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蔬菜地土壤磷提取及模拟径流中磷素潜在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蔬菜地磷素流失是一种典型农业非点源污染类型。通过观测地表径流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可以监测土壤磷素流失程度。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两个指标比较难于获取,而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可以通过常规分析手段获取。本文选取27个典型蔬菜样地,分析测定各样地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四个磷提取变量,采用了经典方法计算土壤磷流失潜能指标——磷吸持饱和度(DPS)。同时采用模拟径流实验得出典型蔬菜样地地表径流样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结果表明:M-1P、Pw与DP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5和0.74(p<0.01);而M-1P、Pw与DRP浓度相关系数(r2=0.843和0.786,p<0.01)大于TP、OP与DRP浓度的相关系数(r2=0.554和0.722,p<0.01)。结论认为,通过测定M-1P、Pw和计算DPS能比较准确、便捷地预测土壤径流磷素流失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2.
崇明东滩旱作农田土壤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不同施肥和地表管理方式的梨园和菜地磷素的流失进行监测,研究了崇明东滩旱作农田土壤磷素的流失负荷、流失途径及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不同施肥和地表管理方式对农田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渗漏流失和泥沙流失浓度均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总磷浓度临界值;土壤磷素流失以泥沙流失为主,泥沙总磷流失负荷占总磷流失总负荷的70.7%~82.2%;磷素流失主要发生在6、8和10月,这3个月总磷流失负荷占全年总磷流失总负荷的71.6%~73.0%.对磷素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旱作农田土壤磷素流失与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径流量、径流水中总磷浓度等因素相关显著.与常规对照方式相比较,保持表土植被、覆盖地膜和精确滴灌,可减少旱作农田径流和泥沙产生量,降低总磷流失浓度,梨园和菜地总磷流失负荷消减率分别可达20.6%和12.6%.  相似文献   

3.
官厅流域农田地表径流磷流失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田径流和侵蚀泥沙是磷进入官厅水库的主要非点污染源。针对该流域夏季农田暴雨径流发生的典型情景进行模拟降雨径流试验,对该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泥沙和磷流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降雨过程径流累积泥沙产量为30.5l~2493.34g/m^2,受雨强、坡度和作物覆盖的影响明显;径流溶解态磷(DP)中绝大部分是生物可利用性磷(DRP),径流平均DP、DRP浓度都远大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L,对官厅水体存在直接污染危害。径流累积全磷(TP)流失达O.0439~2.0798g/m^2;估算的流域农田径流全磷(TP)流失水平达2.67kg/(hm^2.a)以上,其颗粒态占969,0以上,可能成为官厅水库浮游生物长期丰富的潜在可利用磷源。降低农田土壤速效磷水平、减少水土侵蚀,是控制库区水华季节性发生和复原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稻田磷素动态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的田间测试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收获带走的磷量平均为47.5kg·hm-2;土壤表层0—10cm富集的磷、整个稻季径流流失的溶解态磷、颗粒态磷和总磷与施磷量呈线性相关关系。水稻生长季由径流损失的总磷量约在1.3~5.1kg·hm-2,损失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肥会增加磷素径流流失风险,在当地施磷量30kg·hm-2条件下,水田磷素流失量相对很小。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稻季建议施磷量为50kg·hm-2。  相似文献   

5.
磷是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其随地表径流的输出是森林磷流失的重要途径,且可能受不同森林类型的显著调控,但缺乏必要关注.着眼于中亚热带不同类型森林的地表径流,分析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工幼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幼林、米槠次生林及杉木人工成熟林对地表径流总磷浓度及输出的影响,为深入认识亚热带森林磷迁移过程及有效森林经营提供一定科学基础数据.结果显示:(1)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径流产流量大小为米槠人工幼林(1 506.06±5.18 m3/hm2)>杉木人工幼林(971.56±2.88 m3/hm2)>米槠次生林(552.85±2.45 m3/hm2)>杉木人工成熟林(468.83±1.81 m3/hm2);(2)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总磷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米槠次生林(0.239±0.093 mg/L)>杉木人...  相似文献   

