摆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天津市“十项行动”启动之际,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对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探索性成就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依托司法办案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是检察机关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案时,不止于就案办案,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互联网平台数据安全的漏洞问题,注重从源头上帮助涉案企业堵漏建制,从更高站位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用检察建议补上数据安全漏洞,将办案效果进一步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1.
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治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在理念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但在犯罪防治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治需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指导下进行完善,通过完善社会共治法律规范、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机制、共建涉案财物追缴退赔机制、共建联合维稳工作体系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成果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12.
马涛 《中国司法》2020,(1):61-65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部署,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地方立法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学兵 《中国审判》2020,(7):104-10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首次写入中央全会决议。浙江绍兴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在人民法庭建设中,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优势,以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抓手,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枫桥经验”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李程 《人民调解》2023,(4):17-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为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15.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具有"主体复合多元""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上下有机互动""政府平台保障"的基本特征。因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重点,以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为关键,以夯实法治保障为根本,是新时代打造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创新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是法治化手段化解矛盾的新样板。”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发布暨经验分享”活动中,参会评委、专家对湖北十堰的“律师246”工作体系给予充分肯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依法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权益,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十堰以“律师乡村行”为开端,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会议,部署加快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非常重要。刚才,听了几个试点单位作了经验介绍,从中看到试点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强调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其治理水平将直接关系社会治理能力。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治理的重点正由防范外来侵害向内部基础要素管控转变,因此筑牢基础要素管控这一环节,已成为小区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思路和要求。强调指出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研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规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发展和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