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主要手段 ,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行政执法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 ,因此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与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而对于行政执法主体来说 ,“严格执法是政府的真正生命。”严格执法能够利国利民 ,造福社会 ,政府也会因此受到社会普遍的支持。反之 ,则会造成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重大损失 ,政府的威信将会因此而下降。世贸组织的加入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 ,其状况直接体现着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质量 ,影响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与信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推动行政法制建设不断地进行着相应的改革 ,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说 ,现有的行政执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执法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海人大》2009,(3):54-54
据《人民日报》报道,昆明市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关于加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推动工作落实的决定》,以立法的方式为舆论监督“撑腰”。该决定指出,“新闻单位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情况的舆论监督,对有错不纠、拒不接受监督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强调要加大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执法事项的监督力度,杜绝行政机关执法不力、执法不规范及越权执法、滥施处罚的现象,保障公民、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作为政府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其效能关乎法治政府建设的成败。推进行政执法效能建设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而我国的行政执法依据、执法体制、执法保障、执法队伍、执法操作和执法监督等方面的现状决定了行政执法效能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应该采取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执法体制、加强执法保障、提升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健全监督机制等措施促进行政执法效能建设。  相似文献   

4.
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钓鱼执法”违反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违背基本行政伦理,也蚕食了社会信任。行政执法中的诱惑调查虽缺乏法律依据但具有合理性,诱惑侦查的理论和实践对探讨诱惑调查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我国应完善行政执法中诱惑调查的立法规定:确立行政执法中的诱惑调查的合法性,并对实施的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予以制度化;明确行政主体对诱惑调查的合法性承担证明义务;非法诱惑调查的口供和物证应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仅凭非法诱惑调查获得证据对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5.
运动式行政执法已经成为公共治理行政执法的常用方式。运动式执法存在突破政府行政权力边界、有损政府信用、弱化法律权威、加大行政执法成本等缺陷。运动式执法现象的产生既有文化根源,也有社会因素、体制因素和机制因素。运动式执法弊大于利,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应从意识形态、体制、机制和操作层面上不断完善行政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行政执法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理顺,存在一定程度的法律冲突;执法观念陈旧,非人本主义的暴力执法现象比较严重;行政执法职能定位不清,多头执法与集中执法遭遇体制障碍;执法效率低下,集中风暴式执法后患较多;执法行为某种程度上存在趋利化倾向;缺乏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服务型政府的顺利建设。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提升行政执法品质的对策有: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妥善解决法律冲突问题;理清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功能,巩固集中执法成果;加大财政预算对执法支持力度,清理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培训;引进数字化执法技术及方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实行行政问责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也即政府诚信,是政府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政府合法性的外部确认。基于我国政府在构建社会秩序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强弱程度将决定社会信用体系的走向。“无信则不立”,在内部构成上,政府公信力表现为政府行为与公众评价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所有的政府行为中,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执法活动与公众的利益存在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的联系。本文试以我国政府近年来在行政执法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观照,探讨如何从确立现代行政执法理念的角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行政执法人员身处执法第一线 ,是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桥梁。只有行政执法人员具备了与其法律地位、职权相应的执法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才能使依法治国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也才能使依法行政落到实处。本文论述了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的四种执法意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行政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法制化管理。行政执法作为行政立法的延续和归宿已使其成为现代化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但是,在行政管理中偏重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忽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导致行政执法现状越来越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改善与发展行政执法机制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所面临的关键课题。本文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在交通执法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交通运政执法工作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贯彻《行政处罚法》,改善运政执法局面,以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上海正在逐步建立“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的行政执法网络 ,但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上海地方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转变行政执法职能 ,调整行政执法的权力分配 ,建立专业化的执法队伍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首次对法治政府做出标准界定。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深入贯彻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应有之义。行政执法体制与法治政府建设标准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主体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权限,严格政府权力边界,促进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二是深化行政执法程序改革,严格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执法不公问题,促进政府"执法严明、公开公正";三是深化行政执法责任改革,加强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落实,促进政府"廉洁高效、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2.
行政执法作为行政机关大量的经常性的活动,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其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抓住行政执法这个核心和重点,就等于抓住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牛鼻子”和突破口. 充分认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行政执法案卷作为行政机关执法活动的载体,它客观真实地记录着执法的过程,反映出执法办案的质量,检验着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同时也直观体现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行政管理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3.
说理式行政执法是适应民主法治的呼唤、倡导“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产物,它在思想、社会、制度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但目前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工作还存在说理不透彻等问题,需要在“说理”上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民主化趋势日趋显著。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对社会各阶层和领域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行政执法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连接的前沿和纽带,必须以"阳光"的姿态,主动迎接这一挑战。故"阳光执法"是民主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9日,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以法律的形式禁止“钓鱼执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钓鱼式执法”产生的根源在于执法的利益驱动,这一事例凸显了行政执法主体的双重身份的角色冲突,克制行政执法主体的“经济人”身份所带来的负效应,行政自制理论的提出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欲从行政自制角度实现“钓鱼式执法”的矫正,可以通过转变执法理念、培养行政伦理、行政内部分权、完善自我监督等具体路径达至。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行政程序法》,现有的《行政处罚法》对执法取证的规定又过于简单,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空间偏大,导致执法部门频频“创新”,经常采取利诱等方式取证,并使取得的证据堂而皇之地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为了有效消除类似“钓鱼式执法”现象,必须加强行政执法程序法治化建设,完善程序乃至实体上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权力边界、政府信用与行政法治--以对"网吧"的治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即“网吧”)的治理 ,反映了我国行政许可的权力边界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行政执法和政府信用问题。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和运动式的执法方式最终损害的将是政府的信用和形象。  相似文献   

19.
政府执法部门是国家行政执法领域权力、法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行政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其执行法律法规的效果和力度直接影响到政府和国家职能的实现.政府部门执法要获得社会的承认,其权威的形成既取决于政府部门执法的法律地位和制度性功能,又取决于政府部门执法自身的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20.
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政府职能以及执法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细化,强力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措施,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