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河蟹幼蟹期的主要敌害生物有鱼类、青蛙、蟾蜍、鼠和水鸟等。其中早期以鱼类、青蛙、蟾蜍危害较严重,后期以鱼类、鼠、水鸟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本试验根据生态位原理和河蟹生物学特性,加大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的比重,螺蛳分批延迟投放,通过河蟹摄食部分水草和螺蛳,转化为优质水产品,混养滤食性、杂食性鱼类以改善水质;将原有河蟹放养密度降低30%~50%,以保持草、蟹生态平衡,改善水体水质指标,修复河蟹养殖水体。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场地在安徽省规模化河蟹水体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随机抽取7个河蟹样本塘,试验池塘面积分别  相似文献   

3.
根据池塘中养殖鲤鱼数量,规格对底栖动物数量的影响以及大伙房水库蓄水初期底栖动物的生物量,评述不考虑食底栖动物鱼类的现存量而以底栖动物的数量来估测底栖鱼类的鱼产力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河蟹蟹苗的运输与暂养(二)二、蟹苗的暂养蟹苗人工暂养,即把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幼蟹(即蜕皮3次,约20天)的过程。这在螃蟹一生中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因这时蟹苗体质弱,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加之鼠、蛙、蛇和食肉鱼类的危害,其成活率很低。过去水产部门蟹苗放流的成...  相似文献   

5.
在池塘中养殖的河蟹往往由于某种或多种原因,引起死亡或全部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综述河蟹死亡的原因,供水产同仁参考,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1.蟹种来源不当。目前各地用作蟹种的有长江幼蟹、瓯江幼蟹、珠江幼蟹、辽河幼蟹、闽江幼蟹,各水系蟹种都有水域适应性和差异性。如辽河幼蟹在长江流域养殖较长江幼蟹提早开食,提早性成熟,由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幼蟹培育工作已近10年时间,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小的技术和管理环节疏忽或失误,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本文专门归纳一些失败的教训,以供养殖者参考。1.鼠洞挖出51只幼蟹。1991年在土池培育“扣子蟹”,冬季清塘时发现池塘沿水边有许多鼠洞,发动工人挖鼠洞,其中一只鼠洞深一米左右,直径5—10cm,在洞中发现51只排列整齐的无足、无爪幼蟹。俗说“鼠贮三年粮”得到了验证。可见,蟹池防鼠害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加以重视。2.青蛙胃中5只蟹。1995年在水泥池中培育五期幼蟹,在池中捕到一只长5cm,宽3cm的青蛙,…  相似文献   

7.
虾蟹类养殖中饵料生物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蟹类是以底栖动物为饵料的,所以在池塘内培育天然的动、植物是幼蟹、幼虾最理想的优良饵料,可促进虾、蟹的早期生长,增强虾、蟹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池塘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养殖大规格虾的一个有效的措施。许多生产实践证明,重视饵料生物培养可降低投饵系数,提高经济效益。一、池塘中的饵料生物广义来说,池塘中的底栖小动物及硅藻都是虾、蟹的饵料,包括原生动物、甲壳类、圆虫类、昆虫类、软体动物和底栖硅藻等。在虾、蟹胃内经常见到的饵料生物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蟹池套养特种水产品养殖模式,给河蟹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成为淡水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经济价值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市场动态     
成都市场鲤鱼走低牛蛙、甲鱼旺销据四川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水产分场数据:自2004年11月的鲤鱼销售持续走低,其他鱼类继续保持旺销势头。黄鳝、牛蛙、甲鱼也慢慢进入了旺销阶段,估计将会持续至2005年2月。牛蛙价格较2004年同期增长了1元左右。随着气候的变冷,广东大口鲶也大量进入内地,以满足旺季时的市场需求。武汉河蟹价格节节高近日,在武汉江城一些水产市场,随着供应量的减少,淡水河蟹的价格逐渐上涨。市场上销售的河蟹主要来自梁子湖。目前200克的公蟹零售价在90~120元/千克,130克左右的母蟹售价120~180元/千克,而200克以上的母蟹售…  相似文献   

