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法学本科教育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目的均在培养和选拔法律职业化人才。法学本科教育在二者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司法考试应以法学本科毕业为前提,司法实践技能的培育应由高校和社会共同承担。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应进行改革,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廖焕国  杨瑞兰 《法制与社会》2010,(15):233-234,237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学本科教育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司法考试的实行改善了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状况,却又给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带来冲击。法学本科教育模式亟需革新,以促进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从实行统一司法考试以来,对法学本科教学与司法考试的关系而言,主要两种观点:一是主张学科建设应趋向于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法律知识的全面掌握;二是主张法学本科教育应以国家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在如此复杂的现实环境下,本文详细阐释了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让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互动,同时也期盼各高校能培养出既懂深奥的法学理论知识、又能轻松应对司法考试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4.
马丽 《法制与社会》2010,(34):298-299
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如何合理定位司法考试与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实现良性互动是现阶段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热门专业与就业困难、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及课程设置中通识化与专业化等诸多矛盾。破解这些矛盾,应确立法学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特点,明确法学教育的定位,确立法学教育的精英化走向,同时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开辟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结合的新途径,改善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并借助司法考试,提高法学教育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法律工作的职业化及国家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我国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之间在一些矛盾,司法考试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在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推动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因此,在法学本科教育中转变培养观念,改革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建立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民办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虽为热门专业但就业困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满足实务部门的需求;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存在不协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确立法学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特点,明确法学教育的定位,确立法学教育的实用性走向,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改善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借助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法学教育的实用性,形成知识结构、思维训练与法律实践三方面改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去年通过修改《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 ,确立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 ,并于 2 0 0 2年 3月成功地举办了首次司法考试 ,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了更加合理地构建合理的司法考试制度 ,建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司法部司法考试司于 9月 2 0日至 2 1日在上海华东政法学院举办了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暨“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着“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国家司法考试…  相似文献   

9.
陈金玲 《法制与社会》2010,(5):228-228,231
司法考试向应届法学大学生开放,便于法学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为法学教育带来了困境,法学教育应以司法考试改革为契机,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目标,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以实现法学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给法学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冲击。法学教育在积极的回应中所作的探索和法治发达国家法学教育应对司法考试的经验,值得吸收借鉴。在统一司法考试背景下,构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构想是:树立科学理念,坚持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坚持理论知识与实务训练的有效衔接;改革学制,实现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平稳对接;改革管理体制,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历来被教育家、体育家所推崇和重视。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意识,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成为完全型人格的人,是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已然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在此种背景下,有必要辨明教育理论的多层次性,澄清教育哲学自身的逻辑及其纯粹性与超越性。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的"自然"或"本性"的学问,要求教育实践联系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以"教育获得"及其影响因素的视角,辗转的教育之问题的揭示及反思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有着切实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异地借读现象的研究与分析,将城市借读学生的教育机会的获得与学业水平的提高称之为"辗转的教育",其内涵为:城市家长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所作出的辗转的选择策略;城市家长为子女争取的辗转的向上流动的机会阶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模糊界限。  相似文献   

14.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宗旨或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服务人生幸福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心理教育者应提高教育自觉,清晰地理解心理-道德教育理念,以及心理-道德教育如何服务于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5.
朱家勇 《政法学刊》2001,18(5):95-96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与否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本身与教学效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目前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创新教学,就必须对现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转变教学者的思想观念,实行个性化教育,改革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高校的体育教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要求大力加强德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德制落后的现象才能实现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应制定“道德总纲领”;处理好与德制有关的基本关系;以诚信制度为杠杆;建立道德工作系统;建立德制运行系统;建立道德评新制度;建设德制人才队伍;加大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9.
党校教育的层层筛选形成人的受教育水平(或学历)的差异,同时也由此导致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的不同,这是造成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应试教育是对我国当前教育弊端的概括,其实质是指教育筛选功能的过度张扬对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的侵害。基于筛选的应试教育与基于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处于一定的张力之中,理想的教育是实现二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法学教育不断繁荣,法学教育的培养方式引起了法学界的重视,我国的法学教育有人认为属于通识教育,有人认为应定位于职业教育。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既有通识教育的一面,又有职业教育的成分,二者均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之上寻求适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