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本文利用近几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数据,运用paneldata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出口生产的外溢性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出口生产部门比其他生产部门有更高的要素边际生产力,但是出口部门并没有通过外溢效应将自己的优势扩散到其他部门。文中指出我国的贸易方式和出口生产企业的结构可能影响了出口外溢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 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1985-2005年间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四种渠道溢出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并采用国际R&D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各种渠道的技术外溢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的研发支出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渠道的技术外溢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但是以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研发溢出并没有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因投资业务而构建起联系,并基于金融资产价格而具有了传染渠道。随着投资活动愈发频繁,金融行业中各行业内部的资产风险可能外溢至其他行业。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金融行业资产风险通过投资资产外溢的过程,通过搭建资产抛售模型模拟资产风险的传染机制,从机构层面和行业层面分析资产风险的生成与传递。其次,基于金融机构实际数据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平安具有外溢风险的能力,首先影响银行和保险公司,随后再扩散到整个金融行业,而证券业则相对较为独立。银行业的外溢影响最大,其次是保险业和证券业。但事实上很难发生足以对外部造成显著影响的损失事件。资产、投资比例、杠杆和监管要求水平在资产风险外溢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地理与经济距离嵌套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水平对本市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城镇居民消费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三大机制城镇居民收入、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支付便利性,均通过实证检验,且三大机制传导过程都伴随着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我国本土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在外资FDI技术外溢下的技术追赶效果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后,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2004年到2014年间高新技术产业中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相关数据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技术外溢在其中的作用.最后,对影响分析结果的原因进行更进一步探寻,并提出适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估算了中国1952-2010年的水利基础设施的物质资本存量,并在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框架中估计水利资本的产出效率,证实公共资本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揭示,在基于历史数据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中,不仅水利等基础设施公共资本存量存在明显的测量误差,而且总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等生产要素的基础数据,也可能存在严重的准确性问题,影响了对经济增长的准确判断,急需系统深入的研究讨论加以完善以形成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8.
FDI与技术外溢:基于金融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两阶段世代交叠(OLG)模型中考察了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果是如何依赖于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的。模型中代表性居民面临成为外资企业雇佣员工或者是自主创业两种选择,通过对两种选择在两个时期消费决策的最优化行为求解,本文证实了金融效率的提高通过减低自主创业门槛从而有利于吸收外资企业技术外溢,同时金融效率变化并不影响外资部门自身的资本边际产出。基于我国1978~2003年时序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相对低下,并不利于国内企业充分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9.
黄珂 《企业经济》2005,(6):10-13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外溢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外资的外溢效应为计量模型研究的出发点,利用不同省市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的角度重新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产出确实对全国和区域工业的发展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劳动力要素投入虽然较之以往的高投入有所下降,但仍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外商工业部门外溢效应逐渐增大,这一结果再一次证实了中西部地区高外溢值的事实,表明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确性。而且,改革开放的首先受益者———东部地区,进入经济发展的瓶颈期,即外商投资工业部门对东部地区外溢效应的下降。最后,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青松  梁敏 《价值工程》2021,40(32):53-56
本文以扩展的BGL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选取人力资本衡量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外溢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分析我国各区域FDI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地区性差异,讨论现阶段制约我国FDI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并为实施合理的引资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FDI的外溢效应和东道国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相关。其中金融发展在技术外溢效应中的作用是目前较为前沿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中的研完成果进行系统的概述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吸收能力因素以及FDI技术外溢影响的门限特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测定了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省服务外包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和服务业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外包直接的技术外溢效益显著为正,间接的技术外溢效应由于人力资本门槛的存在而在统计结果上不显著,此外,技术差距的存在导致服务外包阻碍了江苏省的技术进步,而非熟练劳动力则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但就总体而言,服务外包还是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除了国外直接投资对大型企业不存在空间外溢比邻优势外,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小型企业以及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对所有规模的企业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外溢比邻优势;外商直接投资拉大了东西部企业生产率的差距,其中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对东西部大型企业的生产率外溢差异远大于国外直接投资,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分布相对集中于东部以及其对大型企业表现出的比邻优势使其外溢效应出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导致东西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外溢效应,加剧了我国大、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15.
FDI技术外溢与模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外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获取外资的技术外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有效的模仿创新是实现FDI技术外溢目标的重要渠道。文章分析了模仿创新战略的优势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研究了FDI外溢条件下模仿创新的实现机制和限制条件,最后阐明了中国模仿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菲德尔(Feder)经典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将其拓展为由工业非出口部门、工业中非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组成的三部门模型,以中国2007—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非出口部门的存在外溢弱效应;在区域层面,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非出口部门不存在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非出口部门存在外溢弱效应。  相似文献   

17.
技术外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技术外溢的互动机制的研究,是技术外溢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把传统的AJ模型扩展到生产同质产品的多个企业,建立了一个产业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对研究开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给定的溢出系数等参数的条件下,研究开发投入和利润在完全合作的情况下最大,完全不合作的情况下最小;产量在完全不合作的情况下最大,完全合作的情况下最小。  相似文献   

18.
微观层面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后,学者们针对FDI的溢出效果、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能力、市场结构等微观因素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门槛条件",并基于"技术势能"假说,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外商投资规模、技术势能与潜在市场规模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门槛条件",只有三者在适度值范围内技术外溢积极而显著,并且与技术外溢存在着倒"U"形曲线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技术外溢的"门槛条件"有所提高,外溢效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下,以计划为主导的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形成了地方高等教育的收益外溢效应。根据劳动简化系数法,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自2000年以来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收益外溢效应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中西部地方高等教育外溢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收益外溢效应削弱了地方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应在现有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对人力资本流动因素的考量,实施省际高等教育经费补偿机制,协调解决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帮助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