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根据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断裂、水系、植被覆盖指数、坡度、坡向、高程、地形起伏度9个评价因子,基于GIS平台,将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平山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高、中和低4个易发分区等级,通过ROC曲线,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极高易发区占总面积2.69%,主要分布在构造发育的断裂带、松散软弱岩层、地形起伏度为10~25 m、坡向偏南、海拔较高处;高易发区占总面积44.58%,主要分布在坡度为30°~45°、海拔高、植被覆盖率30%~40%处;中易发区占总面积27.81%,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相对较大、侵蚀构造中山区;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4.9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无断裂带、水库、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2.
初步阐明了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高海拔河谷斜坡人工边坡处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成因演化及其生态效应,初步认为崩塌源特殊的地形地貌为产生崩塌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优势结构面和挤压破碎带使其形成了不利于斜坡自身稳定的楔形变形体,人工边坡开挖是产生崩塌的诱发因素。崩塌演化过程大致可分宽谷阶段、河谷下切-结构面形成阶段和边坡开挖-崩塌产生阶段。崩塌改变了河谷斜坡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河谷斜坡草地和灌木面积锐减,易造成水土流失,建议采用生态护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邯郸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露天开采矿山的矿种主要包括铁矿、灰岩矿、砂岩矿、粘土矿等.大规模露天矿山的开发导致了多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灾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对矿山环境、矿山地质灾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重视地质灾害的恢复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贵州省开阳县为研究区域,综合当地滑坡灾害在各种因素下的分布统计情况以及现场实地踏勘对研究区的整体了解,选取坡度、工程岩组、斜坡结构、道路、采矿、高程、降雨、坡向、地质构造、水系、地貌及坡型等12类评价指标,将层次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起来,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合成权重,建立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从而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高危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9%,滑坡灾害比例却为72.16%,说明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此评价结果可以为当地的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输油气管道在敷设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地质环境,而特殊的敷设方法可以引起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影响管线安全,其中滑坡占的比率大且危险性突出,进而致使管道变形甚至断裂。本文以普光气田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地质环境条件以及评价因子的建立原则,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岩性、降雨、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植被覆盖率9个评价因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中高、中低和低4个危险分区等级,且滑坡灾害点密度与危险性分区呈正相关,符合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该结果对实际工程应用,对预测和防治滑坡危险区管道变形破坏以及指导管线敷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发生率最高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为了了解位于S206线省道东南侧正山滑坡的滑坡机制,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结合滑坡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特点,对某滑坡的破坏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主体为粉砂岩风化残坡积土层,富含亲水矿物,遇水易软化,且层面产状与边坡相近,顺倾。坡体发育两组不利结构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整体性,且充当水分进入边坡的主要通道。同时因路堑挖方使坡脚地带形成了高陡的临空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原有平衡状态,降低了坡体的抗滑能力,滑坡后缘发育弧形裂缝。在持续降雨情况下,裂隙和滑面充水软化,诱发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对于沟谷流域范围内的重要工程设计、施工具体方案的确定及泥石流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兰州市安宁区碱水沟沟道为例,分析了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泥石流形成的物理来源和水文来源条件等因素,结合泥石流沟谷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特性,选取了两个因素:内在的因子泥石流规模m和发生频率f,外在的环境因子:流域面积s_1、主沟的长度s_2、流域内相对高差s_3、流域切割密度s_6和不稳定沟床占比s_9等七个因素,分析各因子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贡献程度,并由此对安宁区碱水沟的危险度做了定量化的评价。为碱水沟的防治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形起伏度是描述地貌形态、反映地面起伏特征的重要指标。以山东省SRT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的邻域分析功能和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136.89×10~4 m~2为最佳统计单元面积,提取山东省地形起伏度并绘制分级图。结合地形起伏度与海拔,将山东省地形划分为低海拔平原、低海拔丘陵、低海拔台地、小起伏低山和中起伏低山,整体地势较为平缓、起伏较小。  相似文献   

9.
陈营 《现代经济》2009,(6):45-45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许多国家与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减轻或避免此类损失,必须对各构筑物、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及其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各种可能威胁场地安全的灾害进行科学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文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小流域洪水对县域经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日益增大,且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已成为当前防汛工作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小流域洪水特点,分析了当前小流域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御小流域洪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野县小谷村地区是日本有名的滑坡灾害多发区之一。1994年6月日本ACE直升飞机株式会让在该地区进行了航空电磁法和航空磁法等航空地球物理综合测量,以开展滑坡灾害调查与研究工作。通过对航测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滑坡既发地的研究,获得了不同地质环境下滑坡地的视电阻率分布特征和航磁异常特征。滑坡处于25Ωm视电阻车等值圈附近,这是A区和B区的共同点:C区滑坡发生在地表浅层视电阻率为37~200Ωm。的相对低阻区。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初步建立了AB型和C型两种滑坡形成机理模式。应用这两种滑坡模式在该地区预测了12片潜在滑坡危险地。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崩滑灾害的研究深入,伴随高速滑坡的一种新形式的地质灾害-崩滑碎屑流已愈来愈引起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界的关注。特别自我国近十几年来典型崩滑碎屑流出现之后,人们发现碎屑流与滑坡在其形成条件、运动形式、流动速度及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本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认为碎屑流是一种高速松散固体流,不存在滑移面,并受三个基本条件的控制,即固体物质条件,边界限制条件及潜在聚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崩滑碎屑流的类型划分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矿业经济在河北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矿业开发也诱发了大量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占用土地、采空塌陷、水资源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等。分析了河北省矿业开发中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堆积层滑坡分类及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滑坡时间预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堆积层滑坡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首次发现于张北一带的细石器多见于砂丘风蚀凹坑的底部。该区石器丰富,类型众多,加工精细、匀称、规整,属细石器文化遗存。当时人类处于狩猎采集经济状态,属中石器时代。此发现对于研究河北北部人类活动及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天津、北京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差,两个地区的产业都是"大而全,"自成体系,相互没有形成区域间的产业链条;而河北省经济发展受天津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及北京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较大,自主性不足;同时对京津的经济发展未能显示出积极地支持和拉动作用;在京津冀经济圈中,河北省尚未形成具有独立地位的一极,这对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宏伟战略目标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产业调整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和经济管理部门关注的课题,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对河北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河北目前产业布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一体化具有悠久历史和资源整合条件,三地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河北省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并不均匀,优势和劣势都比较突出.发展河北省旅游需要做好京津的文章,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做到结构平衡、内涵丰富、档次多样,同时要通过旅游公司对游客适度分群,以保障旅游资源的深度利用和游客的消费成本节约,在文化、品味、深度等多方面打造高回头率的旅游项目,保障旅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下通过旅游杠杆拨动河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破解河北“三农”难题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存在较多难题,分析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破解河北"三农"难题的对策是,根据河北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以生产要素股份化为主要组织形式实施农业的产业化工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新型农民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