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解养殖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途径可为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磷排放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开展不同磷含量饲料对草鱼生长、饲料效率及系统中磷循环的影响试验。设置两个试验处理组,并分别投喂含磷量为1.02%和0.52%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10周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含磷量1.02%组的饲料效率为68.4%,草鱼质量增加率为72.3%;含磷量0.52%的饲料组的饲料效率为77.3%,草鱼质量增加率为74.3%;低磷饲料组比高磷饲料组具有更高的饲料转换率,且收获更高的渔获量。低磷饲料组中观测到更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表明浮游植物可能存在对沉积物中磷的泵吸作用,并通过食物链加速了水体中物质循环效率,这释明低磷饲料处理是具有更高饲料利用率并获得更高渔获量的原因。草鱼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单纯增加饲料磷含量并不利于渔获量的提高,反而导致沉积物磷滞留和养殖水体磷污染;合理的磷含量(0.52%)可以更好的发展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养殖增产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草鱼是鲤科鱼类中生长快的种类之一,而且其食性较杂,从草、树叶、秸杆、油菜皮到配合饲料,草鱼都能摄食。其饲料利用率很高,饵料系数较低。因此在河南省草鱼的养殖量较大,是仅次于鲤鱼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由于草鱼三病及出血病(合称草鱼四病)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居高不下,给草鱼的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浅谈降低水产养殖饲料的氮、磷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产养殖中,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残饲和饲养动物的排泄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磷(P)和氮(N),降低养殖过程的磷,氮排放量是水产健康养殖的关键之一,对磷污染,可以通过研究低磷含量配方,如选用低磷含量的植物蛋白源替代高磷含量的动物蛋白源,同时通过添加植酸酶等提高磷的利用率,保证鱼,虾对磷的需要,对于氮污染,主要来源是蛋白质作能量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可通过对各种水生动物不同发育阶段最适宜蛋白(氨基酸)需求研究,补育限制性氨基酸等,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和添加L-肉碱等提高脂肪作能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饲料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又称草混、皖鱼,它具有适应性强,饲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和肉味鲜美等优点,受到山西省水产养殖户的的青睐,是陕西省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目前陕西省草鱼养殖主要以传统高密度养殖方式为主,养殖草鱼主要投喂颗粒配合饲料,这种高密度养殖方式存在饲料利用率低、易大规模爆发鱼病、滥用渔药等问题,养殖成本高,商品草鱼品质差,养殖效益低,草鱼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陕西省草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草鱼的最低成本养殖方法,我们选用本公司生产的帅大902草鱼饲料、中华828混养鱼饲料,结合不同比例青饲料对草鱼进行养殖效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帅大902草鱼饲料,商品名“帅大902高档草鱼中成鱼饲料”(cp30%,lys1·45%),为本公  相似文献   

6.
不同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等特点,很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成为养殖结构调整中扩大养殖的对象。为了充分利用池塘的生态环境,挖掘草鱼的养殖潜力,提高其养殖效益,探索一套适宜的草鱼养殖模式,2005年我们在洛龙区火龙渔场进行了三种不同饲料在池塘中主养草鱼的对比试验,为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养殖方法。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组成的草鱼配合饲料养鱼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不同组成的草鱼配合饲料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适量的豆饼和鱼粉作饲料蛋白源组成的配方养殖效果最好,以豆饼作主要蛋白源,配比合理,也能获得较好生长效果和较佳饲料报酬,以棉饼、菜饼、麻饼组成配方饲养草鱼,虽其生长较慢,但饲料源易得,价格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研究维生素D3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维生素D3共设0,100,200,500,1000,2000,3000 IU/kg 7个添加梯度,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60尾初始体质量(3.86±0.34)g的草鱼,在(26.9±3)℃的流水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维生素D3对草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血清钙浓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照组和添加1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组中,草鱼幼鱼的粗灰分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全鱼钙磷含量、血清磷离子浓度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根据维生素D3对全鱼钙磷含量的影响,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D3适宜的添加量为1000 IU/kg。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培养中期添加营养盐(二次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藻类的细胞浓度,同步测定氮磷营养盐水平发现,一次性添加营养盐培养时东海原甲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6%和76.9%,米氏凯伦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92.5%和99.9%,二次添加营养盐培养时则稍低,同时两种藻类在实验后期较低磷酸盐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细胞浓度,说明藻细胞内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库。在磷限制情况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东海原甲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下变化不大,而且米氏凯伦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一段时间后明显增大,当磷酸盐恢复正常水平,细胞体积又快速恢复。该结果对于阐释不同营养盐水平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竞争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我国鱼用配合饲料的生产中,目前主要是以骨粉、蚌壳粉、食盐等作为盐类添加成分。但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草鱼配合饲料中添加骨粉不如添加荻野珍吉(1979)混合盐能提高草鱼生长率。为了解草鱼对配合饲料中钙、磷、镁、铁的消化利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形态盐类为添加效果,我们进行了草鱼对不同形态盐类消化能力的测定。材料和方法试验鱼为本所试验场人工繁殖并培育的一冬龄草鱼,个体均重200克左右。试验前一周将鱼运回实验室暂养。试验在水容积为  相似文献   

11.
关于草鱼饲料配方,国内已有很多研究,但由于我国对草鱼营养需要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所以对草鱼饲料配方的研究只能是初步的。因此,尽管国内草鱼饲料配方种类繁多,养殖效果却很不稳定,何者为佳,也颇难定论。  相似文献   

