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1年1月至2016年1月中美大豆市场现货价格月度数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市场大豆价格波动及传导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大豆现货价格波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而且市场间的价格传导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区制转换的频率也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中美大豆现货价格波动存在平稳和非平稳两种市场状态,各状态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同时发现,中美大豆市场之间的价格脉冲影响在非平稳市场状态时要强于在平稳市场状态时,市场价格的空间传导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关注市场运行的不同状态,考虑政策变动可能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空间传导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价格背景下肉鸡产业链主体利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全面分析肉鸡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分配情况。[方法]文章以肉鸡主产区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为例,对肉鸡出栏价格处于不同变化趋势下的产业链环节主体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Shapley值测算产业链各主体最佳利益分配值。[结果](1)价格高峰与低谷期肉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利益分配格局差别较大,研究农产品产业链利益分配时需将农产品价格周期纳入研究范围。(2)各主体合作加强合作可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及增加链条总收益。价格低谷期产业链环节主体种鸡场、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零售商利益分配值与最佳利益分配比例为10.49:(-0.45):44.42:45.54调整为13.96:18.51:31.33:36.20,合作后肉鸡产业链增值比合作前高1.68元/只。现实利益分配情况与夏普利值测算的最佳分配方案存在一定差距。(3)一体化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下肉鸡产业链各环节由于合同或契约的存在,各主体之间在生产管理、要素供应等方面协作更加紧密,抗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利益分配格局相对合理。[结论]提出加强肉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间相互合作、建立公司与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强做大肉鸡行业协会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文章采用鸡蛋价格的周度批发和零售数据,从成本、替代品两个维度探讨鸡蛋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非对称传导特征。[方法]通过滚动回归的方式探讨非对称传导特征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鸡蛋批零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非对称传导特点。[结果]成本、替代品价格变动对与鸡蛋批零价格具有正向影响和非对称特征,但在静态的线性回归模型中并不明显。鸡蛋批发价格受成本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而零售价格受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在动态的滚动回归模型下,成本、替代品价格对鸡蛋价格波动具有十分明显的时变非对称特征,但这种非对称传导特征并不一致。鸡蛋批发价格早期对零售价格具有正向的非对称传导,但近年来趋向于对称传导。鸡蛋零售价格对批发价格总体具有负向的非对称传导特征,零售价格下降对批发价格的影响更大。[结论]需要建立蛋鸡产业成本—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平台、行业协会、学会等研究机构在生产决策中的指导作用。不断完善鸡蛋供应链建设,增强调控与监管政策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我国鸡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方法]选用HP滤波、ARCH类模型,运用2001—2016年我国蛋鸡和肉鸡饲料月度市场价格统计数据,分析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结果](1)肉鸡饲料价格整体高于蛋鸡饲料价格,但两种饲料价格波动走势相似,总体波动呈“W”型,都经历4个阶段,大致分别呈“V”“U”“/”和倒“U”型,两种饲料价格波动率序列均具有明显的“右偏、尖峰、厚尾”特征,且都不服从正态分布;(2)两种饲料价格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且两者价格波动率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持续性特征比较明显,价格冲击对两者价格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长;两种饲料市场均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特征;两者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且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要大。[结论]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相似且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产业产销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产销间的价格传导非常畅通;各环节之间的价格传导特征是前端对后端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即顺产业链方向的价格传导更为显著,且短期价格波动恢复期很长;生产价格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贡献度最高。因而有必要建立生猪生产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品,研究"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方法]文章分析"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形势、问题,总结发展趋势,提出"后疫情时代"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后疫情时代"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贸易不确定性增加,水稻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国家的有效调控下,疫情未对水稻生产造成实质性影响,生产形势仍然向好。疫情凸显出我国水稻价格调控、库存和流通体系不完善、贸易风险集聚等方面的问题。[结论]疫情过后,消费升级整体加速,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动水稻产业发展,优质、绿色稻米需求量增加,新型消费快速增长,产业链和供应链智慧化转型加速,品牌化迎来新机遇。