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及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产上危害日益严重的稻曲病,在大田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药时期和施药方法对稻曲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用量为750 g/hm2时,药剂NXF2014-12对稻曲病的防效最好,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78.32%和83.30%,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3%醚菌酯·氟环唑SC(尊保);在大多数稻株处于"叶枕平"或"叶枕距0"生育期时施第1次药,破口期或始穗期(本试验为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12,实际为第1次施药后10 d)施第2次药,对稻曲病不论是穂防效还是病情指数防效均极显著优于主穗"叶枕平"时施第1次药的防效;在大多数稻株"叶枕平"时采用细雾喷雾打第1次药,破口期打第2次药对稻曲病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无大的差异。生产上要根据防控对象及其发生的部位,选用专化性药剂,在用足药量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最主要的世界性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多个特效药剂和广谱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探讨了稻瘟病的最优防治适期和穗颈瘟、稻曲病兼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三环唑仍然是预防穗颈瘟的特效杀菌剂,而嘧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广谱杀菌剂对叶瘟表现出更好的防控效果。始穗期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在齐穗期再施1次药是必要的。如果选用合适的药剂,破口前施药对穗颈瘟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由于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施药时期是破口前,因此,一次施药兼防穗颈瘟和稻曲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2在6个不同生育期防治稻曲病的防效进行比较,发现在全田10%~20%植株剑叶完全抽出(即破口前16 d)时施药对稻曲病的预防效果最佳,校正防效达95.54%,如推迟至破口前12 d、破口前5 d和破口期进行防治,防效逐步下降,而提前到破口前21 d,防效也没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认为,预防籼粳杂交稻稻曲病应在全田10%~20%植株剑叶完全抽出(即破口前16 d)时进行防治最为适宜,药剂可采用30%苯甲·丙环唑EC。  相似文献   

4.
疑难解答     
《北方水稻》2007,(5):78-78
问:碱式硫酸铜能否用来防治水稻的稻曲病等真菌性病害?(江苏马波)答:在稻曲病病粒刚开始长出小菌块时喷施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能使菌块脱落,减轻对周围健康稻粒的影响。但对感染稻曲病的病粒没有治疗作用。稻曲病关键在水稻破口前7d左右开始预防,错过这个时机,防效将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南方粳稻稻曲病防治药剂及防治适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方粳稻生产上危害日益严重的稻曲病,在大田重点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病指防效为76.82%,下同)、爱苗(73.18%)、菌刀(69.21%)及头等功(68.54%)4个药剂防效相当,极显著优于阿米妙收(48.68%)、井冈霉素(49.01%)和好立克(42.05%)的防效,这4种药剂处理较对照增产4.38%~7.89%。破口前10 d、破口前3 d和齐穗后各施药1次的处理(S1)稻曲病病指防效显著优于破口前和齐穗后各施1次药的处理(S2)以及齐穗后施1次药的处理,实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破口前和齐穗后各施1次药的处理与齐穗后施1次药的处理防效相当,实际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就30%爱苗乳油对杂交制种稻后期病害防除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和破口期用药(间隔15 d左右),每667m2用15 ml对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效;在剑叶叶枕与倒二叶枕重叠和破口期每667m2用15ml各1次防治稻粒黑粉病,具有极好的防效。且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结实率,提高种粒光鲜度。  相似文献   

7.
稻曲病大发生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稻曲病在水稻生产上危害日趋加重的现状,2002-2005年对引起该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连续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组合)和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间5d以上降水天气是引起稻曲病大发生的二个关键因子‘同时,稻曲病为害程度还与水稻栽培方式、种植密度、肥水管理及施药水平等因素有关。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关键:一是选用有效药剂。二是抓住施药适期施药。筛选出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有30%爱苗EC,43%好力克SC和62.25N仙生WP。稻曲病施药适期是水稻分蘖末期、破口前3~7d、始穗期3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同时验证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施药对稻曲病的防效,2019—2020年连续2年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9%啶氧·丙环唑SC 70 mL/667 m2、125 g/L氟环唑SC 50 mL/667 m2、40%咪铜·氟环唑SC 30 mL/667 m2、25%噻呋·嘧菌酯SC 40 mL/667 m2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89.95%、89.85%、87.05%、85.60%,体现了较高防效;75%肟菌·戊唑醇WG 15 g/667 m2,平均病指防效为81.30%,也有较高防效;而36%丙环·咪鲜胺SC 50 mL/667 m2平均病指防效仅为78.20%,防效稍差。前5种药剂可结合稻瘟病防治,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初期使用,能有效控制水稻稻曲病为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10年的观察、调研,并结合田间试验,明确了浙南山区青田县水稻稻曲病发生、为害规律,防控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甬优1540等品种在田间能较好抗(耐)稻曲病,适宜在浙南山区种植;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与孕穗-破口期至灌浆初期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26℃~28℃)高湿(80%以上)条件特别有利于该病害发生;施肥特别是氮肥对稻曲病有加重或减轻作用;穗大粒多着粒密度大的品种(组合)易感稻曲病。防治稻曲病以打2次药预防效果最好,防治药剂最好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福满门为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活性、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等优点。为验证福满门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的效果,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福满门对水稻稻瘟病的穴防效为19.6%,穗防效为72.4%;对稻曲病的穴防效为61.6%,穗防效为80.2%,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区产量550.4 kg/667 m2,比对照区增产92.4 kg/667 m2,增产16.8%。  相似文献   

