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江苏调研时对能动司法做了全面科学的阐述,并强调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对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不断的司法能动性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统一了对能动司法的认识,指明了能动司法的工作方向,对今后我们自觉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5日,由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光明日报社、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报社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人民法院能动司法论坛”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致信祝贺,要求把握司法规律、坚持能动司法,努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为使读者对能动司法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刊特对全国四级法院的实践以及理论探索作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学者苏力认为:“能动司法在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应当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要区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而作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更多地关注司法裁判的示范引导作用和统一法律适用的作用,而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则应当更多地注重发挥司法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司法为民’,要求人民法院要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做到优化诉讼环境、减轻诉讼负担、方便群众诉讼,增加司法的‘亲和力’”。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中肖扬院长提出人民法院要“强化服务意识,弘扬司法文明”。以此为契机,最高人民法院号召全国法院系统树立服务意识,推行“亲民、便民”改革措施。这些都说明,亲和力已经进入了司法场域,司法亲和力已  相似文献   

5.
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9年,针对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宁夏、河北、江苏等地调研时明确提出了能动司法的理念。由此引发了理论界有关我国能动司法的热烈讨论。能动司法究竟指什么,西方的司法能动主义和我国的能动司法有什么不同,我国的能动司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动司法有无理论和  相似文献   

6.
茅仲华 《中国审判》2011,(12):90-91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能动司法要求人民法院把各项工作自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7.
梁平  陈聪 《法制与社会》2011,(19):140-140
自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提出能动司法理念之后,在理论和实务部门展开了热烈讨论。能动司法的提出是回应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对司法新的需求,并非是权宜之计,司法部门提倡能动司法理念过程中也渗透着一种反思理性,为契合"为民"、"便民"的工作方针,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展开能动司法理念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总结过去5年人民法院的工作,呈现了6个鲜明的新特点:一是司法理念提升到新境界。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提出并坚持人民法院人民性,创造性地提出"能动司法"理念、"和谐司法"理念和"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等,司法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二是服务大局有新成效。最高人民法院立足中国国情,把握政法工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转型时期社会对司法的需求,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能动司法"理念,各级人民法院积极践行,取得了成效,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能动司法实践中,司法权无序扩张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但能动司法依然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现实选择。我们应当客观评价能动司法理念,承认能动司法的限度,防止能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探寻新的司法理念,以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能动司法是新时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大调解’是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融入大局化解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一讲话推动了我国法学界对司法能动主义的研究。同时,法理学界还开辟了从法律方法角度探讨司法能动的研究路径,这有利于对此问题达成更加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本刊特邀请国内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金融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面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金融市场,人民法院如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化能动司法,为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本刊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晓明。  相似文献   

13.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0,(1):F0002-F0002,1
本刊讯2009年12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隆重仪式为45位经过严格评审脱颖而出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颁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并讲话。王胜俊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4.
齐奇 《人民司法》2012,(19):19-23
司法建议是我国人民司法的一个特色制度和优良传统,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历史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延伸和拓展审判职能,坚持能动司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重要途径。201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  相似文献   

15.
杜俊卿  李刚 《法制与社会》2011,(34):220-221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社会变革,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大法官强调人民法院要坚持能动司法,法官合理利用司法裁量权优化社会矛盾,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本文旨在对司法能动主义具体指导我国司法实践展开思维上的初浅探讨,并尝试对司法能动主义指导基层司法在灾后重建中最大程度平衡社会利益,优化社会矛盾,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作用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2,(1):4-5
业界最高法要求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01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相似文献   

17.
姚显森 《政法论丛》2014,(1):124-134
认识和实践法官裁量权以及理解和践行能动司法遭遇多重困境,客观上需要从法官办理案件行为及其过程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法律规则的知识性与非自足性理论以及诉讼认识的历史性与诉讼过程的动态性理论,是认识和发展法官能动性的理论依据。法官能动性在本质上是作为“主体”的法官对作为“客体”的案件,应当具有的有差别的能动行为及认识活动过程。相对于法官裁量权和能动司法而言,法官能动性在根本上属于认知范畴,其内容更为丰富,产生和发展以及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王婷 《法制与社会》2011,(7):126-126,130
在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能动司法政策之后,司法能动主义立刻被许多学者和法官关注,地方各级法院为贯彻能动司法政策也进行了很多司法行为。我们提倡的能动司法政策与西方所谓的司法能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应该怎样实践能动司法政策才会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对于司法运行方式的定位,存在着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西方法治语境下,司法能动或司法克制是法官在进行自由裁量时享有多大的自由或者受到多大的限制的程度问题。司法能动主义的维护者强调的是法官要‘实现正义'的使命,从而倾  相似文献   

20.
马存真  潘云华 《法制与社会》2010,(16):119-120,128
在社会急速变迁、法律本身的表现力极为有限而法律条丈又可能相对滞后的今天,最高人民法院适时地提出了司法为民的理念,强调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及时解决纠纷,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平稳进行。司法能动性这一理念的提出,在理论界和司法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丈试从价值论角度来探讨司法能动性在我国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力求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司法改革的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