为应对市场出现的变化,在提高生产能力、提升智能化和品牌化水平、保障库存和流通、加强监测预警与市场调控、扩展贸易合作方面,提出"后疫情时代"保障我国水稻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畜禽价格溢出效应的对比分析——全产业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生猪与肉鸡产业分别作为家畜养殖与家禽养殖业的典型代表,基于2000~2014年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AR-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畜禽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环节的价格溢出效应。研究证实:第一,生猪与肉鸡产业链的4个环节价格间都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其中,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且存在更多双向溢出效应的配对关系;第二,畜禽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存在自身和彼此之间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就显著性水平而言,肉鸡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内外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大宗农产品之一。文章旨在探讨收购政策市场化改革前后,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为政府推进玉米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文选取2009—2018年国内外玉米价格周度数据,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对收购政策市场化改革前后国内外玉米市场间价格传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长期内,国内外玉米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价格具有持续稳定的正向传导关系;短期内,收购政策市场化改革前,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线性调整关系,具体表现为国际玉米价格向国内玉米价格单向传导关系;而收购政策市场化改革后,国内外玉米价格短期非均衡误差调整动态存在门限非对称调整关系,且改革后未来国内玉米价格受到当期国内玉米价格影响较大。[结论]这些结论对推进玉米供给侧改革,维护国内玉米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养猪产业短期市场价格波动传导涉及饲料生产、猪肉生产和猪肉消费各环节,本文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养猪业产业链各阶段产品(玉米、仔猪、生猪、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角度分析了养猪业短期市场价格波动传导机制,以便能够适时监测及预警养猪业各阶段产品短期价格波动,通过相应政策调控来减少短期价格波动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14,(9):12-12
<正>年初,全国多个省市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疫情,消费者谈"禽"色变,禽产品的价格和销量大幅下跌。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仅肉鸡单个品种,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200亿元。对家禽业造成致命打击,养殖企业损失惨重,给国内外市场带来了严重冲击。我国养殖行业现状如今市场上的畜禽产品随  相似文献   

11.
林玲 《农家之友》2014,(4):15-15
<正>近几年来,肉鸡市场快速成长已经暴露出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上H7N9疫情的影响,成为了压死鸡肉消费市场的稻草,而消费者对吃鸡肉就会得禽流感的感性误读,致使终端消费不振,无疑对肉鸡产业的影响雪上加霜。广东省禽类制品行业协会会长许学斌认为: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以下游业务带动上游业务大力发展肉制品加工,并以此带动屠宰、养殖等上游业务和冷冻、包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麦价格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大麦产业的平稳发展,研究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大麦产业链相关主体识别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文章先采用HP滤波法和ARCH类模型分析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然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样本期内总体上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在该文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大麦进口量和国际大麦价格是影响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结论]该文提出必须保障并提高国内大麦合理产能、完善大麦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国内大麦进口企业整合和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产品市场状态转换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中国畜产品市场状态转换特征及其持续时间长短,本文利用1994年6月至2014年12月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等主要畜产品价格数据,构建两状态马尔科夫转换自回归(MS-AR)及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市场在常规状态和非常规状态下频繁转换,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特征,猪肉市场比鸡肉、牛肉和羊肉市场转换频率更高;单个畜产品市场处于常规状态的概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畜产品市场整体的状态转换特征明显,在不同状态下体现出波动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在常规状态下运行概率更高,但两种状态的持续时间均较长,分别达到18.86个月和10.47个月。畜产品市场运行区间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4年至1998年、1999年至2006年上半年、2006年下半年至2014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产销和地域两个视角,采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和DCC-GARCH模型从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两个方面,探究了鸡蛋市场价格空间传导特征以及动态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从鸡蛋产销区视角来看,主产区和主销区鸡蛋价格互相引导,但传导存在非对称性,价格下跌市场状态下鸡蛋价格主要由主销区鸡蛋价格主导,而价格上涨市场状态下鸡蛋价格主要由主产区鸡蛋价格主导;鸡蛋产销区市场间关联程度总体相对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关联性并不稳定。(2)从不同地域视角来看,作为主产区的华北地区在不同地域间鸡蛋价格传导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中国鸡蛋市场价格波动的地域源头,作为主销区的东南地区对其他地区鸡蛋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其他地域价格主要处于从属地位;不同地域市场间关联程度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但关联程度总体均较高,且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相对价格法测算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家禽市场分割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尔蒙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中国家禽市场分割程度的冲击及滞后性影响。