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雨水中亚硫酸根的测定方法报道甚少。一般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该法须以四氯汞钾作保存剂,带来了汞的污染。本文以离子色谱法测定雨水中亚硫酸根,并可同时分析F~-、Cl~-、NO_3~-和SO_4~(2-)。用离子色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云水化学特性年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地区云水、雨水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989年与1985年相比较,市区雨水酸度变化不大,郊区(白市驿)雨水酸度略有增加;全地区云水酸度变化很大,1985年pH为6.15,1989年pH为4.56.化学组分分析表明,云雨水酸度增加,主要是水中酸性离子(SO_4~(2-),NO_3~-)浓度增加,碱性离子浓度减少造成的,并与大气质量变化,即SO_2浓度增加和飘尘量减少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酸雨区降水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周晓得  徐志方  刘文景  武瑶  赵童  蒋浩 《环境科学》2017,38(10):4438-4446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_4~(2-)、NO_3~-、Ca~(2+)、NH_4~+、Mg~(2+)、K~+、Na~+).该地区降雨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NO_3~-,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_4~+.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其酸性离子、碱性离子和总离子浓度均普遍高于东南地区、而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酸雨区主要以pH值为4.5~5.6的弱酸性降雨为主,占总降雨频次的58%左右.根据酸、碱性离子的相关性、中和因子等分析结果,该区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可能受到了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其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Ca~(2+)和NH_4~+.将该区雨水pH值和酸、碱性离子浓度与我国其它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南酸雨区降雨受到的中和作用要强于东南地区,但弱于北方地区的降雨.通过对西南酸雨区降雨中主要离子来源的分析和估算,降雨中的酸性离子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99.7%的Ca~(2+)和84.0%的Mg~(2+)为陆源贡献,这可能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4.
深圳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牛文  何凌燕  胡敏 《环境科学》2008,29(4):1014-1019
为了了解近年来深圳降水的化学特征与大气污染状况,连续2 a采集了深圳降水样品,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表明,与北京等中国北方内陆城市相比,深圳降水中离子浓度比较低,但降水的酸化程度和酸化频率非常高,雨量加权pH值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4.48和4.68,酸化频率分别为88%和91%,降水酸化严重;相对中国内陆酸雨城市,深圳降水中SO24-对雨水酸性贡献相对较低,而NO-3和Cl-对雨水阴离子总量及降水酸性的贡献相对较大;Cl-和Na 对雨水阴阳离子的贡献较高,深圳降水受海洋的影响显著;SO24-、NO-3、NH 4等二次组分在雨水中占有很高比例,三者之和超过离子总量的40%,表明深圳大气环境中二次污染突出;降水中不同组分的来源差别较大,Cl-、K 、Na 主要来自海洋源,而SO24-、NO-3、Ca2 、Mg2 主要来自非海洋源;甲酸、乙酸和乙二酸是深圳降水中主要的有机酸,三者之和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占检测到的有机酸总量的94%和99%.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雨水化学组成与雨水酸度主控因子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刘君峰  宋之光  许涛 《环境科学》2006,27(10):1998-2002
采集了广州地区2003-10~2004-09的雨水样品,通过对雨水样品的pH值、主要阴阳离子组成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测定,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的现状以及影响雨水酸度的主要因素等.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广州地区酸雨频率高达85%;雨水的主要离子组成为NH4+、SO42-、NO3-、Ca2+、Cl-和Na+,而DOC约占总化学组成的24.0%;雨水酸度的主要控制离子还是SO42-,但NO3-对雨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水溶性有机酸对雨水酸度的贡献也很明显.另外,来自扬尘中高浓度的碱性含钙化合物也对雨水酸度有明显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春季酸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86年春季广州地区酸雨综合观测的雨滴谱和离子成分资料表明:春季有频繁的酸雨出现,其中SO2-4, NO-3、NH+4和Ca2+四种离子成分是影响雨水酸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春季降雨常是间歇性小雨,雨滴谱型窄,雨滴均方直径仅0.5mm左右,这种降雨类型有利于冲洗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和污染气体。雨水酸度和电导率随降雨过程的延续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与重金属结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DOM)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超滤、离子选择电极法及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及其组分同Cu~(2+)、Pb~(2+)和Cd~(2+)的络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道路雨水径流DOM与3种重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Cu~(2+)Pb~(2+)Cd~(2+),4种分子量DOM组分与重金属之间均发生了络合反应,且DOM组分分子量越小,与重金属之间的络合作用越强.4个不同分子量区间的DOM组分与Cu~(2+)、Pb~(2+)和Cd~(2+)之间的络合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1 kDa组分、1~10 kDa组分、10~30kDa组分、30 kDa~0.45μm组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一些外光度检测测定NO^2和NO^-3,对影响分离测定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定雨水中这2种组分的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线性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单柱离子色谱系统的分析特性。