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管理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特别是通过制度建设使实践教学基地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时间的要求,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仍然不到位。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进程的梳理,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总结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动手能力不足和教学模式效率不高,对照国外的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趋势,分析研究生专业实践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健全、管理不完善、过程无监管、保障无体系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综合练习-专项能力钻研提高-工程应用-技术创新(练-研-用-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要提高国家、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加大研究生创新力的培养力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通过构建创新平台,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和培养创新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实践环节锻炼,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完善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食品工程领域)为例,通过对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创建实践基地和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最后提出了该学位点今后持续改革和提升的发展计划。希望该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成果能为其他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新  李云革 《南方农机》2023,(8):177-179+195
【目的】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是与制造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高层次学徒制发展需要。【方法】课题组从分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产生背景出发,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实行理实结合,学校招生与企业招聘同步进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OBE教学理念,将启发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种形式结合,构建一种满足基于高层次学徒制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评价体系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保证人才培育效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果】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在招生上利用学校招生录取,同时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形式,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能制造工程类人才,为企业本身带来相应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是顺应人才强国战略加速实施和大学制度创新深化发展战略。其意义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面对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模式变革创新改革的发展潮流,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也需要进行改革的创新。农业工程研究生是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体现出的理论知识掌握与专业实践工作能力运用兼具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郑志安  宋正河  吴敏  潘亚慧  高磊 《农业工程》2022,12(12):109-113
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改革实践。通过创建以河南省杞县教授工作站为核心的“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德育基地”的“六方融通”综合实践平台,基于“设定1个目标、经历3段培养、落实2级管理、实现3个对接、突显4个特征”理念,探索与实践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13234”模式,开展了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推动了农业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及其产业的转型升级,切实形成了稳定的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实践性教学是食品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西师范大学在食品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更使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为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是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方法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目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存在过于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间难以融会贯通等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团队在以往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建设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案例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刘婷  胡红  梁剑 《南方农机》2023,(15):192-194
【目的】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培养农机专业人才,提高农科人才质量。【方法】课题组结合西华大学“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开展,以“农业机械学”教学实践为载体,分析了该课程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建议。【结果与结论】讲授好“农业机械学”课程不能仅从传授理论知识出发,更要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完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农业工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效果,重点分析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编撰和实践基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课题组对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积极探索。【方法】课题组以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通过阐释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创新教育融入机械工程学科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意识融入到研究生思政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完善多视角融合的思政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多方式协同的思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多元素结合的思政创新校园文化氛围的四大实现路径。【结果与结论】探索和实践在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辩证思想、哲学智慧、工程伦理、爱国教育等思政内涵,实现了传授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知识与培育中国特色思政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统一,对开展学科思政背景下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晓丽  李铁磊  吴迪  肖钢 《南方农机》2023,(11):161-166
【目的】面对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人才需求和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打造立体化的创新实践育人课程,满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方法】笔者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创新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以“新工科”为背景,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研究,构建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模型,开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项目优化、教学内容衔接优化、考核方式优化研究。【结果】通过构建的项目“准入制”模型和基于OBE的“三位一体、六要素、一中心”教学设计模型和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了学生的体验感,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论】高标准的教学设计为创新实践课程改革提供范例,为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对于高校各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都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该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机械”类(原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总结了该学位点培养平台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该学位点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地方农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元晶  杨勇  沈惠萍  马振武 《南方农机》2023,(16):179-181+198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课题组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要素、OBE导向教学考核改革、引入复杂工程案例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创新型高质量工程应用人才,有助于使该课程教育满足高端制造类人才培养需求,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已无法适应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需要,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法】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院校交流、专家座谈、回访学生、教研室讨论,发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育人能力未充分发掘、过程考核有待加强等问题,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坚持“三全育人”要求,提出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构建过程考核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结果】“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课程深度和强度,延伸了课程广度,提升了课程温度,提高了课程的精度,使得内容更加完善,育人环节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过程考核更加充实,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成果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兼备家国情怀、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方法】课题组以九江学院材料成型专业获批江西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契机,以新工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促进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九江学院校企“二八合作”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党建+天生我‘材’”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果】九江学院材料成型本科教学实现了八个转变,在同类型的高校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应和示范作用;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考研率逐年升高,就业率达到99%。【结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坚持OBE理念下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校企、校地、校所协同创新,强化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业工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大多满足于学分的完成,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且大多研究集中在导师的课题研究和个人科研成果的完成,缺乏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该文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教材出版和课题设置等方面增加仿生相关课程及创新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实践表明,仿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兴趣,拓展课题研究创新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农业工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三、一、一”体系 培养农业工程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农业工程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大学生在工作后创新能力较低的现象,认真调查研究,设计了一套对农业工程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大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方案.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在加强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夏庆锋  肖扬 《南方农机》2024,(2):192-195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高质量的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无锡产业发展。【方法】课题组以无锡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确定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思政文化+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专业文化建设、“案例化教学+本科生导师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课程体系改革、“‘鱼池’教学法+专业学科竞赛+企业项目实训+行业技能证书”的教学方法建设以及“内培外训基础师资+外引挂职双师师资+外聘外协企业师资”的师资队伍建设。【结果】“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可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及无锡学院升格大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