6.
旅游活动对九寨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晶  包维楷  何丙辉  刘艳 《生态环境》2006,15(2):284-288
2005年4—9月,选择九寨沟旅游热点景点五花海与珍珠滩,设置了4组对比样地(干扰与未干扰对照),采用径流实验方法定位监测了25个降雨事件下的地表径流、湖边水体与地表降水中的全氮、全磷含量,分析了旅游活动对九寨沟核心景区林下地表径流与湖边水质中氮/磷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旅游活动对湖泊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表径流中的全氮/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近地表层降水中的全氮与全磷,也显著高于天然降水中的含量;(2)旅游活动后,径流全氮和全磷含量都增大;(3)径流全氮和全磷含量与土壤物理因子呈显著相关关系,地被覆盖因子中的凋落物因子影响径流全磷含量较显著;(4)地表径流全氮、全磷含量大于湖边水全氮、全磷含量,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表明旅游活动引起了氮/磷向湖泊的输入加大。研究结果提示,控制游客的游径扩大,湖岸边地被层植被恢复等措施是削减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集约化蔬菜地土壤磷素累积特征及流失风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南京市郊集约化蔬菜长期种植基地为对象,采集蔬菜种植年限分别为3~5、15~20、25~30 a的土壤,测定土壤全磷(TP)、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CaCl2-P)、生物有效磷(NaOH-P)的含量,并对0—20 cm土层磷素吸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最大缓冲容量(MBC)来对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除NaOH-P外,其余各形态磷(TP、Olsen-P、CaCl2-P)都随种植年限延长呈增加趋势。不同种植年限土壤TP、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累积量逐渐降低。DPS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升高,种植年限25~30 a的菜地0—5 cm土层DPS超过土壤磷素流失环境敏感指标临界值(25%),其MBC也最低,表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磷素流失风险加剧,且流失风险主要体现在0—5 cm土层。  相似文献   

8.
洱海近岸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沟渠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种植类型对沟渠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洱海西岸苗木地、菜地和稻田3种种植类型农田内的典型灌排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沟渠径流流入和流出灌排单元断面的氮、磷浓度,分析不同种植类型对沟渠径流氮、磷浓度的影响及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沟渠出水径流氮、磷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地、稻田和苗木地,其中稻田和苗木地沟渠出水口径流总氮(TN)浓度大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而总磷(TP)浓度低于地表Ⅳ类水标准,菜地沟渠出水口径流TN、TP浓度远大于地表V类水标准。菜地沟渠出水口径流中各形态氮、磷浓度均大于沟渠入水口,苗木地则相反。5、6月稻田沟渠出水口径流各形态氮、磷浓度大于沟渠入水口,其他月份则相反。3种种植类型下沟渠径流氮磷的主要形态为无机氮和可溶性总磷(DTP),分别占TN和TP浓度的70.32%~81.49%和70.33%~79.33%,NO_3~--N占无机氮浓度的75.13%~84.75%。不同种植类型对沟渠径流TN、NH_4~+-N、NO_3~--N、TP和DTP浓度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地(56.41%、85.81%、44.61%、66.17%和64.80%)、稻田(-4.50%、-15.14%、-10.01%、-0.85%和-0.29%)和苗木地(-89.88%、-64.81%、-96.49%、-72.11%和-69.69%)。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典型自然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的水稻田输出特点,了解各形态污染物之间径流输出关系,在2013年对太湖何家浜流域两次典型降雨全过程中产生的径流污染物进行了系统的原位监测分析。通过绘制田块混合出水及独立单田块出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M(V)曲线以及计算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降雨径流过程中PN/TN(颗粒态氮/总氮)、PP/TP(颗粒态磷/总磷)质量输出百分比,发现:在中雨条件下,强降雨使水稻田中的SS(悬浮态颗粒物)、PN、PP输出浓度激增,最大变幅分别为628.77、4.43、0.46 mg·L-1,对AN(氨氮)、NN(硝酸盐氮)、PO(磷酸盐)无明显影响;降雨前期氮素磷素污染物输出以颗粒态为主,且颗粒态土壤对磷素的富集作用强于氮素,在径流量输出前35%时,颗粒态污染物(PN、PP)占据总污染物(TN、TP)输出量的60%左右;整场降雨PN/TN、PP/TP输出EMC比重在40%~60%之间波动;在氮肥进入低水平稳定期后,降雨中氮素输出峰值稳定;独立田块出水中颗粒态污染物(SS、PN、PP)初期效应明显,而在混合田块出水中初期效应被弱化;污染物EMC指标输出特点为SSTNPNANNNTPPPPO。  相似文献   

