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仿刺参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战爱斌 《水产学报》2006,30(3):341-346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糠虾类的数量波动、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及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糠虾类秋季丰度最高,均值为10ind.10-2m-3,春季次之(5ind.10-2m-3),夏季最低(1ind.10-2m-3);春季的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夏季的极小假近糠虾(Pseudanchialina pusilla)、秋季的四刺端糠虾(Doxomysis quadrispinosa)和冬季的中华节糠虾(Siriellasinensis)对糠虾类总丰度变化的贡献较大。冬夏季不同优势种间对总丰度的贡献值较为接近,春秋季则有明显的差异。糠虾类春季和4季总丰度与底层水温线性相关;冬夏季与底层盐度相关;秋季与表层水温和10m层水温相关。东海糠虾类的数量波动,与东海沿岸河流的径流量,特别是长江径流势力消长有密切的联系,也与东海暖流势力从夏季到秋季维持一段时间有密切的关系。秋季糠虾类高分布区出现,对东海北部外海鲐鱼渔场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海浮游十足类数量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东海浮游十足类(Decapods)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浮游十足类总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为451 ind/(100 m3),秋季次之为71 ind/(100 m3),春季最低为24 ind/(100 m3)。北部近海(29°30′~33°N、123°30′~125°E)水域春季几乎没有分布,除冬季外,总丰度基本呈近海高于外海的分布趋势。中型莹虾(Luciferintermedius)是影响总丰度变化最主要的种类;夏季与秋季及四季总丰度的变化同水温有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盐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冬季则仅仅与盐度有关,春季则与温度和盐度相关。从春季到夏季,高丰度区随台湾暖流向北扩展,并在闽浙沿岸水团与台湾暖流交汇处形成高丰度分布区[>2 500 ind/(100 m3)];从夏季到秋季,浮游十足类随着台湾暖流继续向北,在与长江冲淡水交汇处形成较高丰度区。水温和海流是影响东海浮游十足类总丰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摘要: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的季节变化、水团对丰度分布的影响、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以及其生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主要受盐度影响。夏季平均丰度最高(10.42 ind/m3),主要集中在长江口羽状锋(122°40′~123°30′ E)处,冬季丰度最低(0.004 ind/m3)。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夏季,中型莹虾的贡献率(0.97)远大于细螯虾(0.12)。中型莹虾平均丰度夏季最高(8.93 ind/m3),春季为0.28 ind/m3,秋季为0.14 ind/m3,冬季最低 (0.005 ind/m3)。细螯虾在春季平均丰度0.11 ind/m3, 夏季0.67 ind/m3,秋季0.13 ind/m3,冬季0.004 ind/m3。  相似文献   

4.
对夏秋季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海域的小黄鱼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主要出现在大沙、江外、吕四和沙外渔场,夏季最高生物量分布区出现在长江口和江外渔场交界处的31°30′N、125°00′E海域,秋季最高生物量分布区出现在大沙和沙外渔场交界处的32°30′N、125°00′E海域。2个季节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以浮游甲壳动物、浮游幼体以及毛颚类动物为主。浮游动物有2个密集分布区:一个在近岸一侧123°00′E经度线附近,夏季呈南北方向分布,秋季呈西北-东南走向;另一个在32°00′N、125°00′E附近海域。从夏季到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有了较大的更替,优势种的范围更加扩大;夏季占绝对优势的中华哲水蚤到秋季已经不在优势种之列。夏秋季小黄鱼主要分布区与浮游动物的高密度分布区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夏季小黄鱼和其他浮游食性鱼类的强烈的摄食影响可能造成了秋季浮游动物丰度的急剧下降。小黄鱼主要分布区内饵料浮游动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可能对其食物选择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海南部海域虾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类虾有44种,隶属14科、25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虾类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以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数量较多,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同时虾类数量分布与水深有较大的关系,以水深80~100 m海域数量最多,这与主要种类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的分布海域明显相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有10来种,在渔业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的为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等。  相似文献   

6.
