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加州大气污染防治经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两年,我国许多城市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多个城市被罩上"霾都"的帽子。历史上,一些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这些国家经过痛苦的反思,通过严格的立法,终于消灭了雾霾。美国加州就是通过立法与污染防治机制的建立,使洛杉矶的天空重新变蓝的。烟雾天气,75%的居民患上红眼病加利福尼亚州坐落于美国西部海岸,是全美面积第三、人口第一大州。加州是美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州,2008年加州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全世界第八位。南加州的洛杉矶和圣迭戈都会区以及北加州的旧金山都会区是加州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2.
张鹏 《绿色视野》2008,(6):46-50
有人说过,看一个城市是否时尚,不用看其他,单看"吧"就可得知。酒吧、音乐吧、茶吧、主题吧……形形色色的"吧"让我们应接不暇,它们无疑为城市增添了许多时尚的元素,而泡吧的人也绝对是这个城市的时尚精英。或许有人说,喜欢泡吧的人,是喜欢做梦的人,"吧"里的生活就是城市的梦境,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梦虽然是虚幻的,但它给予城市人真切的生活动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市人的"吧"生活。  相似文献   

3.
未来之城     
<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文明的发展之快足以让世人引以为傲,然而,车水马龙与水泥封闭了私人空间,也隔阂了敞开的心灵。灰色水泥和斑马线不是我们想要的城市,自然、低碳才是使之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管理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美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6,(3)
"海绵城市"遵循六字方针的"点"式方法,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突破了以"排水"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是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城市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措施。"活水城市"则整合了城市功能,它以"面"为主建立城市水资源循环体系,同时也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实现科学利用城市水资源终极目标的有效途径。"海绵城市"为"活水城市"奠定了基础,"活水城市"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必要条件。二者密切关联,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绿化。在华盛顿、纽约等地,大面积的公园和绿地,特别是大片的草坪令人心醉;城市周围也是大片自然林地,城市犹如建在大森林之中。在通往郊区的一条条高速路两边,全是自然生长、望不到边的树林,而在树林中间,则是一栋栋的小别墅。就是城里住联体或独立小楼的居民,每家楼前也都有个小花园。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听到"海绵城市"时,我很好奇,脑海中一直在想"‘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一个用海绵制造出来的城市吗?它是如何、如何……?"我的种种疑问,一直没有答案。而今天,谜底就要揭晓了!我们一行小记者跟着老师来到了通州的"海绵城市小区"。通过参观了解,我终于知道了答案。  相似文献   

8.
李松 《环境教育》2007,(10):37-39
"创模"开展十年以来,涌现出许多有突出成就的模范城市。如何成功创模,发挥城市环保对城市整体建设的推动作用,总结其中的经验,发扬创模糊神,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来的看看从"创模"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贾新光 《绿叶》2012,(3):34-38
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不乏赶超、跨越式思维,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少有"耐得住寂寞"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与开发;补贴政策陆续出台,但我们的一些新能源汽车却因地方保护主义,遭遇了"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都卖不了"的困境。对消费者而言,其最关心的价格、质量、用车是否方便、维修成本等问题尚且不论,他们连接触新能源实车的机会都很少,具有使用体验的更少,这又如何让他们放心购买?  相似文献   

10.
王传涛 《环境教育》2014,(10):21-21
正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3日报道,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近50座每平方公里容纳约5000人或更少的"鬼城"。对此,国土资源部近期下发意见,指出目前城市新区扩张问题比较严重,相关官员称,"今后我们将严控城市新区用地,能不批就不批"。这些年,"鬼城"从一个陌生的新名词,慢慢变成了一个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流行性名词。之前,我们提及"鬼城",往往就是鄂尔多斯等几个城市,现在我们提及"鬼城",基本成了每一个城市的附属品。如果一  相似文献   

11.
宋豫秦  陈昱昊 《绿叶》2016,(4):34-39
城镇化打破了人水之间的传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雨水循环的天然通道。雨水的流失徒增了市政管网的压力,甚至造成城市涝灾,同时也加剧了地下水位的沉降,进而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我国古代城市罕有水患,其因在于多采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化设计。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所体现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极具应用价值,是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城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连续下降。但六成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仍未达标。其中机动车污染是许多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中国通过新车排放标准的加速升级,从源头上减少了单车的污染物排放量,而在用车的超标排放问题却日益凸显。如何管控在用车的达标排放,是未来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难点,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美国对在用车排放的管理已有50年的历史,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策略,其对在用车的管理思路,可供中国各城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9月22日为一年一度的"世界无车日"。至今,国际上已有超过1000个城市开展过"无车日"活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也在我国的108个城市相继进行,我国政府已把每年9月16日至22日定为公交周。在这里,我们有幸与美国环保协会"绿色出行"项目负责人、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中国项目办公室项目经理、中国"绿色出行"活动的负责人、策划人和首位倡导者张灵鸽女士一起来分享和探讨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雨季城市内涝频发,海绵城市建设再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2016年的夏天已悄然离去,它除了带给我们酷暑,还带来了暴雨。据报道,我国大部分省份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暴雨袭击,更有多个城市遭遇"内涝成海"的尴尬。年年暴雨,年年内涝,中国城市似乎陷入"治水方式"之困。而近几年兴起的"海绵城市"则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绿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这样一种现象:深山密林中的大树或古树被挖出砍掉枝杈,只剩光秃秃的树干,裹着"棉被",打着"吊瓶(营养液)",被售卖给需要绿化的城市。专家指出,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改善城市景观,但其产生的各种危害可能更甚。大树一般指胸径超过20厘米的落叶乔木、粗度超过15厘米的常绿乔木。这既包括苗圃种植生长中的大苗,也包括我们常说的"砍头树"。资料显示,大树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是草  相似文献   

16.
李钰 《环境教育》2010,(11):42-4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之相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有城市生态建设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六大系统"的全面生态化优化提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城市生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低碳发展是我国西部城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模式设计是发展低碳城市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综合发展低碳城市的手段和目标,考虑建设的动力和支撑系统,结合低碳城市的关键要素、实施领域和最终效果,设计提出了"六位一体—多元互构—渗透过渡"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六大关键领域:碳汇碳捕捉、能源、产业、交通、建筑和生活等。兰州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对我国西部类似地区发展低碳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楼兰的忧郁     
三千多年前的楼兰,曾有环境学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树者实行"罚马"、"罚牝牛"的措施。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城的富裕和繁华;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当沙暴卷来并湮埋这座城市时,无处逃生的楼兰人的惊恐与绝望。  相似文献   

19.
轰轰烈烈"大树进城"潮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是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张,其目的是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也相继走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 这条路,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移植了数量可观的大树、古树进城。接下来,很多大中城市争相效仿,全  相似文献   

20.
在第36个地球日,北京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在回顾了30多年的"地球日"的积极意义后,他说:"如果没有1970年轰动一时的地球日事件,我们就不会有强有力的《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它以特殊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观念。"游荡中的悔悟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环境幽雅的哥伦比亚河河畔就是海斯的出生地。但这个从小崇尚自然美好个性的人,在24岁之前并没有确立对环境事业奋斗终生的念头。"其实,每种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无奈的故事。"海斯的回忆渐渐把我们带到了他所属的那个时代,"20世纪六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