11.
缓释肥减量施用对春优927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过度施用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开展了缓释肥减量施用试验,调查了春优527在不同减量施肥条件下的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在农户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施用缓释肥减少10%~25%养分的情况下,水稻产量未受影响,10%减量处理的经济效益还稍高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在水稻生产中施用缓释肥料具有节本增效、降低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野生稻内生真菌稻镰状瓶霉在实验室条件下接种到水稻上,可以诱导水稻产生对稻瘟病的抗性。为了明确该内生菌田间不同时期施药对直播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2017年在浙江省桐庐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稻镰状瓶霉不同时期施药对直播稻稻瘟病的防效与春雷霉素和芽孢杆菌相当,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菌剂的处理对叶瘟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稻镰状瓶霉播后7d、14d施药处理对穗颈瘟的防效亦达70%以上。由此可见,稻镰状瓶霉可用于直播稻稻瘟病防治,拌种或播后撒施1次即可有效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13.
病原菌侵染引发植株防卫基因表达的信号传导途径水杨酸途径(SA)与虫害(机械损伤)诱发的植物防御信号传导途径茉莉酸途径(JA)会同时存在,且两种信号途径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拮抗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受到纹枯病菌侵染之后,褐飞虱在RH的感病植株和健康植株中明显倾向于选择感染纹枯病菌的RH水稻植株;但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取食行为以及蜜露排泄量及蜜露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均未发现褐飞虱对于感染纹枯病的抗、感水稻品种有显著的取食趋性。说明抗、感褐飞虱的水稻品种感染纹枯病之后并未显现出更易感虫的性状。  相似文献   

14.
以单季晚稻甬优1540为材料,水稻专用配方肥为基础,搭配不同的基肥施用方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基肥的处理相比,应用侧深施肥技术的处理,可减少基肥用量,加快水稻分蘖速度,增加有效穗数,可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首次引进再生稻栽培技术,示范方头季稻平均产量10201.5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5401.2kg/hm2,两季稻产量达到15602.7kg/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示范表明,再生稻种植产量、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模式,种一次收两季,省工省力,是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和种粮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绿色高效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实施“稻鱼菜油”周年绿色轻简高效模式攻关技术(优质稻谷+鲜鱼+油菜苔+油菜籽),实现周年产值超75000元/hm2,为隆阳区农业产业高效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借助稻鱼、油菜花推动了乡村旅游,使保山坝成为鱼米之乡、花果飘香、花团锦簇、最宜旅居、富饶美丽的新保山。  相似文献   

17.
明确江西省油菜根肿病病菌类型及油菜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对指导油菜生产及景区观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油菜根肿病的分布及其病菌的致病性分化,于2011年至2016年持续对江西省油菜根肿病的地理分布进行调查,并对病区油菜根肿病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江西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在赣东北局部区域,致病菌为4号和9号生理小种,其中4号小种仅发现在赣东北区域分布。在4号和9号小种的病区分别设置田间病圃进行200余个油菜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测试的全部油菜品种对9号小种表现抗病,而94.74%油菜品种对4号小种表现感病;萝卜籽花和59-013等12个品种对4号小种具中抗以上水平。本研究筛选到生理小种特异性的抗病资源或品种,可为油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抗源。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和完善湘南晚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丰源优299’为试验材料,在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晚稻在不同秸秆覆盖(覆盖或不覆盖)和不同灌水深度(5 cm和10 cm)条件下的产量、稻米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深灌处理分蘖较多,但成穗率较低;深灌处理最大叶面积指数较大,但孕穗后降幅也较大;秸秆覆盖处理地上部干物重小于不覆盖处理,而浅灌与深灌处理干物质积累差异不大;秸秆覆盖与不覆盖处理间产量差异不大,而浅灌处理较深灌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增幅为4.2%~4.6%,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差异所致;灌溉深度和秸秆覆盖对稻米加工品质无影响,但浅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而秸秆覆盖使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降低;浅灌可显著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而秸秆覆盖作用较小。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湘南晚稻作用较小,而浅水灌溉可达到增产、提质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培育机插秧必须使用育秧基质。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商品有机基质,能培育出素质较好的秧苗,但成本过高,制约了机插秧的大面积推广。笔者通过试验探索了红黄土谷壳混配基质规模化培育机插秧新技术,与高质量的有机商品基质育秧相比,红黄土谷壳混配基质亦可培育出同等质量的机插秧苗,并显著降低成本,适合工厂化、规模化培育机插秧。  相似文献   

20.
曾涛  刘辉  胡琼  凡迪  熊玉唐 《中国稻米》2019,(1):110-112,114
为筛选到适宜黔北地区直播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宜香4245为对照,选用近年来审定的5个优质稻品种在遵义市余庆县进行试验,同时开展宜香4245品种传统人工栽插与直播的同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直播种植。从产量来看,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内香优6139较高,较对照宜香4245分别增产20.82%、17.84%和13.76%。宜香4245作直播较人工栽插每667 m2增产19.56 kg,减少人工投入3.5个,节本增收420元。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内香优6139和宜香4245适宜在黔北相似生态区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