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我们单位属于科研院所性质,技术发明和创新不少,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也很多,但也经常出现单位与职员或者职员与职员之间,甚至是本单位与外单位之间因某项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身份或专利归属而发生的纠纷争执,请问此类纠纷在实践中的表现有哪些?法律对此类纠纷解决一般  相似文献   

2.
专利申请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产生以后享有该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请求依法保护其独占该发明创造的权利,但是技术特有人可否以祖传技术申请专利?《浅谈祖传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的法律保护问题》一文通过剖折案例的方式,就不同情况及引起的此类专利申请权纠纷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专利法的深入实施,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专利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在申请专利、专利审批、专利权授予以及专利实施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日渐增多的纠纷,虽然这些纠纷目前一般都通过专利管理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调处而得到了解决,但已有相当一部分专利纠纷形成诉讼,而且可以肯定,将会有更多的专利纠纷形成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裁判。那么,人民法院受理哪些专利案件?受理之后又将如何审理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专利法的颁布、实施,使专利、科学技术成果的保护纳入了法制的轨道,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热情。与此同时,专利纠纷也逐渐增多。从1987年起至1991年8月止,我院立案受理了各类专利纠纷案87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就占78件。所谓专利侵权,系指在专利有效期内,非法地制造、使用或销  相似文献   

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属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应为两年,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属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发布的《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办法》(以下简称《处理专利纠纷办法》第10条规定:请求调处专利权纠纷的时效自专利权授予之日开始计算;第11条规定:请求调处专利申请权纠纷的时效自专利局公开专利申请之日开始计算。需要指出的是《处理专利纠纷办法》只属于规章类法律规范,该办法中对时效期间起算日的规定不能想当然地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日。因为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6.
周波 《人民司法》2013,(6):55-58
【裁判要旨】在法律属性上,指定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与在国内直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专利申请并无不同。由此类专利申请而引发的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中国法院享有管辖权,并应按照国内普通权属纠纷案件的受理条件确定案件受理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专利法施行两年多来,进展顺利。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认识到专利制度的重大意义,就其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越来越多。随着大量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公布和专利权的授予,必将会出现一些专利纠纷。专利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不仅为当事人所关注,而且关系到我国新专利制度的威信。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莹  李沐璇 《人民司法》2023,(29):85-90
判断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以当事人约定优先为原则。在当事人对专利权属没有约定的情况下,需要考察各合作人对该项发明创造实质性特点是否作出创造性贡献。对该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是该项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由其依法享有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对合作完成外观设计的权利归属,可从实质性设计由谁提出、设计方案由谁实现、他人的参与是否使原有方案发生实质性改变等方面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我国科技战线的春天。《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将专利、科学技术成果的保护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从而进一步激励起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热情。与此同时,专利纠纷、技术合同纠纷也逐渐增多。这类纠纷的审理成了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工作中一项新任务。据统计,自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一年二月止,我院就立案受理了各类专利纠纷64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56件,专利申请权纠纷2件,专利权属纠纷4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专利法的深入实施,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专利日益增多,专利侵权纠纷也不断发生,由于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对专利权的侵犯与对有形财产权的侵犯就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本文试就认定专利侵权和处理专利侵权等问题作一探讨.一、专利侵权构成要件所谓专利侵权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者制造、销售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对专利权人的实施权和标记权的侵害.那么,构成专利侵权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专利管理机关调处专利纠纷是做为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专利管理机关可以调处下列纠纷:(1)专利侵权纠纷;(2)有关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公告后,在专利权授予前实施发明创造的费用纠纷(以下简称费用纠纷);(3)是否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以及职务发明创造是否提出申请的纠纷。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在上述(1)(2)类纠纷中如当事人对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高院受理的专利纠纷上诉案件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专利权局纠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专利侵权纠纷,其中专利侵权纠纷占68%.现就审理专利纠纷二审案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对审理此类案件的认识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专利权归属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正式授予专利权后,该发明创造的实际权利人(单位或者个人)与该专利权人之间就谁是真正的专利权人而发生的争议。主要包括专利法第6条、第8条和技术合同法第32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4条第三款、第55条第三款涉及的以下几种情况:①职务发明创造,被个人作为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权;②非职务发明创造,被单位作为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③个人完成或几方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却由完成发明创造以  相似文献   

14.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被告,从行为意义上来说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而且在专利侵权纠纷审理中,不少国家作出的判决往往是有利于专利权人的,如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我国在专利申请审批、复审、无效程序审查和专利侵权纠纷审理的实践中,当处在可能与可否的情况下时,也有兼顾专利权人利益的迹象。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时间不长;为提高全民的专利意识,加强专利保护,鼓励发明创造,恰当地采取上述作法也是必要的。这样,对本来出于被动地位的被告来说就更被动了。面对这些,被告该怎么办?由于专利诉讼案件既涉及较深的技术内容,又涉及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因此,被告应认真对待诉讼中的各项法律事宜,依法对原告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找出抗辩的事实和理由,在做出初步判别后采取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5.
方恺 《法人》2007,(4):70-71
诺基亚和高通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由来已久,高昂的专利费让诺基亚奋起反抗,而高通的专利强权是否会低头了?  相似文献   

16.
专利诉讼是指围绕着发明创造专利权的申请、审查、确认和在专利技术的实施中所产生和形成的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专利权益方面的纠纷案件和依法惩处与专利有关的犯罪行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专利权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发明创造的拥有人与使用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我国专利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赎予人民法院的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吴继道 《知识产权》1995,5(3):38-39
所谓专利产品是指申请人就一项产品发明创造向专利局申请后被授予了专利权的产品,本文仅就这样的“专利”产品被控侵犯他人专利权后,专利管理机关与人民法院在程序上应当如何处理的问题提出一己之见,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其中讨论已久的怎样处理涉及重复授权专利的侵权纠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邱曼丽  哈斯 《知识产权》2009,19(3):54-58
专利证书性质的明确在解决专利权属纠纷中具有重要作用,决定着专利权的归属.通过对专利证书的效力、证明力进行分析,在专利权属纠纷中,专利权利证书及专利登记簿副本的公示效力不能及于权属问题,即并不能作为确定专利权属的依据;人民法院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在重新查证事实的基础上,确定专利权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专利权共有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对专利权共享所有权。它应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协议形成。一般来说,可能产生的专利权共有情况有以下几种: 1.共同完成发明创造。根据《专利法》第8条的规定,“两个单位协作或者一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双方没有协议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单位所有或持有”。这条规定意味着因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所产生的权利,除非有相反的协定,应由完成单位共有。那么对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合作完成的发明是否也可以形成专利权共有呢?专利法没有有关条文,但是后来颁布的《技术合同法》填补了这个空白,《技术合同法》第32条规定,合作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合同另外约定外,  相似文献   

20.
假冒专利罪是指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者单位被授予的专利,侵犯他人或者单位的专利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为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维护专利权人和国家的权益,制裁假冒他人专利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3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的,依照本法第60条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12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是对我国刑法的重要补充,即增加了假冒专利罪.这一规定对于打击假冒专利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我们在审判实践中正确认定和处理假冒专利犯罪行为,对惩治犯罪,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