10.
以2018年6—10月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裸地为对照,研究降雨对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与土壤深度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补给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加速了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运移速度,影响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和pH值,降雨与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呈显著相关性(P0.05)。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随土壤深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最大处为土壤深度10 cm,全磷分别为599.89、581.24、560.37、538.64、520.01 mg·kg~(-1),有效磷分别为4.82、4.29、3.46、3.18、2.96 g·kg~(-1),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小处为土壤深度100 cm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最大处为土壤深度30 cm,分别为27.96、25.04、22.97、21.04、18.87 g·kg~(-1),最小处为土壤深度100 cm。不同地类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而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增大而增大,土壤pH值最大处为土壤深度100 cm,分别为6.78、6.85、6.91、6.93、6.96;地表处土壤pH最小;不同地类土壤pH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坡耕地、荒草地、林地和园地。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全磷、有效磷和土壤pH随时间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呈正余弦变化趋势,而土壤有机质随时间增大而逐渐减小,6月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pH最高,其中全磷分别为579.31、560.12、538.94、509.36、489.81 mg·kg~(-1),有效磷分别为4.44、3.96、3.31、2.97、2.82g·kg~(-1),有机质分别为13.98、12.51、11.47、10.63、9.47g·kg~(-1),土壤pH分别为6.39、6.43、6.47、6.51、6.53,10月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土壤pH最低,不同地类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而土壤pH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坡耕地、荒草地、林地和园地。该研究为农田土壤水肥流失控制和养分利用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曲周县盐渍土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盐渍土区河北省曲周县 79个土壤样点 1 980年和 1 999年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 999年与 1 980年相比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41 % ,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 1 0 2 %和 351 %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下降了 38%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秸秆还田量增加 ,土壤中全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土壤中氮肥、磷肥投入量增加 ,而土壤速效钾下降的原因则是钾肥的施入量不足。对不同质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表明 ,质地可控制养分的空间分配 ,但人为干预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向均一化方向发展。对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表层为轻壤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利用方式下吴江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着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文章采用了2003年江苏省吴江市耕地质量监测中资料,分析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及Pb、Cr、Hg、As、Cd等5种重金属元素全量的变化,并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法计算不同利用下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吴江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在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吴江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利用下,而其他五种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差别不明显。可见稻田不仅是一种太湖地区传统的利用方式,更是保持环境质量相对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章家恩  刘文高  胡刚 《生态环境》2002,11(2):140-143
选取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干鱼塘底泥>菜地>水稻田>果园>粮作旱地>荒草地;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粮作旱地>菜地>果园>荒地>水稻田>鱼塘底泥。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二者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数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大多数养分含量(除有效磷和全钾之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田土壤碳氮耦合特征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利用中国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分析了稻作和旱作方式下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为旱地的147.8%和145.5%,但水田碳氮含量的区域变异低于旱地。全国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氮比值分别为10.8和9.9,各区域水田土壤碳氮比值普遍高于旱地,其中东北水田最高,而华东旱地和西北旱地最低。旱地碳氮比值的区域变异显著,水田则不显著。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除华北地区外,各区域无论水田还是旱地其碳氮含量之间相关系数都超过0.8,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耦合关系,而且不同利用方式和区域之间差异显著;相同氮水平下,水田土壤可能储存更多的有机碳。  相似文献   