用电导率检测以及间接的紫外技术获得了数据。应用这种方法测定了雨水、阴沟水和土壤孔隙水三种样品中的Cl~-、NO_3~-和SO_4~(2-)。还描述了离子色谱法分析能被CaSO_4提取土壤中的硝酸盐,土壤、海洋沉积物以及植物组织中全硫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作用及其对雨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湿沉降冲刷过程中大气颗粒物对雨水化学组成和酸度的影响,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的杭州市进行了降水前、中、后的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同时采集了降水样品,分析了颗粒物样品和雨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及化学特征在雨水冲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雨水中主要离子成分的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TSP和PM10的酸缓冲能力分别为1.95和1.02,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从颗粒物浓度、酸缓冲能力A值以及颗粒物化学组成在降水前、中、后过程中的变化看,雨水对颗粒物中的碱性组分具有显著冲刷作用;结合雨水主成分分析,颗粒物对雨水中Ca2+、Na+的贡献较为显著,对Mg2+、K+的贡献有待进一步验证,对NH4+、SO42-和NO3-的贡献较小,而F-和部分Cl-则可能主要来自云内雨除过程或者对气态化合物的云下冲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全氮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样品用H2SO4-H2O2消解后,分别用土壤肥力测定仪和TOC-VCPN测定仪测定全氮,将测定结果与半微量开氏法进行对照,通过样品测试数据的比较,证明所测全氮结果基本一致。应用土壤肥力测定仪测定硫酸铵,回收率达99.0%~99.6%,而且用土壤肥力测定仪和TOC-VCPN测定仪批量分析,操作简便,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了水环境中的碘普罗胺。考察了LC-C18小柱的最佳洗脱条件,并且根据出峰情况选出最佳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5mM乙酸铵溶液(用乙酸调节pH至5.7):乙腈=93:7(V/V),温度25℃,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242nm。碘普罗胺在1-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11 5x-0.220 7,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平均值为100.10%,RSD为3.4%(n=10)。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环境中水样中的碘普罗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毒杀芬的检测和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毒杀芬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生物聚集性,目前已广泛、长期滞留在环境中,给动植物和人类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解毒杀芬的环境残留状况,解决毒杀芬污染问题,文章对毒杀芬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水中硫化物测定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1985~1996年间报道的水中硫化物方法概况,内容包括:水样的预处理方法,水样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以及其他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海水中Se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来有关海水中Se的测定方法(包括吕保存、富集分离方法及测定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对几种海水中痕量Se测定的常用方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阴极溶出伏安法等)作了重点的介绍,并对各种测定的发展历史,优劣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多氯联苯监测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标准监测方法及其它文献报道方法,评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本文所研制的适用性强、能满足监测需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标准监测方法及其它文献报道方法,评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本文所研制的适用性强、能满足监测需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韩寿岭 《环境科学》1992,13(3):77-80
本文就环境样品放射性核素含量测量中存在的数据处理问题进行了综合性讨论与分析。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新理论提出一些实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测量结果的判断、探测限和测定限、极低水平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和测量结果总不确定度估计等。  相似文献   

19.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ODMn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向阳  管棣  胡运良  郑君领 《环境科学》1992,13(1):79-82,36
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在密闭容器内压力消解,用高锰酸钾法快速测定了西流湖水、黄河水等环境水样和标准水样(CW8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的COD_(Mn),并与经典方法进行了对照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法十几分钟内可消解十几个样品,Cl_-离子含量高达1000mg/L时亦不产生干扰,COD_(Mn)的检测下限为0.26mg/L,上限为15.0mg/L,室内测定的RSD<4%,多次加标回收率在97.0~105.6%之间,标准水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3%。适用于轻度污染水体COD_(Mn)的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饮用水中25种元素进行同时测定,并对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ICP-MS同时测定饮用水中25种元素,其最低检出限为Th 1.238 E-5μg/L;其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介于98.94~100.4%之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特别是对一些浓度低达ng/L级,但对人体健康却产生重要影响的超痕量组分,如Tl、Th、U等的测定,本法具有其它传统分析难以满足的优势.应用于直接测定元素浓度范围从ng/L-mg/L级的实际样品,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