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江苏省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省水产养殖主产区养殖池塘实施生态化改造,到2022年实现水产养殖主产区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苏州市吴江区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分类建立池塘生态化改造方案,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渔业建设,另一方面创新管理模式,规模化管理原有分散承包鱼塘,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实现对养殖尾水的高效源头...  相似文献   

2.
正南通市通州区军威特种水产养殖场实施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结合2019年度通州区池塘生态化改造奖补政策,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进行池塘生态化改造,进行多品种分级生态健康养殖试点。对于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等尾水设施的升级改造,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实现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水产养殖污染管控及养殖尾水治理受到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进程进一步加快,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的理念正在逐步推广、深化并实践。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提出水产养殖要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既是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对传统南美白对虾养殖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沟、沉淀池、生物滤池、生物净化池等设施,运用物理和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建立尾水处理系统,实现养殖尾水净化,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试验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烟台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提升了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实施,引导渔业生产向生态养殖转型,2020年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郑州168池塘底排污生态养殖试验。试验侧重开展养殖尾水净化后循环利用、水体循环对排污效果与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等研究,验证了该模式的生态作用和养殖尾水净化后的循环利用效果,得出水体在15m3/h持续循环条件下排污彻底、水质稳定、减少病害,养殖水体和净化水体均可达到淡水养殖二级排放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调研总结了寿县隐贤镇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该地已由传统水产养殖转为健康生态养殖,建立了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及河蟹良种培育示范基地,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达标治理项目已经建成,休闲渔业垂钓区、观赏区、渔家乐餐饮区等系列渔文化观光旅游区正在打造,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速度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以及太湖流域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制度的全面实施,对宜兴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渔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江苏省宜兴市主流池塘水产养殖模式的水质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为研究宜兴市水产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水环境容量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邓州渔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2011年全省水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绿色、特色、生态渔业发展战略,确保渔业增产、增效和渔民增收。围绕现代渔业建设,以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发挥渔业生态功能、养护  相似文献   

10.
<正>《渔业现代化》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办。本刊以水产养殖工程及渔业装备为专业特色,重点报道渔业水体净化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与设备、池塘生态化养殖技术,以及各类新型渔业机械及其应用。文章强调创新性、新颖型和实用性,经常阅读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拓宽视野,加深对现代渔业科技的了解。刊载内容:池塘生态养殖,渔业水体净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饲料与营养,渔  相似文献   

11.
王珍 《科学养鱼》2022,(3):14-15
东台市梁垛镇为推进池塘生态化改造及尾水综合治理,选择该镇兴鹤村连片216亩养殖池塘作为试点,2021年通过"三坝两池"尾水设施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排放净化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该镇依照实际水体水系,敢于创新,勤于探索,利用钢结构做过滤坝,为本地区推广池塘生态化改造提供了高标准、低成本、易操作、可复制的样板范例.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于2023年6月1日正式实施,对江苏渔业产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位于太湖流域上游湖西地区的西北部,是江苏省重要的养殖池塘尾水治理推进地区。金坛区西靠茅山,北东两面为丹徒、丹阳及县内洮漏间高地。据统计,金坛区池塘养殖品种多达10多种,  相似文献   

13.
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现代渔业产业园是泰州市级农业园区、泰州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姜堰区"溱湖簖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的标准和要求,对现有各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重点打造。规划建设面积3 000亩,其中蟹塘生态化改造1 900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面积100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 000亩。本文介绍的是池塘养殖尾水"三坝四池"净化模式,此模式对460亩养殖池塘进行了尾水处理,净化区面积约30亩。  相似文献   

14.
正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淡水鱼主产区,2020年底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57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23万吨,渔业已成为全区渔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秀洲区的水产养殖业仍以粗放养殖为主,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养殖能耗大、尾水排放多、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养殖户生态养殖理念不强、养殖生产方式落后、养殖池塘设施老化、处理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冰鲜小杂鱼投喂现象普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养殖尾水直排现象突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已成为全区"五水共治"的一个重要举措,成为能否推进全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渔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渔业现代化》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办。本刊以水产养殖工程及渔业装备为专业特色,重点报道渔业水体净化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与设备、池塘生态化养殖技术,以及各类新型渔业机械及其应用。文章强调创新性、新颖型和实用性,经常阅读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拓宽视野,加深对现代渔业科技的了解。刊载内容:池塘生态养殖,渔业水体净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饲料与营养,渔业资源与环境,渔船与捕捞,渔业装备开发与应用,渔业节能减排,国外渔业科技进展等。  相似文献   

16.
<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大力支持下,唐山市不断调整养殖模式、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渔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一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落实政策、资金鼓励支持苗种生产单位进行品种、技术等方面创新,逐步成为北方重要的水产苗种生产基地,仅海水工厂化育苗水体就达15万余立方;二是合理谋划,挖掘池塘养殖增长点,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重点发展混养及综合生态养殖,不仅提高了池塘利用率,还减少了养殖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蟹养殖模式逐渐进入高产值、高品质的时代。为加快产业转型,充分利用现有池塘资源,笔者重点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参与的以“诺亚1号”为主养品种搭配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大口黑鲈4种新型池塘混养技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配合池塘生态化改造、水下森林建设、微生态制剂运用、水质调控等技术改善养殖环境,综合提升水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在江苏省全面推广的一种新的渔业养殖模式,它具有不污染外部环境、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精准投饵和用药方便管理等优点。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自主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该文以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为例,梳理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为养殖户、生产企业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7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式发布《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规范》,该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池塘养殖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全省高效设施渔业发展和现代渔业建设。该规范涉及淡水养殖池塘、池塘循环水养殖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详细说明了池塘形状、池塘面积、池埂宽度、池埂坡度、池塘深度、池塘护坡、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环境要求等方面的具体事项。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将"生态、优质、高效"现代渔业建设理念融入当前生产,坚持生态优先,利用占池塘总面积2%~5%的水面进行高密度流水集中养殖,其余95%~98%面积作为废弃物收集及生态净化区。系统养殖尾水在废弃物收集区抽提,经生态净化区净化,实现池塘水体的循环利用。2015年,我站在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将该模式应用于鳜鱼养殖,将传统的鳜鱼池塘散养升级为流水集中圈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过程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