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可张孔曝气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以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参数,降低产品在工程应用中的能耗,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孔径对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径是微孔曝气产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研究孔径对微孔曝气氧传质的影响对于提高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1.5 m水深条件下对不同大小孔径的钟罩型塑料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阻力损失RL、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标准氧转移速率SOTR,标准氧转移效率SOTE及理论动力效率E随孔径增大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3.
以废旧橡胶为主要原料研制的微孔曝气器,传质效率高,曝气充氧性能优良,搅拌能力强;沿管长方向具有很好的均匀布气性,输气曝气合二为一;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拓展了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以废治废,减少了废旧橡胶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新型管式微孔曝气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旧橡胶为主要原料研制的微孔曝气器,传质效率高,曝气充氧性能优良,搅拌能力强;沿管长方向具有很好的均匀布气性,输气曝气合二为一;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拓展了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以废治废,减少了废旧橡胶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曝气器工业化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种曝气器产品分别进行了单盘耐用性生产试验,单盘清水充氧性能试验以及对在大生产试验期间的服务面积,供气量,阻力变化,停气后阻力变化、曝气强度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对比工作。试验表明,中微孔曝气器的各种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大孔曝气器,可显著提高混合液中氧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6.
过滤/曝气两用型膜-生物反应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对以聚乙烯微孔管为膜组件的过滤 /曝气两用型膜 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研究。通过清水过滤试验发现 ,PE 1和PE 4 (孔径分别为 70~ 12 0 μm和 5~ 10 μm) 2种微孔管均具有较高的清水通量 ,单位水头下高达 2 5 0L/m2 ·h。PE 4微孔管对活性污泥混合液的过滤性能略优于PE 1,初始膜通量的选择对二者的过滤性能影响很大 ,但污泥浓度的影响则不甚显著。对膜组件进行过滤 /曝气交替运行 ,可有效地清除膜组件表面的泥饼层 ,较好地保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分别改变过滤 /曝气运行周期和初始膜通量 ,考察了膜过滤性能的变化 ,发现交替运行周期在 0 5~ 3h ,初始膜通量在 6 0~ 14 0L/m2 ·h时 ,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中每一运行周期内的平均膜通量先经历了初始的下降阶段 ,然后基本稳定在 5 0~ 80L/m2 ·h的水平 ,但低的初始膜通量可以使平均膜通量表现得更为稳定。过滤 /曝气两用型膜 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 ,可获得与传统膜 生物反应器相似的出水水质 ,并且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大小 2种孔径的微孔管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微孔盘曝气系统中,针对悬浮填料挂膜过程,展开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仅1h的连续流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挂膜快。曝气强度不同,悬浮填料挂膜特性和生物膜量以及对COD的去除效果相差很大。试验发现微孔盘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的最适宜曝气强度范围为8~10m3/(m2·h),在此范围内,系统的溶解氧为3.9~5.2mg/L,生物膜量为3.3~3.5g/L,对COD的去除率在70%~80%。在上述基础上还对不同型号的悬浮填料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9.
生物填料在污水处理中常用来增加生物量以提高污水的净化效率,同时生物填料的加入会影响曝气氧转移效率.考察了典型的SPR-1生物悬浮填料在清水中对微孔曝气氧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深为6.00 m时,SPR-1生物悬浮填料有助于促进微孔曝气的氧传质,当填料填充率为40%,单位体积通气量为0.755 m3/h时,氧总转移系数(KL a20)和标准氧转移效率(SOTE)提高程度最大,分别为19.32%和5.78%;当水深为2.33 m时,SPR-1生物悬浮填料对微孔曝气氧传质有阻碍作用.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水深,调节填料填充率来使填料最大限度地促进氧传质.  相似文献   

10.
A/A/O微曝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日处理量为80000m^3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A/A/O微曝氧化沟工艺的设计思路及参数选择,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可信度高,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漠-生物反应器混合液性质对膜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都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的膜污染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和解决。混合液特性是影响膜污染控制的重要因素。从混合液理化性质(组成、功能、结构和环境因素)和生物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功能特征)2个方面进行介绍,综述了目前关于混合液性质与膜污染关系的研究现状。目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相关性分析、群落特征与膜污染关系、污染层形成机理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2.
构造了卷绕式及管束式两种膜组件,采用均质硅橡胶膜,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来萃取邻甲酚废水.通过考察邻甲酚初始浓度、两相流动状态、两相压差(△P)和温度等因素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研究了邻甲酚废水的膜萃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21.93 g/L的邻甲酚废水很适合直接进行膜萃取;当△P<0.07 MPa时,总传质系数(Kov)随△P的增大而略有减小.当△P>0.07 MPa时,Kov随△P增大而显著增大,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总的膜萃取传质模型.且该模型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满足工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而开发的新型系统,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废水处理技术。本实验采用了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活性污泥反应器组成的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特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国内外采用膜生物反应器( MBR)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盐度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对总磷去除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活性和膜污染的影响.指出当前MBR处理高盐度废水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如何降低对各类功能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降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胞外聚合物的释放量,从而减轻膜污染,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仍处在实验配水阶段.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中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微孔曝气氧传质效率(OTE)的影响,向清水中持续通入一定浓度的消氧剂——亚硫酸钠溶液,通过亚硫酸钠的氧化来模拟微生物的呼吸耗氧。基于不同填充率和曝气量工况条件下,考察了微生物耗氧速率(OUR)对OT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L/h曝气量条件下,装置填充率在20%~50%时,标准氧传质效率(SOTE)与OUR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其线性拟合R2介于0.789 8~0.976 2;填充率为60%时,SOTE随OUR的增大无明显变化。装置填充率在50%、曝气量分别为40、80、100L/h时,SOTE随OUR的增大无明显变化;而曝气量为60L/h时,SOTE随OUR的增大明显增大。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得出,MBBR中,微生物OUR可用来近似表征OTE,但不同填充率和曝气量会对两者的相关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粉末活性炭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可以显著提高膜的过滤性能,有效缓解膜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投加PAC的吸附作用减少了由于胞外聚合物(EPS)而引起的膜污染;膜表面PAC颗粒的存在减小了浓差极化层的厚度和水力边界层的厚度,提高了过滤物质的传递速率;膜表面形成的PAC层还可过滤微生物和胶体颗粒,减少了它们到达膜表面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