10.
谈河蟹人工繁殖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1996年4月下旬对一些河蟹人工繁殖场、幼蟹培育场、幼蟹暂养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现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如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作参考。1 河蟹人工繁殖生产中的问题1.1 不同水系河蟹混杂严重 长江水系河蟹与辽河水系河蟹、瓯江水系河蟹等相混杂,这对种质资源保护显然不利,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1.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11):37-37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 (1龄蟹种 )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 (俗称小绿蟹 ),体重均在 20 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践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3类。只要掌握和了解早熟幼蟹的成因,就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办法和策略加以预防,以达到培育更多的优质幼蟹目的。 1早熟幼蟹的成因 1.1种质因素 1.1.1遗传性状 一些蟹苗…  相似文献   

12.
王蕾  章守宇  汪振华  王凯  林军 《水产学报》2011,35(7):1037-1049
2005年—2006年及2010年5—6月对枸杞岛近岸岩礁生境分布的底栖海藻进行观测和潜水采样,发现岩礁生境潮下带底栖海藻组成模式分以大型底栖海藻铜藻为优势种和以孔石莼等小型藻类为优势种两类。2009年2月—2010年1月利用组合刺网对枸杞岛海域岩礁、沙地和贻贝筏式养殖区3种生境的鱼类进行了逐月采样,通过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等统计分析手段发现:(1) 岩礁生境鱼类以底栖趋礁杂食性为主,沙地生境鱼类以中下层洄游肉食性为主,贻贝筏式养殖区生境鱼类大型个体占优;(2) 岩礁生境鱼类多样性较高,大型底栖海藻生长的岩礁生境中鱼类群落组成较小型底栖海藻生长的岩礁生境稳定。前者为枸杞岛近岸优势种群繁衍提供有利条件,对鱼类幼体和小型个体有诱集作用,为鱼类捕食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鱼类群落较稳定;后者易受外界鱼类迁移的影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月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河蟹,其蟹体易发黑,肉味不如“江蟹”鲜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池塘养蟹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近几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池塘养成青背肚白商品蟹的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一、控制淤泥蟹池底要有一定的淤泥,以利水草和底栖动物繁殖生长。但不能太厚,以不超过20厘米为宜,以免河蟹过多地在水底淤泥中爬  相似文献   

14.
刘勃 《水产养殖》2005,26(3):43-44
河蟹以底栖为主,多在夜间摄食附生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人工沉性饲料;铂鱼活动于上层水体,一般于白天摄食适口野杂鱼类、人工浮性饲料。鲌鱼、河蟹对池塘水体生态环境要求基本一致,均需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池塘条件。河蟹生态养殖的水草种植、螺蛳放养能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增加溶氧,有利于鲌鱼正常生长的作用:鲌鱼能够捕食池塘中野杂鱼和过度繁殖的青虾,避免野杂鱼、青虾与河蟹争食,提高河蟹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虾蟹类是以底栖动物为饵料的,在池塘内培育天然的动、植物是幼蟹、幼虾最理想的优良饵料,可促进虾、蟹的早期生长,增强虾、蟹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池塘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养殖大规格虾的一个有效的措施。许多生产实践证明,重视饵料  相似文献   

16.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民众的喜爱,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优质、大规格成蟹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幼蟹培育主要是指将蟹苗培育成规格更大的一龄蟹种[1,2],即"扣蟹",良种幼蟹是"养大蟹"的基础,因此如何提供优质幼蟹就成为推动河蟹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调查,江浙沪大部分地区2月底幼蟹已基本投放完毕,做好春季河蟹生产工作是获取全年河蟹高产高效的第一步,当前在河蟹养殖方面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俗称河蟹、毛蟹,是一种洄游性甲壳类水生动物,食性较广,贪食好斗,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中华绒螯蟹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我国河蟹养殖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突破了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难题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已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人工养殖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大眼幼体培育幼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河蟹上岸症,其主要特征是:蜕壳后上岸不下水,或赶下水后立即上岸,同时上岸和在水中的幼蟹大量死亡。这种病主要发生在I—V期幼蟹期,本病在幼蟹培育期危害极大,发病严重时,其死亡率高达95%以上,特别是早繁苗更易患此病。针对此病,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专门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主要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我们对如何控制此病的发生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一套较为切实可行的养殖管理措施,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河蟹上岸症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两点:(1)大眼幼体…  相似文献   

20.
鲤鱼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俗称鲤子。黑龙江鲤鱼,属鲤科、鲤亚科、鲤属。鲤鱼属底栖性鱼类,喜在水体下层活动,对水体生活适应能力很强,且生长快,群体数量增长较快,分布极为广泛,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主要种类之一,也是黑龙江水系的主要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