许永久  张敏 《海洋渔业》2007,29(4):289-295
2006年6~8月,对智利外海渔场的5个站点(31°00′~40°45′S、82°05′~91°52′W)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有7属10种,其中硅藻门有5属5种,甲藻门1属3种,蓝藻门1属2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416 mg/m3,最高生物量为0.822 mg/m3,最低为0.13 mg/m3。浮游动物为33属40种,其中桡足类有14种,占总种类数的35%,其次为浮游幼虫、水螅水母类、糠虾类和磷虾类等;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656 mg/m3,最高丰度为211 ind/m3,最低为33.5 ind/m3。通过对智利竹筴鱼产量及CPUE(单位渔获量努力量)叠加分析,发现中心渔场区域主要集中于38~43°S、80~83°W范围内,与各采样站点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趋势一致,中心渔场与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尚不存在相对应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东海海樽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海域23°30′~33°N、118°30′~128°E 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东海海樽类(Thaliacea)种类组成、物种数平面分布和多样性变化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东海调查水域共发现浮游海樽类20种,夏季16种,春季12种,秋季11种,冬季9种;季节更替率显示,海樽类物种季节更替,从春季到冬季,是温度的季节变化和暖流势力消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冬季到春季,主要受暖流势力增长的影响.春季海樽类物种数与表温和底盐相关,夏季与10 m水层温度和盐度相关;秋季相关性不明显,冬季与表温相关.东海海樽种类季节特征和地区特征的形成,主要与暖流势力消长有关.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Thalia democratica orientalis)等7个种是东海的常见种,羽环纽鳃樽(Cyclosalpa pinnata)等6个种是次常见种,其余则是稀有种.东海各分海区海樽类多样性指数大多较低,主要是由于优势种具有很强的聚集性,这种种间和各站位之间分配的不均匀性,是多样性指数较低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海域浮游软体动物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8°00′-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软体动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的环境适应类型。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浮游软体动物总丰度分别为:春季64.61ind/m3,夏季191.84ind/m3,秋季59.11ind/m3,冬季1.4ind/m3。四季共出现软体动物24种,其中春季8种,夏季21种,秋季10种,冬季2种。马蹄螔螺(Limacina trochiformis)适温较低,是春季主要优势种;明螺(Atlanta peroni)作为暖水种,是夏季主要的优势种;秋季主要优势种为尖笔帽螺(Creseis acicula),适应于较高的水温;强卷螺(Agadina stimpsoniji)适温较低,是冬季的主要优势种。春季浮游软体动物大多聚集在苏北沿岸流和长江径流交汇处或偏沿岸流一侧,夏季在河口咸淡水水团内,秋季的高丰度则主要出现在台湾暖流和长江径流交汇偏暖水的一侧,冬季出现种类较少,低温是其最主要的因素。浮游软体动物作为一种偏大洋性的种类,在外海的数量和种类分布要远高于近海。  相似文献   

9.
