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息     
《环境工程》2012,(2):25+32+75
<正>加拿大农业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首先,制定发展目标和环境指标。例如大草原地区农场管理的发展目标是"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富饶的土地、多样的生物"。根据这个总目标,把所有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制定出符合总目标要求的环境指标或环境标准。第二,在农业投入上减少污染物质的使用或在使用中采用一系列防止污染的办法,如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越来  相似文献   

2.
基本概念释义 《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
企业热线     
《环境导报》2003,(13):16-16
问:如何加强物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答:在物资供应、储备、运输、发放、销售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都会产生污染,故需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1)尽可能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原料、燃料。生产使用的原料、燃料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生产,而且也影响环境。硫含量不同的煤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差别很大,所以要尽力争取使用优质原料。对质量差,含污染物质多的原料和燃料要设法调剂使用,以达到减轻污染的目的。(2)防止储存中发生的污染。物资在储存保管中,如果管理不善,会发生渗、漏、溢散、腐化变质而造成环境污染。必须对可能产生污染的物资采取防污染的保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本身因生产、技术改造及产品更新换代等众多外部与内部的原因,导致大批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和非工业开发建设项目。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止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以及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在199 8年11月2 9日和2 00 3年9月1日分别出台实施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补充,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定了严格、具体的规定。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污染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很多企业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因为缺乏对标准中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条款的理解,制定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大多数都是既不符合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某建筑公司的环境方针:  相似文献   

6.
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排污收费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排污收费的功能和适用情况。在不同信息条件下,对于同一环境目标或污染削减目标,应制定与可得信息相应的政策和标准。重点讨论了在不同信息条件下,排污税费的确定方法。最后,讨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完善我国环境统计制度的时代背景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反映工业污染及其防治为主体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环境统计制度。现行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污染及防治,下设五个系列指标,即工农业环保基本情况、“三废”(废水、废气、废物)排放、“三废污染治理、废水处理设施和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8.
简讯     
环保部将制定国V油品标准减少污染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日前表示,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V油品标准,以减少城市化过程当中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吴晓青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包括城市化的进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吴晓青认为,城市中的汽车尾气污染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水环境污染源头治理的有效推进,由突发性环境事故或长期积累造成的底质污染将逐渐成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热点。污染底质是一类重要的污染场地,其修复是彻底消除水污染影响的关键措施,而污染底质修复目标的确定又是实施底质修复的基础。本文在介绍污染底质修复目标制定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我国污染底质修复目标制定的方法体系和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试谈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宁小城镇发展状况入手,分析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省小城镇环境保护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以及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农业环境问题及持续农业、粮食保障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SARD)的目标要求,进而提出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一体化原则;最后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荷兰的环境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地势低洼,总面积41526km2,总人口155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荷兰经济发达,主要支柱产业为工业、商业服务、贸易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荷兰政府推行严厉而高效的环境保护政策,通过完善的立法、分工明晰的责权体系、广泛的公众参与而使环境决策深入民心,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1 荷兰环境政策的基本内容11 荷兰环境政策的目标与原则荷兰环境政策的总目标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解决荷兰的环境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荷兰于1989年制定了《全国环境政策计划》,确立了以下6项政策原则: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境统计指标可操作性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环境统计指标框架的设计与统计内容的界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国外环境统计发展动态和国内环境统计工作的实践,提出我国的环境统计指标框架应该是现有框架向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框架的一种过渡.借鉴国外环境统计发展较为成熟国家在建立环境指标体系的经验,提取出我国环境统计中缺口性指标,包括环境资源的存量、流量(实物型或价值型)和专题性统计(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如污染、自然灾害等)等,进而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环境统计指标框架,其指标分类有八方面:水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生态环境、能源、自然灾害、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存在的直线式管理、缺乏弹性等问题,将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环境管理领域,提出适应性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适应性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在环境管理中对各项任务进行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估,反馈于阶段性目标的制定,从而灵活调整工作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保证环境管理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5.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多次发现有些组织有多少个重要环境因素就相应制定多少个环境目标指标,或者针对每个重要环境因素分别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似乎是重要环境因素都要通过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加以控制.本文想就此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1、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2、大力节约资源。不使用或少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等消费品,不浪费纸张。3、使用环保电池,防止汞、铬污染,慎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4、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美化活动,保护绿地花木。5、提倡垃圾分类。清理"白色污染,把废塑料袋打个节再扔进垃圾箱。6、郊游及远足自备垃圾袋,做到文明出游。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利好形势下,烟台永旭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烟台开发区范围内较早地抓住企业综合环境服务外包的契机,树立专业化全过程污染控制服务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尝试探索新的环境保护运营服务商业模式,较早地创新出合同环境服务模式,即与客户企业通过合同服务,与客户共享节省的减排费用,将其运营服务模式推向新的高度,成为烟台开发区合同环境服务模式的典型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内环境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对推动工业企业高效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具有重要启示,并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专家理论探讨和同行业务开展提供示范作用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制定科学合理的"多规合一"指标体系,是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核心任务之一。目前各类规划间存在着大量重复、相似、衔接不足的目标指标,是造成"多规"不协调、难以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各规划关联指标为分析重点,提出关联指标涉及经济社会、资源需求、污染排放三大领域,指标主要包含规模、需求总量、效率三种类型,在指标设计及取值过程中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先导作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保险"又被称为环境责任保险,一般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通过阅读2011年第5期《环境经济》杂志的封面文章——《绿色保险生机初显》,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达、可行、可接受的全面小康社会环境目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景,开展环境目标与其他目标发展协调性分析,认为环境指标负向发展突出,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和最大制约因素。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分析小康社会环境目标的政治、公众需求与政府的供给条件、基础和能力,通过新常态资源环境压力分析与环境质量改善国际对标研究,认为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尚未完成、环境治理投入没有持续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大幅度、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还存在很大障碍。提出全面小康的环境目标定位应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响应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期待;合理看待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制定阶段性目标;把握生态环境可达、经济技术可行、人民群众可接受的平衡,综合确定全面小康社会的环境底线。全面小康环境目标设置应体现保底线、全覆盖、诉民生、有标杆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