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政府在扶贫上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回顾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挑战,并为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芹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40-41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献普遍认为我国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贫困研究的重心所在。通过2009-2011年有关我国农村反贫困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全面审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政策体制的构建等内容,试图探寻我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反贫困的金融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贫困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投入资金。目前对反贫困的资金投入方式主要有: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信贷扶贫)。前者带有政府转移的性质,基本上是无偿的投入,而后者是按照一定市场原则,是一种开发式扶贫,即资金的使用要有效益,并可以按照市场利润反映出来。本文主要是从后者的角度来讨论反贫困问题。首先对可以利用金融手段扶助的贫困对象进行分析,接着重点对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反贫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利用该分析框架对我国目前的反贫困的金融政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反贫困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投入资金。目前对反贫困的资金投入方式主要有: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信贷扶贫)。前者带有政府转移的性质,基本上是无偿的投入,而后者是按照一定市场原则,是一种开发式扶贫,即资金的使用要有效益,并可以按照市场利润反映出来。本文主要是从后者的角度来讨论反贫困问题。首先对可以利用金融手段扶助的贫困对象进行分析,接着重点对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反贫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利用该分析框架对我国目前的反贫困的金融政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一直是一项攻坚战,随着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遏制了贫困人口的增长,而且为政府实施反贫困战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让贫困地区发展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在2012年全面推行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在"十三五"期间是决战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即是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在整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精准识贫尤为重要,文章将全面分析精准识贫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做好精准识贫,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6.
王育倩  赵峰 《商场现代化》2006,(10S):360-361
减少贫困一直以来是政府所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是有差异的,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反贫困是政府所要着重考虑的。通过分析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来做好山西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反贫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从国家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城乡二元格局的不平等机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迁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重构问题是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扶贫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合理的信贷扶贫体制;发挥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减少贫困一直以来是政府所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是有差异的,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反贫困是政府所要着重考虑的。通过分析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来做好山西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碧玉 《商业研究》2007,(12):161-163
根据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条件,我国应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反贫困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从而使广大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0.
王育倩  赵峰 《商场现代化》2006,(28):360-361
减少贫困一直以来是政府所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是有差异的,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反贫困是政府所要着重考虑的.通过分析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来做好山西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仍面临劳动力不足、资金匮乏、科技力量薄弱等劣势,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对此,我国政府提出扶贫政策以缓解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资金的投入是推动产业扶贫政策顺利推行的重要因素。了解产业扶贫政策的涵义以及资金的运行过程是执行这项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扶贫工作历经多年发展,如今已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予以优化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出台扶贫政策,这一时期的扶贫政策覆盖了我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贫困人口和五百多个贫困县。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尤为严重,且具有地域性、反复性、复合性及特殊性的特征。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低、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小等原因,农村反贫困任务依然艰巨。我国应大力加强产业扶贫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并增加教育投入,提高贫困人口文化水平,同时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以有效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返贫问题日益突出、地区日趋边缘化等问题。政府应加快对扶贫政策相关方面的创新,提高农村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观念,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水平,以打破制约农民脱贫的“瓶颈”。提高黑龙江省农村扶贫政策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扶贫政策已经实施了30余年,反贫困措施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但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方式效率逐渐在降低,因此,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商业化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6.
顾佳怡 《市场周刊》2004,(12):40-41,61
人力资本存量低是导致我国贫困的根本原因。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和健康存量,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流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适应我国贫困现状的反贫困政策主要有发展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成人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农村医疗制度,以及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口的流动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朝鲜族聚居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农村贫困人口素质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扶贫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致使该地区的扶贫资金未能真正物尽其用。要有效解决朝鲜族聚居边疆农村贫困问题,各级政府应构建新型扶贫模式,创新反贫困路径,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大力发展空间城镇体系,促进其多元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全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丽丽  孟维林 《商》2014,(7):261-261
简要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体育政策不断沿革的过程。对农村体育政策沿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农村政策上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扶贫项目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致力于通过扶贫项目来提升农民的幸福感。然而由于受到政策以及地域因素的影响,导致扶贫政策不具有针对性和精确性。针对该问题,本文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视角下,探究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方式。在结合广西农民幸福感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宽收入渠道、完善政策建设以及加强对技术的投入等精准扶贫政策,希望可以为扶贫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卫东 《商业时代》2012,(24):76-77
在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内生性金融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表明,内生性金融非常有利于农村实现脱贫解困。这对于当前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的我国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不仅要正确认识内生金融在反贫困中的作用,而且要加快完善我国反贫困的内生金融机制,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