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由厦门市环境监测站和厦门市环保科研所共同承担的《城市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厦门市大气环境测点的确定》课题,于1989年1月10日在福州通过成果鉴定。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合理布设,是大气环境监测中最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大气环境监测未能对局部特殊污染情况进行表征的缺陷,提出基于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方法:首先运用综合评分方法筛选区域大气特征污染物,然后建立综合了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子目标权重系数,最后应用lingo软件对模型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案.以南京市仙林地区为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多目标模型能够得到较合理的优化点位布局,在3种情景中,选择的最优点位分别为25#、43#, 25#、43#、54#和25#、43#、54#、77#, 为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细河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质监测点的布设直接影响着是否完整、客观的反映整个水域水质状况。文章采用动态贴近度法,对阜新市细河进行监测点布设。结果表明:已有水质监测点布设不合理;该模型具有放大作用,聚类效果相对明显,优化点具有代表性,可以真实反映细河水质变化动态,同时减少监测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集对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 ,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的数学模型 ,对成都大气环境监测点的优化实例证明 :该方法优化结果切实可靠 ,最终保留的信息量大 ,而且计算方法灵活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监测点位布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后期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为例,介绍了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监测点位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2010年全年瑶湖水质监测指标的月分析数据,利用物元分析法和动态贴近度法对瑶湖监测点的布设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瑶湖监测点布设优化后,将原有的14个监测点减至9个监测点,且2种方法优化后所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这为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具有较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是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大气监测点位的设置,可根据一定监测精度的要求,将城区按地理座标进行网格布点,建立网格布点模型。但是,由于布点数目较多,在人力、物力的限制下,这种布点方法难以推广应用。为此,需要进行布点优化,缩减点位数目。在目前的大气例行监测中,较多采用的是,按土地的使用功能,分区设置采样点的方法。然而,在地区的分类中,人为因素较多,难免会给点位的设置,带来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大气环境例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量计算,建立模糊相似矩阵,并综合最大矩阵元原理和“编网”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监测点位进行量化寻优分析,从而得出监测点位的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灰点聚图法优化环境监测布点,并对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提出一点改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监测优化布点更客观、简捷。  相似文献   

9.
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红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140-142
尝试应用聚类分析法距离-密切度优化楚雄市老建成区的大气环境监测布点,通过大气功能区划分,以及气象、空间等综合分析,提出新建城区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在不增  相似文献   

10.
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布点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RAQMN)优化布点的各种限制因素,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浓度,建立以最大贴近度为优化目标,以建设成本、地形、行政区域、人口布局和空间覆盖率等为约束条件的RAQMN优化布点方法.以珠江三角洲为案例背景,利用此方法分析了考虑常规污染物(SO2、NO2和PM10)、区域特征污染物(O3和PM2.5)和同时考虑包括常规、区域特征污染物等多种污染物组合3种情景下的RAQMN的优化布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地应用于RAQMN的优化选址.与仅考虑常规污染物和仅考虑区域特征污染物的优化结果相比,同时考虑多种污染物优化结果的空间代表性更好,更能满足RAQMN的监测目标与优化布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安全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从我国大气环境安全形势出发,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搭建了4层3度的指标体系.从大气环境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确定相应的指数,并选取评估指标,确立评估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用权重求和法计算指数分值.应用建立的大气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对省级大气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大气环境安全呈片状分布较为明显,大部分省份的大气环境安全均处于预警和中警状态,大气环境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从区域差异分析可知,东部大气环境安全好于中西部地区.对关键影响因子的分析表明,能源消耗是影响北方大气环境安全的关键因子,南方受酸雨影响严重.总体上我国大气环境安全状况呈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科学测算城市的空气环境容量、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优化污染治理方案、实现环境质量达标的意义。通过对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析得出影响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主要因子是TSP,其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扬尘。由此.提出了空气质量达标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监测样本信息的水环境系统权重分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环境系统权重分配问题,从建筑系统客观背景入手,以环境因子监测样本资料为信息源,通过构造关联信息矩阵,并采用旋转正交转变换的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地描述了交五因子在整体系统的贡献,最后依贡献量大小识别对应各个因子的权重值,实例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清晰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气象特征是造成重庆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在实测模式参数基础上,较好地拟合了区域大气污染浓度的分布,并以此提出改善重庆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及发展小区经济、保证小区和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环境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气被动干沉降采样器,观测了我国半干旱区城市皋兰2018年非取暖季和取暖季18种多氯联苯(PCBs)的大气干沉降通量和污染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环境多介质模型对其污染来源、环境归趋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区∑18PCBs干沉降通量为13.0~158.8ng/(m2·d),呈现园区点较高、取暖季高于非取暖季的特征.干沉降中PCBs以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为主,并且四氯联苯干沉降通量在取暖季明显上升.研究区PCBs污染主要源于含PCBs的产品以及燃烧和工业热过程带来的排放,但燃烧和工业热过程无意产生的PCBs可能对研究区产生更大影响.土壤相是研究区PCB81主要的汇,相间迁移以大气相向土壤相的沉降为主;大气平流输出是研究区PCB81的主要清除途径;污染物排放速率、平流停留时间和平流输入污染物浓度是影响大气相、土壤相PCB81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福州市2001年至200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2001年是Ⅱ级,2002至2006福州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Ⅰ级。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比较客观。使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区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4年8月~2005年5月间在杭州城区采集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了7种重金属元素组成、形态等方面的分析测定;总结了大气气溶胶中各金属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形态分配比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气溶胶浓度较高,平均值0.264 mg/m^3。气溶胶质量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溶胶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Fe、Zn、Pb、Mn、Cu、Cr和Cd;杭州市大气气溶胶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在人为源和天然源以及气候条件等综合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而言,春秋季高于夏冬季;各元素的形态分配比例跟它们本身的环境地球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同时也会受到气象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海洋大气的环境试验能力和环境试验方法 2方面展开了国内外多环境因素组合/综合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海洋大气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盐雾、太阳辐射和诱发环境因素振动产生的环境效应及其相互影响,分别列举了2、3、4、5种环境因素耦合环境试验方法与成果。最后,针对装备海洋大气环境多因素组合/综合试验及方法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碳黑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黑颗粒物来自高温燃烧过程,它对可见光辐射具有最大能力的吸收作用。新近研究结果证实,碳黑大气颗粒物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是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角色。这种作用可以通过碳黑颗粒物对地球辐射平衡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以实现。以往人们对碳黑颗粒物这种作用的估计偏低。人们在未来减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战略中,大气污染削减物质应将碳黑颗粒物包括在内。碳黑颗粒物还具有抑制对流层中臭氧形成、干扰局部地区水文循环和降低能见度的其他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再次揭示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虽然规制措施不断严苛,但也存在诸多未曾虑及的方面,季节性总量控制就是其一。我国的季节性污染事件频发,也正表明我国亟需展开对污染物排放的季节性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冬两季水与大气环境条件区分明显,这也给实施季节性污染物控制提供了条件。而在浓度控制基础上对水和大气污染物质进行季节性总量控制就显示出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