12.
草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酪蛋白—明胶(7:1,W/W)为基础的精制饲料,以磷酸二氢钙作磷源,用梯度法进行草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试验,证实草鱼的生长受饲料中磷含量的影响较大。饲料中磷不足,草鱼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整条鱼体水分、灰分、钙、磷和钙磷比低下,脂肪积累,脊椎骨磷含量低下。饲料中磷含量过高引起草鱼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根据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等分析判断:草鱼饲料中磷的适宜范围为0.95—1.10%,草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为0.85—1.00%。试验表明:草鱼饲料中的盐类添加应以磷为主体。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1990,(5):45-45
由中山大学色类研究室和长江水产研究所饲料研究室合作承担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草鱼饲料标准及检测技术》。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进行了草鱼必需氨基酸肉质的研究,草鱼饲料能量—蛋白质研究,对钙、磷利用研究及草鱼改善肉质的研究等.提出了草鱼配合颗粒饲料建议标准,从而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最近受有关部门委托,  相似文献   

14.
草鱼与鲢、鲤不同混养模式系统的氮磷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陆基围隔实验法,选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ythalmichthys molitrix)、鲤(Cyprinus carpio)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系统氮磷的收支。实验于2011年5月开始,10月结束,实验周期为6个月,每月定期采样,围隔面积为7 m×7 m。分别测定了草鱼单养(G组)、草鱼–鲢混养(GS组)、草鱼–鲤混养(GC组)、草鱼–鲢–鲤混养(GSC1,GSC2)系统氮磷的输入和输出,并分析了不同养殖模式水体和底泥氮磷的积累情况。主要实验结果为:(1)不同养殖模式下,饵料氮磷的输入是系统氮磷输入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总输入的85.54%~93.38%和82.60%~84.26%,其余为放养生物、降水和初始水层。(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输出依次为养殖生物收获、底泥积累、水层积累、围隔布吸附和氨挥发,所占比例分别为62.80%~77.15%、15.19%~27.60%、5.04%~7.71%、1.54%~2.14%和0.22%~0.30%;系统磷的输出依次为底泥积累、水层积累、养殖生物收获、围隔布吸附,所占比例分别为76.46%~80.04%、13.04%~15.14%、4.09%~9.79%、0.71%~1.16%。(3)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氮积累量GSC1组和GSC2组显著低于G组、GS组和GC组(P0.05),而磷积累量GSC1组和GSC2组显著低于G组和GS组(P0.05);水体氮磷积累量GSC2组显著低于G组(P0.05)。(4)系统氮磷利用率GSC2组显著高于G组、GC组和GSC1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GSC2组(草鱼0.38 ind/m2、鲢0.69 ind/m2和鲤0.55 ind/m2)能有效降低系统氮磷的积累,提高氮磷的利用率,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草鱼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水产科技》1988,(2):50-50
在鱼类无机盐需要量的研究中,已查明鱼类对钙、磷的需要量。较多的研究结果指出:鱼类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5~0.8%之间,饲料中钙的含量对鱼类生长和饲料分数影响不大。但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是鲑、鳟鱼类、鲤鱼和真鲷等。关于草鱼,黄耀桐等采用正交试验,对草鱼鱼种以酩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钙、磷、铁、镁等13种无,机元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本人生产了鱼用饲料千余吨,其中有草鱼、罗非鱼、埃及胡子鲶、鲤鱼等养殖品种的饲料。不同养殖品种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不同。经多年的养鱼生产实践和群众的养鱼效果反馈,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草鱼因其饲料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廉、生长迅速等优点,已迅速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很多小型水库已发展为主养草鱼。然而,随着饲料养鱼的迅猛发展,草鱼养殖密度的增加,草鱼的重要疾病则由传统的细菌性“老三病”(即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发展为现在的草鱼“三病”并发症(即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和肝胆综合症同时并发现象),并导致草鱼的高发病率及较难攻克的高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养殖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邓志武 《渔业现代化》2005,(6):33-33,35
近年来,随着配合饲料在山区池塘养殖草鱼中的推广普及,促进了池塘草鱼养殖效益的提高。但由于草鱼配合饲料营养成分不够完全和不平衡,草鱼长期投喂配合饲料,极易营养失调,不仅导致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而且易患营养性疾病,若并发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则更难防治。笔者根据多年的推广实践,谈谈草鱼用配合饲料养殖的关键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和由此引发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草鱼配合饲料营养参数及配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配合饲料的质量是受制多方面的。配方设计必需符合养殖对象的营养要求;加工质量,原料和管理等也要符合一定指标要求。为了确保草鱼配合饲料的质量,促进养殖渔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研究试验所得的结果,以及其他学者研究的资料,对草鱼配合饲料营养参数值及配制技术提出要求,以供参考。1配合饲料营养参数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和生长、活动与繁殖等,就需要各种营养素。对于营养素的需要,由于动物的种类不同,或者同一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所需要量也都有所差异。配合饲料就是为了满足动物这些变动着的营养需要而设计的饲料。饲料…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K_3对草鱼生长、体成分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试验饲料,研究了维生素K3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成活、生长、体成分、血清中钙磷含量及凝血时间的影响。试验饲料中的维生素K3共设7个添加梯度,分别为0,0.5,1.0,2.0,5,10,20mg/kg,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初始体重3.5g左右的草鱼,在(25.0±3.0)℃的流水系统中养殖11周。结果表明:维生素K3对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体成分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维生素K3对血清中的钙磷浓度也无显著性影响;凝血时间显著性受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影响,饲料中缺乏维生素K3会延迟凝血时间。对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和草鱼凝血时间进行折线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K3适宜的含量为1.9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