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法院的地方化到法院设置的双轨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法院设置的地方化现状 ,加重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和法官公正判案的难度 ,不利于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解决这一问题可供选择的模式是 :改革现行法院体制 ,实行法院设置双轨制 ,即分别建立中央法院系统和地方法院系统 ,二者实行分权管辖 ,各司其职 ,减少地方性干扰 ;同时 ,无论哪个系统的法官都要确保回避本籍 ,以利于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2.
刑事审判对象的基本机能在于限制刑事审判权的膨胀和扩张,保护被告人的个人权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刑事审判对象作出了明文规定.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法院的刑事审判对象缺乏明确规定,这就造成了我国法院在行使刑事审判权时的任意性,危及被告人的人权.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在刑事诉讼法中就法院的刑事审判对象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官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主体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法院审判权独立的内在部分 ,是审判独立的核心。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国际性司法原则 ,是实现法治和树立审判权威的要求。我国现有的审判模式妨碍了法官独立审判权的行使 ,阻碍了法官制度改革的进程。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的审判制度 ,保障法官对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是我国审判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是各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共有的原则.而在我国行政上诉审中,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明显缺失,引入这一原则既可以为上诉法院确定上诉审查的范围提供依据,又可以使行政相对人的上诉权有效制约二审审判权,从而使上诉制度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央纵向下放经济管理权力形成新的多元经济利益格局以来,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换所形成的法律和制约机制的脱节、漏洞和不键全缝隙中,“地方保护主义”这般暗流逐渐涌动起来,如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巨大漩涡,已成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严重障碍。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干涉。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仍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乃是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利益磨擦和经济矛盾纠纷大量增多,遇到的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当前一个重大倾向性问题,其涉及面广,存在于执法各个环节,危害也越来越大。 一、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1、部分地方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偏重于维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对属地范围内的执法活动实施非正常的行政干预。少数地方党政机关制定土政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处分原则的基本涵义和内容,着重分析了我国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处分权对审判权的制约与审判权对处分权的监督、干预中所存在的有关问题,最后探讨了应该进行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地方保护主义的利益攸关方追逐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最终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地方保护主义违背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扰乱市场经济,损害政府公信力,也是一种腐败。一些地方官员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关联利益,形成利益攸关关系,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泛滥,须从晋升考核、政府执政理念以及执政职业化等制度设计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9.
《海南人大》2009,(5):46-47
王比学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为什么以前“民告官没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怕得罪“官”,同时也担心法院会袒护“官”,从而放弃其合理的诉求。实践中,有的地区法院审判易遭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有的“民告官”案件由于涉及当地政府部门的直接利益,法院由于怕得罪地方政府,在审判中难免会有所偏向。同时,有的部门在被诉到法院以后,不愿应诉,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打招呼,干预法官办案,致使法官左右为难。在“民告官”案件中,即使“民”赢了,  相似文献   

10.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冲突中,某些地方政权机关采取违法手段以保护本地利益的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除了中央权威进行行政控制之外,还必须建立完善行政诉讼与宪法审查等制度,实行全面、有效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11.
调解主持人员的双重身份、法院的职权主义都不是我国法院调解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强制性是法院调解运作的基础。我国法院改革应以扩大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为导向,设立庭前调解制度,实现诉讼中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二元机制,在诉讼外另设法院附设调解程序,建立法院内调解程序的二元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院设置体制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为,结合世界各国法院体制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为主的,行政、商事等重要法院单独设置管理的协作式专门化法院体制是比较妥帖而适中的法院体制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审理有关国际贸易的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面临选择何种货币形式判予损害赔偿金的现实问题。以不同的货币形式判决对当事人的实际利益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法院不能随意地选择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进行判决,而是选择能够完全赔偿受损害方的货币进行判决。不管选择何种货币判决,法院都须确定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时间标准:违约之日、裁决之日或支付之日。由于任何单一的兑换日标准不可能在所有案件中得出公正合理的结果,法院应该采用综合性的兑换日标准。在确定兑换时间标准后,如果在同一兑换日存在多种版本的汇率,法院还面临选择何种版本汇率的问题。为了尊重权威和避免争议,法院应尽可能使用本国的官方汇率。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院是我国重要的司法机构,其职权配置的效率直接关系着我国司法职权之优化配置。以十七大以来司法改革理论为背景,从典型的案例观察入手,以内在的视角对人民法庭的职权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个案形式对“纠纷解决”模式的原因展开探析,结合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导向,提出优化人民法庭职权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上,法庭之友,最初正如拉丁文“amieuscuriae”的释义那样,属于法庭的朋友。它的作用是只从法庭的利益出发,向法庭提供其专业范围之外的客观的、公正的信息,协助法庭确保裁判的准确性、维护法庭的荣誉和司法公正。但是在美国,法庭之友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其不仅仅代表法庭的利益,更多地代表了特殊团体的利益,法庭之友的地位变得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面临诸多问题,法学研究亟须回答。即时强制、强制措施、强制执行三个概念涉及强制和执行因素,其中即时强制、强制措施的执行是与决定同时实施的,行政强制执行只是行政行为的一个环节,而非独立行政行为。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是单纯法院强制执行或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我国行政权力中能够相对集中行使的权力不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而是行政强制执行权。我国应当在中央和地方行政系统内设立执行机构,执行遇到抵抗的行政决定的同时执行法院的有金钱给付义务的裁判,当行政执行需要限制人身自由时则必须由法院裁决后方可执行。  相似文献   

18.
赋予法官对发生在法庭上的藐视法庭案件直接判决的权力,是维护法庭尊严和权威的需要.法庭上法官直判案件实际上是审判权对公诉权的分割,过多适用必然会侵害公诉权,违背现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保证法官直判应用适当,防止或最大限度降低不良效应,对直判案件的范围必须设置适当的界限.同时,在法官直判案件中,应遵循一系列原则,使其受到法律的合理规制.在我国,由于历史上没有法官至上的传统,法庭尊严和权威未得到维护,导致司法实践中扰乱法庭秩序、证人拒绝出庭、判决拒绝执行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庭审的顺利进行和对判决的认同感与尊重.因此,我国应确立藐视法庭罪,同时赋予法官时发生在法庭上的部分藐视法庭案件直接判决的权力,以树立法庭应有的尊严和权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问责制的常态化,问责官员的复出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两大特点就是无序性和隐秘性,严重损害了问责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制的缺位。《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的不足,但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应构建问责官员复出的科学机制:一是对问责官员进行分类管理;二是健全问责官员的跟踪、考评机制;三是完善公开、公正的官员复出程序;四是建立违规复出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20.
涉诉信访是当前法院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与热点问题,在我国司法权威还没有真正建立和民众法治意识不够高的现实情况下,对于涉诉信访宜疏不宜堵;应该从提高审判质量,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搭建统一的涉诉信访处理平台等多方面着手,引导民众合法信访、理性信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