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前言铀、钍为锕系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们是人体非必需的有害元素,调查其在土壤中的背景含量,甚为重要。关于土壤中铀和钍的背景含量,早先,美国曾在大陆连片地区的土壤元素背景含量研究中有所提及;80年代初,我国测定了湘江谷地和松辽平原部分土壤样品中的铀和钍;“七五”期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以及8个沿海城市的41种土类,采集了未受污染的表层土壤样品860余个,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铀和钍的含量,首次给出了全国的背景含量和东部森林、8沿海城市(郊区)的背景含量。 2 中国土壤铀、钍的含量及分异  相似文献   

2.
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统计性的范围值,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和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因土壤母质、成因以及各种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而不同.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美土壤元素背景值调查研究中数理统计方法的运用,发现当时受国内外学者对土壤元素含量及统计分析方法认识的局限,中美在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中存在一些偏态分布被当作正态分布、对称剔除偏态分布的异常值和用平均值计算偏态分布背景值等问题,可能导致所得土壤元素背景值不能很好地代表区域背景情况.2007-2013年美国再次开展全国土壤调查和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对数理统计方法做出了改进和优化,主要包括:①用箱式图法分析距离中间50%数值较远的异常值;②针对对数分布形态也进行了分析;③用中位数和绝对中位偏差计算偏态分布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在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的今天,建议中国优化土壤元素背景值数理统计研究方法,再次开展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含量调查工作,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①采用箱式图剔除异常值;②针对不同的频数分布形态计算相应的统计量作为土壤元素背景值.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本身所固有的元素含量,可作为判断环境污染程度的参照值。根据六、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的要求,由辽宁省环监中心,中科院林土所等单位组成协作组,对辽宁省省会沈阳市作了大面积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已确定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计算表示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不确切的,它受到人为的因素干扰.以土壤类型为统计单元计算表示土壤环境背景值,能比较好地反映实际土壤背景值的水平,对于已确定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示方法,认为“日本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中的表示方法较好,它比较直观,能从大量的基本统计量数据中找出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  相似文献   