东海毛颚动物的生态研究Ⅰ.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云龙  袁骐 《海洋渔业》2004,26(1):29-34
本文根据 1997年至 2 0 0 0年在东海 (2 7°~ 32°30′N、12 8°E以西 )的大型浮游动物垂直拖网调查结果 ,对毛颚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 ,浅述其数量分布变化与水系、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 :海区种类组成以春、夏季最为丰富 ,数量则以秋季最高 ;高数量密集区处于各水系的交汇处 ,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系消长动态变化过程 ,对水系和渔场形成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6年7~11月大型机轮灯光围网在东海外海的生产资料,并结合生物学测定数据以及水温遥感数据,对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与海洋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外海海域的澳洲鲐主要为索饵群体,它们的高度集群期主要在7~9月份,其中以8月份较为明显;10月份以后,由于鱼群开始进行越冬洄游,移动速度明显加快,虽然有偶尔的高度集群现象,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在地理分布上,7~8月份,澳洲鲐索饵群体的主要分布在125°00′E以西、28°00′N以南海域;9月份,鱼群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范围为125°00′~126°00′E、28°00′~28°30′N海域;10月份相对于9月份鱼群重心向东转移50 n mile,群体向北移动达150 n mile左右;11月份以后,澳洲鲐群体向东北方向的对马海峡转移且可能至日本海越冬。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夏秋季澳洲鲐的个体逐月迅速增大,且增长量以7~8月份较大,以后逐渐下降。根据澳洲鲐的群体移动规律以及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认为东海群系澳洲鲐属于黑潮边缘种,其中心渔场的变动和黑潮的强弱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海发光鲷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胜锋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7,29(3):221-225
根据2005年12月~2006年11月东海(27°00′~34°00′N、122°00′~127°00′E)底拖网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发光鲷的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春、秋季发光鲷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外海,生物量较高;夏季分布较广,以东海北部外海为主,生物量较低;冬季分布较为集中,以东海南部外海为主。夏季发光鲷的生物量与温度、盐度以及水深的关系的曲线拟合显示,夏、秋季发光鲷主要分布于24℃左右的水温,最适盐度在33左右,最适水深在75 m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区七星底灯鱼数量分布以及与温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从2000年12月到2001年9月一个周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东海区七星底灯鱼的数量分布及其与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区的七星底灯鱼可分为东海北部和浙江中南部近海2个群体。以东海北部群体较大,主要分布在30°N以北的海域;浙江中南部近海群体较小,且只有零星分布。七星底灯鱼在东海北部海域从沿岸到外海都有分布,但沿岸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30°30′~32°30′N、124°00′~126°30′E之间的海域;以冬春季节分布面较广,夏秋季节的分布面较窄。东海北部群七星底灯鱼栖息海域的表层温度值变化较大,以春季最低,秋季最高;密集分布区的等温线变化范围在1~2℃左右。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栖息水温变化较小,全年都在20℃以上。各季节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适宜水温均高于东海北部群。各季节东海北部群密集分布区的表层盐度在32.0~34.5之间,以冬春季的盐度值较高,夏秋季的盐度值较低;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栖息海域表层盐度除冬季较高外,其余季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春季、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优势种季节变化及生态类群。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08种(含未定种),浮游幼体14类,隶属于7门15大类,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共47种,占总种数的43.52%,水母类共19种,占总种数的17.59%。浮游动物种类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种类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各季节浮游动物种类数目与纬度呈负相关。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冬季最低,平均生物量夏季最高,平均丰度春季最高。根据浮游动物对水文环境条件耐受性和生活海区的差异性将浮游动物群落分为6个生态类群:近岸低盐种、广温广盐种、高温高盐种、近岸暖温种、暖水种和大洋广布种。其中东海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近岸低盐种和广温广盐种占绝对优势,夏季暖水性种群所占比例高;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暖水性种群在春、夏、冬三季中均占主导地位;东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暖水性种群占绝对优势,但夏季高温高盐种、大洋广布种优势明显。各季节中华哲水蚤均为优势种,但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较明显,其中春、夏两季优势种更替率为90.9%,夏、秋两季为50%。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区短鳄齿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5年东海区(26°30′~35°00′N、121°00′~127°00′E)渔业资源监测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方法分析了东海区短鳄齿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深、水温、盐度与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区短鳄齿鱼主要分布区域为:28°00′~30°00′N、123°00′~126°30′E;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以秋季(9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短鳄齿鱼适宜水深、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70~110 m、17~23℃、34.3~35.2。结合东海海流分布特点,初步推断短鳄齿鱼为暖水性海洋小型鱼类,其生物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受台湾暖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东海鲐鲹鱼渔场环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晶  韩士鑫 《海洋渔业》2004,26(4):321-325
