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行政法学应重视行政相对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法学应重视行政相对人的研究方世荣一、行政法学在行政相对人理论研究上的缺陷在行政法学领域,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即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方当事人。对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学界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行政相对人只是指与行政主体无隶属关系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一、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竞合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称为违法行政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竞合,是指行政相对人实施的一个违法行为触犯了不同法律文件中的法条,或者同一法  相似文献   

3.
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对其行政争议的决定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行政行为。对此,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的一种制裁措施.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作为人民政府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以下简称“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察的专门机构,在行使监察职能中享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  相似文献   

5.
诉权,是法律赋予的法律关系主体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并在司法程序中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资格。诉权的确立,是建立具体的诉讼法律关系的前提。在行政诉讼中,不服行政机关处罚的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享有诉权,是勿庸置疑的。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这一授权,确立了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只能做为被告的诉讼地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既然行政机关是当然被告,那么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则是当然原告,进而把《行政  相似文献   

6.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是用法律形式确定行政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法律形式规定行政机关及所属部门的职能、权限和办事程序,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不无所作为又不胡作非为。在实践中,为了便于操作和运用,我们可将具体行政行为分为以下几种: (一)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依法颁布特定证照等方式,准许相对人能行使某种权利,取得能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一种具体行政行  相似文献   

7.
一、行政执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执法或称适法,是指国家机关在实际生活中实施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和义务,或对其权利和义务的行使与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8.
刘聪 《法制与社会》2010,(27):276-276
我国的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行政主体义务的及时履行对行政相对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行政赔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随着行政诉讼法的贯彻实施,行政侵权赔偿案件必然不断增加,但是,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国家赔偿法,有关行政赔偿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备,因此,分析探讨这一课题,有助于行政赔偿制度的尽快建立和完善。 本文所谈的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造成损害时,由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0.
行政赔偿制度,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因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不法或合法的行政行为,使其权利或利益遭受损害或损失,而依法向国家请求予以赔偿或补偿,并由国家承担赔偿或补偿责任的制度.行政赔偿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调查是行政机关实施的关乎相对人人身、财产和个人隐私等宪法权利的活动。从结构上看,它包括调查主体、调查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因此,规范行政调查,将行政调查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置于平等法律关系的调控与整合之中,使行政调查法律关系在实质上形成一种程序性法律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公法上不当得利是指在公法范围内,欠缺法律上的原因而发生的财产变动,致一方受有利益,他方受有损害,受损的一方有请求返还所受利益的权利,其判别标准为:公法关系、财产变动与欠缺法律上原因。在我国,宪法上的财产权、行政法上的依法行政原理与财产法上的衡平原理均为公法上不当得利存在的法学基础。公法上不当得利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多类,但按请求权分类已成为习惯,可将其分为相对人向国家或其他行政主体请求、国家或其他行政主体向相对人请求与机关间相互请求等,这些在我国现存的公法规范中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行政机关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行使管理职能的新方式——行政合同管理方式,即行政机关把行政事务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通过督促、检查义务人执行合同,行使管理职能。实践证明,用合同方式管理行政事务,提高了行政效能。它将被运用到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从理论上探讨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征,对正确运用这一形式行使管理职能是十分重要的。行政合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同有隶属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以下简称行政相对人)之间确立、变更、终止行政法律关系的协议。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实践中,我们经常接触的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4.
公法上不当得利是指在公法范围内,欠缺法律上的原因而发生的财产变动,致一方受有利益,他方受有损害,受损的一方有请求返还所受利益的权利,其判别标准为公法关系、财产变动与欠缺法律上原因。在我国,宪法上的财产权、行政法上的依法行政原理与财产法上的衡平原理均为公法上不当得利存在的法学基础。公法上不当得利按不同地标准可分为多类,但按请求权分类已成为习惯,可将其分为相对人向国家或其他行政主体请求、国家或其他行政主体向相对人请求与机关间相互请求等,这些在我国现存的公法规范中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一、明确行政处罚的含义行政处置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给予的一种制裁。对这一概念应该明确以下几点:(一)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代表国家行使职权,领导、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这一点将行政处罚与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作出的某种行为区别开  相似文献   

16.
法言法语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处罚。行政处分,是指特定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所赋予的权限,对违反内部行政的有关规定或有某种违纪行为的,与行政机关存在身份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内部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处分。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虽然都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的行政惩处,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一)惩处的机关不同。行政处罚.其作出处罚的机关,是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关、食品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等。而行政处分,则是由行政机…  相似文献   

17.
一、行政权的制约及我国的行政法治化 1.行政权的特征 行政权是指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组织、管理、协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它具有以下特征:(1)执行性和扩张性。设置行政权的本意,是为执行代议机关(在我国指权力机关)的决定。但行政权在行使中却往往具有扩张的本能,特别是在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行政权介入的范围也越来越广。(2)先定性和随意性。未经法定程序撤销之前,法律通常承认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和约束力,相对人必须服从。与之相对  相似文献   

18.
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律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社会转型这一视角看,中国当代行政法律关系已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原因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地位的重要变化,形成了相互关系上的许多转变;政治体制改革使政府转变职能,传统的行政关系得到根本性改变;由改革所带来的行政活动方式的变化也促成一系列与行政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行政关系的变动决定了行政法律关系在种类和运行方式上均有所变化。中国当代行政法律关系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有了多样化的形式,具体包括:第一,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直接的管理关系;第二,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间接的宏观调控关系;第三,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服务关系;第四,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合作关系;第五,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指导关系;第六,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赔偿关系;第七,法律监督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行政关系。当代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要求从理论上重新认识并概括行政法律关系的诸项特征,这些特征应当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恒定性与多样性;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对应但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力和权利运行的有限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及时变动性等  相似文献   

19.
曾有学者将行政确认概括为: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从事某种法律规范规定的活动的认可或肯定。随着行政管理的完善,行政实务界对行政确认有了明确的界定。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或权利义务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否定和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含义包括:一是行政确认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的行政确认行为是针对法律规范规定的需确定的事项,依照一定的程序,根据法定的条件作出的。二是行政确认的内容是确定、认可、否定和证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  相似文献   

20.
从行政许可的监督主体及其监督形式看,对行政许可的监督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四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后两个方面作一粗浅论述。一、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是指政府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建立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是行政系统内的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自身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定授权、委托的组织是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决定、命令等所实施的监督活动,包括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