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研究报告》2005,(1):43-46
前述中国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分析表明,中国的民营制造业从改革开放之初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21世纪的新时期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论从企业数量还是产值规模等指标来看,中国的民营制造业已经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制造业的概况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4位,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多年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为了发展经济,很多发达国家也准备振兴制造业。随着西方实体经济的回归,一大批新技术的出现,必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造成很大影响。未来十年内,新技术例如纳米、人工智能等将重新塑造新型制造业,科技发展将以难以想象的驱动力改变社会生产力的布局。传统的制造业可能遭到沉重的打击,这是技术落后的国家不愿看到的,而发展中国家还停留在传统制造业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制造业的发展是其主要动力源泉。中国也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个转变过程需要国家经济各个层面的通力协作和配合,特别是要以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依托。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5.
邀请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国家统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日本贸易振兴会联合举办的2002中国经济增长论坛定于2002年11月1-3日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本届论坛以“制造业与中国经济增长”为主题,来自海内外著名企业的领导人、知名经济学家和政府高级官员将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框架性思路。同时,论坛将围绕制造业的全球移动、中国制造企业成长、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等议题提供最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思想,以帮助各方面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中国…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振兴制造业是促进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总结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数字化升级经验,对比中德两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发现,德国制造升级模式表现出的创新性与前瞻性使其在数字化时代维持着强有力的领导地位。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应积极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带动中国品牌上升发展,建立企业数字化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培育与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数字战略部署,深入教育体系改革,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下,中国制造业该如何发展.由东南大学李廉水教授和科技部杜占元司长主持编写的《2004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这些问题做了详尽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部门、支柱产业,从广义上来看,制造业涵盖了三十多个行业部门,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此外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直接展现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制造业的生产状况直接受安全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从整体上呈现不断趋于好转的形势,但是从局部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提高制造业生产的效率,增强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提出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加速、深化的人口老龄化会对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进一步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下,能否通过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中介效应,发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外部性?本文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进行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负效应,且主要通过“倒逼机制”使得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该抑制作用。分时期看,2000—2008年,不管是制造业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均表现出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加剧了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阻碍作用,2009—2017年,情况相反。分区域看,两区域的老龄化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效应,且东部地区受影响的程度小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部分中介效应均存在,但是在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0.
虚拟的掩饰     
李旦 《民营科技》2014,(8):242-242
在中国经济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金融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并没有齐头并进,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失衡局面,在金融业的繁荣下隐藏的是与之不相称的制造业。分析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过度发展的金融业和日渐陷入困难的制造业,以及这种不合理发展将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审视了制造业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引擎和主导产业。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19.8%,居世界之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相比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昔日的"世界工厂",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欧美以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重要市场。全球制造业基地建设向中国转移的发展现状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胶东半岛应充分利用与日韩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好的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功能,推进制造业国际合作,构建山东与日韩产业协作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把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风暴,人们还记忆忧新。在这场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的不同处境则是一个典型事例。香港因为大量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城市而出现城市空心化,多年来仅靠服务业一条腿走路,表面上商业繁华掩盖了经济实力的下降,遇到危机经济就出现了动荡.恢复也较缓慢。而新加坡多年来在发展商贸、旅游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提升本国的制造业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注重优化中高附加值产品,调整低附加值产品,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论文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基础上将数据要素禀赋纳入制造业发展分析框架,利用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据要素禀赋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其中数据流量规模的促进作用高于数据用户规模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为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助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在中国制造业的员工中,农民工的比例是较大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工资在不断上涨,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研究》2010,(11):84-8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资本推动了中国成为国际重要制造基地。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廉、档次低,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末端。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追求全球品牌地位的道路坎坷而坚定,从TCL的失败到海尔、华为、直至李宁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是中国后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的共识。但具体怎么做?摩根士丹利弧洲主席史蒂芬·罗奇要给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是,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里,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理由是,制造业需要大量消耗资本与资源,服务业却可使新增产值摆脱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还能解决就业。  相似文献   

18.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条路径实现,其中,通过技术进步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化、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较大,而赋能技术效率的效应相对较小;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赋能作用,使得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南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相似文献   

19.
徐亮亮 《活力》2023,(21):145-147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支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部分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低价的资源,同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在产业链低端生产的过程中关注的是产量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转型与升级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降低装备制造业的资金成本,同时可以催生新的业态。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经济新常态下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策略,希望为该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标:考察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工业行业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存在显著但非对称的双向互动关系,大致呈现从东部向中部再到西部的阶梯型衰减趋势;而且,前者对后者的拉动作用要小于后者对前者的推动作用,两种作用间的落差亦由东向西递减;此外,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来看,这种双向产业互动主要发生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等部门,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间的互动发展程度不高。研究创新:将先进制造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在考虑行业异质性和内生联立性的基础上,单独考察其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价值:有利于纠正目前对我国产业互动发展的低估,对加快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协同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