本文利用围网作来资料、卫星遥感图像以及东、黄海海况速报资料,通过研究海水的温度、冷暖水系分布态势、流隔、涡漩与锋面的稳定程度、冷水块范围大小、冷暖推进的速度等,分析海况变化与黄、东海鲐鲹鱼的中心渔场的关系,并预测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6年4—5月在东海中南部海域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鱼卵仔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卵场的划分展开讨论及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结果显示:4月,日本鲭鱼卵仔鱼主要出现在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域,出现率均大于25%,但仔鱼在东海南部外海的出现率和丰度均较低,分别为5.00%和0.01个·100m-3。5月,日本鲭鱼卵仔鱼在台湾海峡的出现率和丰度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至5.88%和0.22个·100m^-3;东海南部外海日本鲭鱼卵仔鱼的出现率和丰度则均显著升高,分别升至50%和36.48个·100m^-3,其中鱼卵集中出现在南部外海,出现率和丰度分别达到了40%和36.46个·100m^-3;东海中部外海从5月开始出现日本鲭鱼卵和仔鱼。结合历史资料,可以判断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主要有台湾海峡、东海中南部近海、东海南部外海、东海中部外海等4个。日本鲭鱼卵丰度与表层水温呈显著相关关系(R=0.37,P<0.05),与表层盐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仔鱼丰度与表层水温及表层盐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水温对日本鲭的产卵活动影响较大,随着水温的逐步升高,性腺发育速度加快,开始产卵的亲体数量也大量增加,这从鱼卵仔鱼的数量大量增加得以体现;而盐度变化对日本鲭的产卵活动影响相对较小。针对日本鲭不同的产卵场,建议制定差异化的繁殖亲体和幼鱼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77种,隶属于13目27科63属。各季节出现仔稚鱼种数分别为37、20、13和7种。仔稚鱼是以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按生态类型划分,河口性和淡水性种类为主,其次为海洋性种类,洄游性种类最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夏季与秋季的共有种最多,均为27种;冬季与春季,冬季与秋季间的共有种最少,均为11种。从数量分布来看,冬季仔稚鱼数量最少,且分布较分散,春季数量有明显增加,夏季数量达最大值,且分布趋于集中。在低盐和淡水的站位St.4、St.5、St.7和St.10,形成了以刀鲚为主要种类的仔稚鱼密集区,平均密度高达2 729尾/站。  相似文献   

18.
东海刺鲳资源状况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胡芬  严利平 《海洋渔业》2006,28(2):99-104
本文利用2001~2005年东海区底层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刺鲳的资源状况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东海刺鲳近年来资源数量稳定而且缓慢增长,2001~2005年平均资源密度为1.49kg/h,从数量分布来看,8、9月是刺鲳分布范围最广、资源密度最高的月份,主要分布海域为鱼山、江外和长江口渔场。分析4个季节刺鲳的分布水深变化情况表明,主要分布水深为50~90m,刺鲳分布具有季节移动现象,夏季最靠近近海。刺鲳的群体结构不稳定,以幼鱼和1龄鱼为主。  相似文献   

19.
We explored the seasonal potential fishing grounds of neon flying squid (Ommastrephes bartramii)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 Pacific using maximum entropy (MaxEnt) models fitted with squid fishery data as respons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rom remotely sen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ea surface height (SSH), eddy kinetic energy (EKE), wind stress curl (WSC) and numerical model‐derived sea surface salinity (SSS)] covariates. The potential squid fishing grounds from January–February (winter) and June–July (summer) 2001–2004 were simulated separately and covered the near‐coast (winter) and offshore (summer) forage areas off the Kuroshio–Oyashio transition and subarctic frontal zones. The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differed between regions and were regulated by the inherent seasonal variability and prevailing basin dynamics. The seasonal and spatial extents of potential squid fishing grounds were largely explained by SST (7–17°C in the winter and 11–18°C in the summer) and SSS (33.8–34.8 in the winter and 33.7–34.3 in the summer). These ocean properties are water mass tracers and define the boundaries of the North Pacific hydrographic provinces. Mesoscale variability in the upper ocean inferred from SSH and EKE were also influential to squid potential fishing grounds and are presumably linked to the augmented primary productivity from nutrient enhancement and entrainment of passive plankton. WSC, however, has the least model contribution to squid potential fishing habitat relative to the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examined. Findings of this work underpin the importance of SST and SSS as robust predictors of the seasonal squid potential fishing grounds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 Pacific and highlight MaxEnt's potential for operational fishery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