5.
自一九七八年起,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已着手进行自然环境背景值的研究,并和中国科学院士壤背景值协作组及南京大学等单位协作,逐步对全疆以土壤为主的环境背景值进行研究,争取在一九九○年完成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工作.目前,其中托木尔峰地区、天池和吐鲁番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深圳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作为调查范围,在深圳布设450个土壤表层点位、50个典型剖面点位,应用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方法采集土壤表层样品500个、土壤剖面样品100个.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表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范围为23.66~1246.26mg/kg,算术平均值285.99mg/kg,高于中国土壤和广东省土壤;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深圳市不同土类中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高低依次为赤红壤 > 红壤 > 黄壤.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95%分位值大小顺序为变质岩 > 花岗岩 > 片麻岩 > 凝灰熔岩 > 砂砾页岩 > 灰色灰岩.不同剖面层次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大小顺序为底层 > 中层 > 表层;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圳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也逐渐增加,呈现底聚型特征.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首要因素,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要明显高于砂砾页岩;不同土类也会影响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分布,同一成土母质发育的赤红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要高于红壤.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铁、铝等元素与轻稀土元素,以及锰与重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黏粒与稀土元素背景含量存在弱正相关,这也侧面反映了土壤稀土元素对成土母质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土壤中11种元素背景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中存在多种化学元素,有的是植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有的是有害的。化学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变化,既受自然条件与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们存在的状况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为了解它们在土壤中的背景含量,以期研究其影响与变化规律,我们选择了对生物影响不同的儿种化学元素,在土壤、地理与分析工作者的协同配合下,开展了本地区土壤中11个元素背景值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调查中,为了准确评价环境中是否受汞的污染,首要问题是确定不同环境区域中汞的背景值。近几年来,有关陆地土壤和海洋沉积物环境中汞的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已经有了许多报道。本文利用1982—1983年的调查资料,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中汞的含量分布状况及环境背景值作了研究,并对本区沉积物中汞的污染历史作了初步分析。一、采样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贵阳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与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50 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贵阳市及邻区表、深层土壤中54项化学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基准值等参数。研究区总体土壤环境呈中偏酸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土壤化学物质组成丰富,地球化学背景分布不均匀。除活动性强的化学组分对成土母质有分异外,多数化学组分对成土母质继承性显著。表层土壤有机碳、全碳、硫、氮、硒、氟和汞、镉、砷等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显著高于深层土壤和我国其它城市地球化学基准值。前者适宜发展生态富硒特色农业,后者表明土壤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为生态环境评价和其它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由此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唐山市曹妃甸某农场农用地土壤开展详细调查,采集了研究区内325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评估了重金属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提供重要信息.该研究区土壤中各元素普遍低于河北省土壤背景值,而Cd元素含量较高,超过土壤背景值和风险筛选值.通过8种重金属元素的地质学统计、元素间相关性分析、PMF模型分析和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Cr、Ni、Cu、Zn和As元素在研究区内呈正态分布,受人类影响较小,主要来自成土母质.Cd元素呈偏态分布,土壤含量表现为北低南高的空间特征,主要由农业活动采用污水灌溉所导致.Pb元素存在部分区域含量较高现象,主要来自于大气沉降,而Hg元素则主要与农业产品投入使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
第二松花江流域土壤中若干元素的自然背景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背景值的采样要求,采集了第二松花江流域(除长白山外)72个土壤剖面的200多个样品。用原子吸收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荧光光度法等测定了镉、铬、铜、铁、汞、锰、镍、铅、硒、锶、锌等元素的含量,得出全流域及流域内不同地区暗棕色森林土、白浆土、黑土、暗色草甸土、水稻土的元素背景值。 本文探讨了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利用状况对背景值的影响,指出土壤背景值的地域差异性。地理单元划分越细,其土壤背景值的实用性越强。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研究川西亚高山/高山生态系统不同海拔分布典型土壤类型SOC、TN、T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比《四川土壤》1985年调查成果,评价我国川西亚高山/高山典型土壤恢复状况。测定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褐土的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土壤SOC、TN、TP含量,计算生态化学计量值。结果表明:土壤SOC含量表现为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暗棕壤>褐土>黄棕壤>棕壤,TN含量表现为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暗棕壤>褐土>黄棕壤>棕壤,TP含量表现为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棕壤>褐土>黄棕壤;暗棕壤、棕壤基本表现为SOC、TN、TP含量随土层加深递减;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呈很丰富水平,TN呈丰富水平,TP呈缺乏水平。土壤SOC、TN和TP水平分布从南向北呈先增加后减少。化学计量比特征:土壤碳氮比表现为草甸土>褐土>黄棕壤>亚高山草甸土>暗棕壤>棕壤,土壤碳磷比表现为草甸土>黄棕壤>褐土>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棕壤,土壤氮磷比表现为草甸土>暗棕壤>黄棕壤>褐土>亚高山草甸土>棕壤,TP是主要限制因子。对比1985年调查结果,经过近30 a的恢复,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黄棕壤、褐土土壤SOC含量呈增加趋势,棕壤SOC含量下降幅度最大,2015年仅为1985年的31.06%;土壤TN变化不大;TP含量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在56.41%~87.85%之间。  相似文献   

13.
辽河平原土壤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辽河平原各土类、亚类、土属、区域土壤背景值含量范围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列出该区土壤元素间相互关系回归方程和相关矩阵,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多数土壤元素含量处于世界土壤元素含量的下限;(2)土壤变异系数多为30—50%;(3)各剖面中元素迁移系数为0.9—1.0;(4)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布规律为东南部大于西、北部。  相似文献   

