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江苏省32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09-2014年间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效率有显著提高,虽然成果产出是转化的基础,但产出并不必然实现转化,也不能决定转化成效;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密集区域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地方高校相较985与211高校更具成果转化优势;工科类、综合类与农林类高校间的成果转化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医药类高校的转化劣势较明显。最后,针对转化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扎根研究,提取出3个核心范畴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区域环境与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对江苏省内外部分高校的深入调研,确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主要因素是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与供给状况、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状况、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高校激励机制等,据此构建了一个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体系结构概念模型,并对该结构模型构成要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技术存量水平为门槛变量,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方程进行分解,发现区域间技术产出弹性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对29个地区分组建立前沿面,测度知识生产和成果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并研究创新效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①先发地区凭借较高的技术产出弹性,获得远超其它地区的高速增长;②产品生产中的创新效率,即成果转化率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③知识生产中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显著扩大产业竞争力上升幅度,但知识生产中技术效率提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郭金  钟嘉阳 《经济问题》2023,(12):73-80
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和资源环境成本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从社会资本角度拓展解释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将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分析社会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相比于技术效率,社会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在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成果转化产出,技术开发产出中介效应更强,侧面说明我国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政府治理质量较高的地区更能从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受益,而缺乏政府管制时,非正式制度的补充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7)
文章基于国内195所高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相关配套措施均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将会十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为此,高校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跟进技术转移配套条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产出效能、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环境,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实际调研和数据分析表明,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业绩,与科研人员数量和政府经费投入之间并不成比例,江苏各高校在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方面的绩效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上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制度与政策上存在差异,要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从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制度、明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考核奖励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多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政策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三大部门是我国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环节的重要技术创新主体,亟需评估其效率。采用“经费支出—专利产出—预期收益—实现收益”三步骤分析框架,利用已有统计调查数据,对三大部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三大部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出效率都偏低,企业部门每亿元经费投入实现的收益约为9733万元,科研单位约为1331万元,高校约为1166万元。该测算值是真实产出价值的下限,但真实产出不会高太多。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的产业应用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以及企业能力制约等。最后,建议加快政府相关科技计划制定、加强成果评价过程中产业部门的参与、优化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评价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除西藏外)数据,分析国际人才流入、社会资本对中间产出及最终产出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相比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对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②国际人才流入对两类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对中部(最终产出)、西部(中间产出)影响更大;③认知型社会资本对两类创新效率均呈显著负向影响,东中西部存在差异性,结构型社会资本对最终产出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东部则相反;④国际人才流入对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与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有关;⑤最终产出创新效率远低于中间产出创新效率,两者均呈东-中-西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数据,运用DEA模型,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选取多个指标,运用Tobit回归方法,综合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政府资金支持、新产品开发经费、科技服务和区域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析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问题:科技成果的制度安排、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科技成果的经营方式,科技成果的价格制定,、科技成果的安全性,科技成果的投入与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链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技术开发阶段存在原创性产出不足,成果转化阶段存在竞争性产出不足。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技术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大部分行业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直接原因是政策不协同导致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间接原因是成果与市场对接不力、中试环节缺乏、激励失调;最后,针对我国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江  周少君  黄亮雄 《财经研究》2011,(12):129-139
文章运用四阶段Bootstrap-DEA方法,对"泛珠三角"区域2000-2009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动态测算——平均技术效率值为39.7%,并进一步构建了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宏观政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科技拨款、政府相关鼓励科技政策、R&D投入和风险投资等对"泛珠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企业所得税则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面板DID模型发现,2004年成立的"泛珠三角"合作框架显著改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约6%。  相似文献   

17.
将科技资源配置分为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超效率CCR模型对京津冀科技资源研发阶段与转化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科技研发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严重分化现象;产业结构和经济开放程度分别对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京津冀城市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同时,应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区域总体创新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两阶段共享投入关联DEA模型,测算中国内地23个省市样本期整体及各子阶段创新效率,并从时间、空间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构建空间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创新生态环境对其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整体与创新研发阶段效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M型变化趋势,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较低,呈W型变化趋势;创新生态环境与创新效率具有强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地理邻近空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在整体创新阶段,劳动力素质、政府支持均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市场结构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在研发创新阶段,人均GDP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除对外开放程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外,其余影响因素均与创新效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早在90年代初期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技术转移机制还需要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对日本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转移模式的总结,指出日本高校技术转移对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的三点启示:一是加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二是以现有法律政策为基础,完善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激励机制;三是着力原始创新积累,产出有生命力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将科技资源配置分为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超效率CCR模型对京津冀科技资源研发阶段与转化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科技研发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严重分化现象;产业结构和经济开放程度分别对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京津冀城市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同时,应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区域总体创新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