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善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法律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完善法律基础,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运用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整。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法,其产生的历史、价值取向、本质、基本原则等都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因此。经济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可以发挥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而重新完善经济法具体制度则是作用发挥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法律制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各个领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过程来看,在渐进式改革存在的双执制下。经济法律制度在创制过程中,在自身属性上,在运行过程中以及在社会组织功能上均存在局限性。经济法既然为“经济”之法。则理应体现它的“经济性”,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为出发点,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作为经济法表现形式的经济法律稍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经济法律制度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匹配,才能鲜明地展现社会主义经济法的功能与经济法律制度的和谐保障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内在地蕴含着法治精神.利益的冲突、社会关系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维持等都有赖于正当、和平的诉求渠道与公正、有效的平衡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关系渐趋复杂与多元,公共利益保护的重要性也已日渐凸显.传统的以私益救济为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由于忽视了公共利益保护的维度而正日益受到挑战.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是经济法为担当起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的重任应运而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后现代文明的核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学术研究的生长点。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但转型时期的经济法在和谐性方面存在现实局限性。本文就经济法和谐性的局限性进行辩证地探讨和分析,提出构建经济法的和谐范畴体系,充分发挥其保障和谐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经济法已经作为独立的法部门被人们所认可,而宏观调控法正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法学界的研究重点。同时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构建和完善宏观调控法的体系无论是对经济法自身的完善还是社会经济进步、法治社会的构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宏观调控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制定和运用还不成熟、在宏观调控法体系的构建及其理论创建上还需不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体系是经济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其与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等基础理论问题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从经济法体系概念的提出、经济法体系的涵义、经济法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中相关问题的讨论来分析、总结我国经济法体系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法30年创新发展及未来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特色经济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3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法在始终坚持更好地为保证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服务中,自身也突破了对调整能力的传统认识,区分了经济法与行政法,明确了经济法的正确定位,创新了经济法的发展观,提出了“经济法主体”概念,冲破了公法与私法的界限,形成了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学研究格局。今后,经济法的发展还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和谐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概念的出现,基于社会公正,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以高度的关注和保护,文章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法律界定,从经济法的理念出发论述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并就弱势群体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法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环境下,既对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也提供了不断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机遇.我国必须加快构建一个包含逻辑维、空间维、时间维在内的"三维交融"的,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法体系,加强对微观经济行为的调整与规范,注意设计好应对WTO挑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要完善经济法自己的责任理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与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强调在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中,要实现从责任—地位向地位—责任的思维转向;坚持以经济法之角色责任理论为指导,倡导确立主体—责任研究范式为经济法责任之基本分析框架;通过运用系统化分析和类型化研究等方法,去发现经济法责任理论与传统法律责任理论的关联性以及经济法责任形态的独特性,着力构建富有传统+独特内涵的独立、系统、科学的经济法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