14.
Adsorptionanddesorptionareimportantprocessesthataffectatrazinetransport,transformation,andbioavailabilityinsoils.Inthisstudy,theadsorption–desorptioncharacteristicsofatrazinein three soils (laterite, paddy soil and alluvial soil)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batch equilibriu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inetics of atrazine in soils was completed in two steps: a “fast” adsorption and a “slow” adsorption and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pseudo-second-order model.In addition,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sotherms were nonlinear and were well fitted by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model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data on laterite, and paddy soil were better fitted by the Freundlich model;as for alluvial soil,the Langmuir model described it better. The maximum atrazine sorption capacities ranked as follows: paddy soil > alluvial soil > laterite. Results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indicated that atrazine adsorption on three tested soils was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The desorption data showed that negative hysteresis occurred. Furthermore, lower solution pH value was conducive to the adsorptionofatrazineinsoils.Theatrazineadsorptioninthesethreetestedsoilswascontrolled by physical adsorption, including partition and surface adsorption. At lower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the atrazine adsorption process in soils was dominated by surface adsorption;while with the increase of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partition was predominant.  相似文献   

15.
Soil background contents of a number of elements of different soil groups, sub-groups and genus on Liaohe River Plain were investigated. It appeared that: the background levels for most elements studied were around the lower limits of the world's averages,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background content values were from 0.3-0.5 and the element migration coefficients were between 0.9 and 1.0.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ement background contents in soils of 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area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为农业土壤、作物中有毒物质背景值协作研究的一部分。作者测定了北京地区129个采样点及32个剖面的农业土壤样品中的镍含量。在对分析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土类土样中镍含量的分布类型,检验了剖面表层土(耕作层)同底层土的镍含量之间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北京地区农业土壤中镍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17.
湘江谷地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测定了湘江谷地土壤(表层)中八个稀土元素(La,Ce,Nd,Sm,Eu,Tb,Yb和Lu),并对其分布特征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197ppm,高于世界土壤含量(154ppm),同时也高于我国吐鲁番地区和松辽平原土壤的稀土元素含量;该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可达50—66%;该地区四种主要类型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水稻土>红壤>黄壤>紫色土;球粒陨石归一化后,呈斜率为负值的曲线,主要富集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本研究采用网格和系统分层法,在全省范围内布没123个典型剖面,获得福建省61种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发现,福建省15种稀土元素土壤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与全国若干元素土壤背景值比较,福建省亲硫元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高。福建省土壤中硒、钼元素背景值分别为0.55、5.14mg/kg,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5倍和4.3倍。文中还探讨了影响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主要因素,提出福建省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01,自引:5,他引:10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模拟研究,论述了不同用量的重金属Hg、Cd和Pb对不同肥力水平的棕壤和红壤的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重金属对土壤酶抑制作用的顺序为:Hg>Cd>Pb.且随金属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实验表明,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是一种暂时现象、由于脲酶活性恢复得较少较慢,故建议用土壤的脲酶活性作为土壤Hg污染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关中地区表层土壤碳储量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碳储量问题是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发展、平衡与兴衰。论文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大量数据,用实测方法计算出关中地区表层土壤(0~0.2m)全碳(TC)储量为1.50×108 t,平均储量为4994.16t/km2;其中,有机碳(TOC)储量为0.71×108 t,平均储量为2350.14t/km2。通过对研究区内表层单位土壤碳储量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TOC储量在基岩山地和低山丘陵等植被覆盖较高的地区相对较高。对表层土壤的平均碳储量分别按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地貌单元和成土母质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粗骨土的平均有机碳和全碳储量均最高,风沙土均最低,黑垆土的平均无机碳(TIC)储量最高,棕壤最低;农用地中,林地的平均TOC和TC储量最高,TIC储量最低;各地貌单元平均TOC储量的大小顺序为:基岩山地﹥低山丘陵﹥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塬;成土母质为山前洪冲积的土壤平均TOC储量最高,渭河冲洪积土壤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