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动注射荧光猝灭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硫酸溶液中,P(Ⅴ)与钼酸盐、钒酸盐生成磷钼钒杂多酸,使罗丹明6G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磷的流动注射荧光猝灭方法。方法的测定范围为2~90μg/L,进样频率为35样/h。采用本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选择大肠埃希氏菌、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胞杆菌以及3种菌株间的混合菌等淡水微生物菌株,利用有机改性溶胶-凝胶包埋法在载玻片上分别固定不同淡水微生物菌株和氧猝灭荧光探针,制备出不同光化学BOD微生物传感膜,与光纤BOD测定仪耦合成光化学BOD微生物传感器.比较了单株菌、混合菌不同光化学BOD微生物传感器的荧光响应行为、重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某工业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使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11个进水管道和水处理各工艺段的水样进行检测,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探究了污水厂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别,最后对水质参数和各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主要有5种荧光组分,其中C1,C2,C...  相似文献   

4.
文中基于镍对骨螺紫的荧光具有猝灭的作用,并且加入曲拉通X-100后,猝灭程度明显加大的特性,拟定了一种测定痕量镍的方法。该方法的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43 nm,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L,线性相关系数0.983 4,相对标准偏差为2.09%,检出限为0.084 4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5%~103.6%,该方法可用于人发中镍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CdSe/CdS量子点(CdSe/CdS QDs)为原料,对其进行硅烷氨基化表面修饰,合成了具有水溶性的发光量子点(CdSe/CdS-Si-NH2 QDs)探针。基于量子点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发生共振能量转移及偶联反应等过程而导致荧光变化的现象,分别利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原理测定芘、荧蒽和酞酸酯浓度。结果表明,构建的测定方法对芘、荧蒽和酞酸酯的检测限均达到pg/L水平,将CdSe/CdS-Si-NH2QDs应用于三峡库区(万州段)水体芘、荧蒽和酞酸酯含量的测定,3种污染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9.5%~106.4%,达到了定量灵敏测定的要求,根据分析结果,对三峡库区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太阳光为实验光源研究了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考察了pH、水体类型、溶解氧及卤素离子等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水体中氯苯嘧啶醇光解的速率大小顺序为:重蒸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半衰期随着溶液pH的增大而延长,当pH为5、7、9、11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5.00、6.86、7.45、7.53 h;3种卤素离子对氯苯嘧啶醇光解有很大的影响,均表现出强的猝灭作用,3种离子的猝灭能力的大小顺序为Ⅰ->Br->Cl-;溶解氧和三重态光猝灭剂山梨酸均对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没有影响,而三重态光敏剂丙酮则对其光解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主要以直接光解为主,光解过程不经历三重态.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三维荧光光谱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荧光发射和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三峡库区某垃圾堆场的渗滤液及其处理工艺出水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堆场渗滤液的DOM含有类酪氨酸、色氨酸及紫外区类富里酸,特征荧光峰中心位于Ex/Em=275 nm/305 nm,为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垃圾的堆放期有关。渗滤液和各处理工艺出水的荧光指数f450/500均大于1.9,表明腐殖质主要为微生物源。渗滤液在处理前后荧光峰特征和强度均发生明显改变,类蛋白荧光强度与DOC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化处理工艺中,类蛋白荧光强度降低了66.4%~95.5%,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强度只降低了28.8%,显示类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而类富里酸相对较难生化降解。三维荧光光谱能反映渗滤液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等变化信息,能快速地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莠去津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会不同,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激活作用有所增强,莠去津对离体过氧化氢酶有一定的激活;336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不断减弱,酶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变化.过氧化氢酶分子渐趋紧密。莠去津对过氧化氢酶荧光的猝灭作用主要是由于静态猝灭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垃圾渗滤液组合处理工艺中DOM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表征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特性变化,分别采用紫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2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同单元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二级RO和厌氧+好氧+MBR+NF+RO工艺对渗滤液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8.7%、99.0%和98.8%、98.6%。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2个处理工艺中DOM的SUVA254、E253/E203分别由0.74、0.33和0.46、0.12下降至0.015、0.014和0.010、0.012,有机物的芳香性和不饱和性下降,脂肪链芳香烃化合物开始增加。不同处理阶段渗透液DOM三维荧光光谱表明,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类富里酸和类蛋白物质的含量逐渐下降,芳构化程度开始降低。其中二级RO系统对渗滤液中类富里酸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厌氧-好氧-MBR-NF-RO工艺中,类酪氨酸物质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NF和RO膜对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的截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沉水植物腐解过程中水体DOM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白洋淀淀区的泥、水以及晒干的优势沉水植物金鱼藻、轮藻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密度梯度模拟实验,分别于实验进行的50 d和100 d采集水样,运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沉水植物腐解阶段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变化。结果显示,同步荧光光谱中,类蛋白峰荧光强度的变化不具规律性,类腐殖质峰荧光强度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I2/I1的值随着密度的增加或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增大;三维荧光光谱中,随着密度的增加,类富里酸荧光峰A和C的强度逐渐增加,而类色氨酸荧光峰T1的强度变化不大,腐解植物的密度大于3 kg/m3时各组均产生了类海洋腐殖质荧光峰B且强度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强,C峰的强度与水样中的COD和TP呈显著正相关;紫外光谱测定中,A253/A203的值随着密度的增加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水体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也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