15.
邵兴华  张建忠  王艾平 《生态环境》2010,19(10):2355-2359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淹水对2种酸性红壤(旱地红壤、水稻土)磷吸附解吸特性及草酸可提取态P的影响。淹水培养实验中,2种土壤分别淹水0(对照),1、2、3、4、8周,淹水培养结束后进行P吸附解吸实验,解吸实验结束后测定土样中草酸可提取态P。结果表明:与氧化状态相比,淹水后旱地红壤P吸附量减少,水稻土淹水1、2、3周P吸附量高于氧化状态,继续淹水4和8周后P吸附量减少。淹水前后旱地红壤P吸附量均大于水稻土。用简单Langmuir方程拟合P等温吸附曲线,除淹水4周外,P最大缓冲容量(MBC)随淹水时间延长而降低。结合能常数(K)淹水前后的变化规律性差。2种土壤P解吸量随加入P量增加而增加。氧化、还原状态下,2种土壤酸性草酸铵可提取P均远远大于CaCl2解吸P,虽然水稻土吸附P量低于旱地红壤,但P解吸量无论是CaCl2解吸P还是酸性草酸铵可提取P均大于旱地红壤,主要原因在于水稻土全P及速效P含量大于旱地红壤。淹水后草酸可提取态P增加,吸附P的释放和被新近形成的铁氧化物再吸附是淹水后草酸可提取态P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仁扣  赵安珍  姜军 《生态环境》2011,(10):1395-1398
用采自江苏溧阳种茶13 a和34 a的茶园黄棕壤表土和种茶54 a的茶园土壤剖面研究了酸化对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茶13 a和34 a,表层土壤发生明显酸化,但土壤2∶1型黏土矿物的质量分数和CEC均与荒地土壤相似,说明酸化没有对黏土矿物转化和CEC产生明显影响。但种茶54 a后土壤发生进一步酸化,表层和表下层土壤pH降至3.79和3.70。土壤2∶1型黏土矿物质量分数随采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岭石质量分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表层和表下层土壤的严重酸化加速土壤2∶1型黏土矿物向1∶1型高岭石的转化,这导致表层和表下层土壤CEC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7.
汤洁  韩源  刘森  李昭阳  李娜  张楠 《生态环境》2012,21(1):33-37
利用GXH-3051A红外线分析仪,采用动态闭合气室法对吉林西部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进行了定位测量,系统分析了环境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对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田、旱田、草地和盐碱地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但排放通量的日均值有较大差异,其中水田和草地排放量较高,分别为1.69μmol·m-2.S-1和1.24μmaol·m-2s-1;旱田和盐碱地较低,为0.50μmol·m-2.S-1和0.63μmol·m-2.S-1。各地类土壤C02排放通量的日均值与其每天上午10:00土壤CO2排放通量值最为接近,即可用该时间测得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估测日平均值。土地利用方式和大气温度是造成土壤CO2日排放通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多年来该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土壤表层10cm内的土层温度、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含量、水解氮含量,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和CO2排放通量;区内水田土壤CO2排放通量与温度的相关性最高(R2=0.8375),其次为旱田和草地。  相似文献   

18.
利用GXH-3051A红外线分析仪,采用动态闭合气室法对吉林西部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进行了定位测量,系统分析了环境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对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田、旱田、草地和盐碱地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但排放通量的日均值有较大差异,其中水田和草地排放量较高,分别为1.69μmol.m-2.s-1和1.24μmol.m-2.s-1;旱田和盐碱地较低,为0.50μmol.m-2.s-1和0.63μmol.m-2.s-1。各地类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日均值与其每天上午10:00土壤CO2排放通量值最为接近,即可用该时间测得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估测日平均值。土地利用方式和大气温度是造成土壤CO2日排放通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多年来该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土壤表层10 cm内的土层温度、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含量、水解氮含量,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和CO2排放通量;区内水田土壤CO2排放通量与温度的相关性最高(R2=0.837 5),其次为旱田和草地。  相似文献   

19.
严登华  王刚  金鑫  张诚  郝彩莲  秦天玲 《生态环境》2010,19(8):1844-1849
根据2009年4月份在滦河流域采集的25个土壤样点的数据资料,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量C、TN、TP质量分数特征、垂直分异规律、表聚性及与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TN、TP在土壤表层(0~10cm)的平均表聚系数分别为0.22、0.19和0.14,并且河滩地、林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C、TN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水稻田和旱田土壤,而农田系统土壤中TP质量分数相对占优。土壤微生物C、TN、TP的剖面分布均表现出从表层向下减少的总趋势,并以40cm为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同层观测值的显著性差异有所不同。土壤微生物量C、TN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粉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气温、降水量呈负相关。TP与气温、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负相关,与其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洁  盛浩  周萍  张杨珠 《生态环境》2013,(11):1780-1784
土壤活性碳组分是土壤健康变化的指示器。选取湘东丘陵区3种不同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紫色土、板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研究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剖面分布规律,并分析POC、DOC与土壤有机碳(SOC)、土壤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剖面POC、DOC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29~3.87g·kg。和15.01~311.34mg·kg^-1,随剖面加深而大幅降低。土壤剖面POC储量介于8.61一16.54t·hm^-2,以花岗岩红壤最高,板岩红壤最低;而DOC储量介于380.76~1184.83kg·hm^-2,以板岩红壤最高,紫色土最低。POC占SOC的比例(POC/SOC)介于6.42%~46.25%,其中紫色土和板岩红壤POC/SOC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花岗岩红壤则完全相反。DOC占SOC的比例(DOC/SOC)介于O.35%~3.02%,其中紫色土DOC/SOC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板岩红壤与花岗岩红壤DOC/SOC则以B层最高。由此可见,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类型,碳库质量和脆弱程度不一。从维持地力和环境健康的角度,应对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制定不同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