方法 文章运用相对价格法测算家禽分割指数,同时使用阿尔蒙分布滞后模型进行计量回归。结果 研究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家禽市场造成严重负向冲击:不仅在短时间内阻碍省际间家禽市场流通,更是长期加剧省际家禽市场的分割。疫情发生的当月禽类感染型禽流感对家禽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小于人感染型禽流感;随着滞后期的推移,禽类感染型禽流感对家禽市场分割程度造成的即期滞后影响和累积滞后影响均大于人感染型禽流感。结论 中国政府不仅要关注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时疫情的防控和家禽养殖户的补偿,也要充分考虑疫情结束后停养、休市、限运等政策对家禽市场带来的滞后性影响,完善补偿和市场价格机制,正确引导家禽养殖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恢复信心,确保家禽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供求价格及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之外,并在更深层次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方法]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文章首先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1997—2015年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板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计量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农户的以往决策、农业技术、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市场粮食价格指数对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有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局部性效应致使中国玉米种植布局发生变化。[结论]建议政府部门重视我国省域间玉米产业空间之间的联动性,出台差异化的玉米产业支持办法,稳定省域之间粮食的供求关系,切实做好跨区域粮食调配工作,实现我国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消费国。小麦市场的变动会对我国粮食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小麦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进行探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小麦产业的生产情况,便于国家、厂商以及农户做出适当的调整措施,促进我国小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文章通过对全国农产品成本资料收益汇编数据及农业农村部2018年主产区小麦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讨2012—2017年我国小麦成本收益变化趋势。[结果]我国小麦生产总成本快速增长,总成本从2012年的830.44元/hm~2上涨至2017年的1 007.64元/hm~2,化肥费、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小麦的产值与现金收益虽然保持增长,但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呈下降趋势,总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总收益的增长速度。[结论]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变化的原因为小麦产量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市场价格降低,并且提出了依靠科技提高小麦产量、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稳定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1月生猪疫情相关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VAR模型研究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时变冲击和肉类产品间的横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显著的横向溢出效应。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滞后期、不同时点上的冲击方向及冲击大小存有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生猪疫情冲击,牛肉、鸡肉价格随猪肉价格变化出现同向波动、先负向后正向,但鸡肉波动幅度更大;羊肉与其他3种肉类受生猪疫情冲击表现不同,呈持续正向冲击。据此研究结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产业发展预警机制、及时展开生猪疫情防控、进行舆情管理,实现生猪疫情期肉类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物安全保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谷物等品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水平最低,甚至在30%以下。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油脂油料供需紧张,国际市场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导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供需层面和价格波动层面研究了大食物安全观视角下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目标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目标、延伸目标和综合目标。核心目标是确保食用植物油的稳定供应,防止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延伸目标是通过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供应风险;综合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促进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最终依据不同目标探讨了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肉鸡产品价格形成、产业链成本构成及利润分配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以来,我国以肉禽制品等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准确掌握肉禽制品的价格形成、传导机制、涨价原因以及涨价过程中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本文采取全程跟踪的方法选择肉鸡产品对其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表明,肉鸡产品价格上涨是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成本上升和产后各环节加价.在整个产业链中养殖户承担的成本最多,但利润却较少;而加工销售环节承担成本较少,利润却较高,成本利润分配不合理.要稳定价格、确保市场供给,必须控制农产品生产成本过快增长,加强流通领域各环节的价格监控,大力发展产销直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