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和实践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历史实践之中,移植和嫁接的不同样式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与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械地搬运到中国的物理位置意义上的移植,而是进行化学反应意义上的嫁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矢”射准中国具体实际之“的”。作为新时代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出的党的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两个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上实现新的飞跃。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必须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为了交流应用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繁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马哲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近日联合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延安市召开了“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一次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社科院(所)、党校系统以及企业界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应用哲学的发展”为主题,围绕马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深刻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既是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凝练,也是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方法论的指引,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唯物主义世界图景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价值本源与实践归宿的统一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锤炼纯洁政治品质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间深刻的内在契合逻辑,是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感染力与持久力、培育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力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党彰显“守正”“革故”“鼎新”的内在要求,在百年历程中不断赋予自我革命时代意涵。中国共产党勇于并善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品格的理论自觉使然,历史逻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使然,现实逻辑是永葆自身纯洁性、凝聚力、战斗力的革命本色使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积累了自我革命之根本保障、精神基石、现实保障、政治策略、价值遵循、核心举措等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始,就植根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伟大的革命实践之中,以鲜活的实践赋予她理论创新的无限生命。不断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树,永远根深叶茂,郁郁葱葱。“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创新。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质的最新表现。时代变了,思想认识就要变,理论也要变。“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这是马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传播开来逾百年之际,有必要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现象和问题.“会通说”是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之谜”的主要解答模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从内在机理上看,“会通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谜是不彻底的,文化客体间的“会通”只是基础,文化主体的“接受”才是关键.从文化观角度看,立足于狭义文化观立场的“会通说”,并不能完整系统地反映和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从广义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可见,由文化的“会通”进到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矛盾运动展开的两个基本环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逻辑的主客体辩证法.“主体接受论”是对“会通说”的合理继承和深化,它更全面完整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斗争”一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到今天的新时代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词汇,其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被赋予了强大力量。在此演进过程中,“斗争”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不断嬗变并具有了反映时代特质的新内容。在新时代,百年大党强调斗争精神具有时代必然性,充分体现出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的本质要求,应对社会矛盾转化的现实需要,亦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之举。发扬斗争精神,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能力、维护人民利益、增强底线思维,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能量、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创新实质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创新,首先应突破“以苏解马”、“以恩解马”、“以西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采用“以马解马”的新模式,直接依据马克思哲学原创的主要文本,重新解读最能代表马克思哲学革命、哲学创新原生形态实质的四部曲,即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哲学一系列重要文本《、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马克思晚年为写出《资本论》续篇而作的四组准备材料、在黑格尔《逻辑学》与《资本论》逻辑基础上写出《辩证法》的构想,以期科学说明马克思哲学革命、哲学创新的精神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名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晶琳  杨丹 《学理论》2023,(4):23-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不可动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需要大力弘扬,从中汲取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思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发展,在新时代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研究》2021,(2):I0001-I0001
为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功经验的学术理论研究,深化新时代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计划于2021年6月上旬在长沙举办,主题为“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深化,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之际,迎接新赶考新挑战,必须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离不开“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以“第一个结合”为依据为基础,从实践品格上和理论互补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理路,有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磅礴伟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百年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重大理论命题,创立了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想方法。习近平“两个结合”思想方法的原创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创立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范式,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话语表述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高度重视和多维解析,建构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完整的动力机制;坚持系统思维,规定了在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科学回答“四个之问”中,通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祁程  郑忆石 《理论导刊》2012,(4):57-60,87
百年演进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诸多相似相通的因素,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和思想资源.在哲学思维方式方面,传统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多层次的相通,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哲学范式;在社会思想的文化价值心理方面,“大同”理想作为世俗的社会理想,经几千年历史阐释流转积淀为中华民族一种恒久的文化价值心理,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相通性;在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取向方面,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交互,体现了民生“共同体”的社会价值结构模式;在社会践行的贯彻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中国哲学的“知行观”相得益彰;在哲学思想与方法方面,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学”思潮,形成一种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躬行践履的思想和学术价值取向.这些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找了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文明如何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两个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实现“两个结合”,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立场、秉持开放包容的基本态度、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在筑牢道路根基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打开创新空间中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9,(1):46-46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我们现在真正的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各种迷信.要继续破除旧体制留下来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脱离实际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片面理解,甚至是曲解地“马教条”;也要破除形形色色的“西教条”,尤其是盲目奉行新古典自由主义,盲目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05,(6):63-64
(括号内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为该期的页码)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启示…………黄友牛储峰(1—38)马克思主义的效率与公平观……………………李牧耘(1—41)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隋秀英(1—44)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亓成章(5—15)从“三大法宝”到“三大理论创新”……………………蓝蔚青(6—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出发点……………周杰(6—26)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马捷莎(6—29)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18.
马、恩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论述之我见徐博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论述,在我国理论著作和报刊上曾广泛被用来论证我国和其他经济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可以避免或跨越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学术界关于“后马克思主义”愈发广泛深入的研究思考中,主义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学术的一个重要论域。本文拟从学术界关于“后马克思主“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义”书写形式差异的解释、“后马克思主义”定义域的分歧及对“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直接争论中来综合审视“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绪生  陈新磊 《求知》2024,(2):23-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要论断,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从把握世界百年大党建设经验教训的战略高度,思考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战略问题时作出的重要判断。作为拥有百年党龄、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世界百年大党发展中的独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