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基质栽培的桔梗为试材,研究了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依次为1.0、2.5、5.0和7.5 mmol/L的氮素水平和不同浓度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组合即N5(5.0mmol/L硝态氮)、N4+A1(4.0 mmol/L硝态氮+1.0 mmol/L铵态氮)、N2.5+A2.5(2.5 mmol/L硝态氮+2.5 mmol/L铵态氮)和N1+A4(1.0mmol/L硝态氮+4.0 mmol/L铵态氮)对桔梗生长及其生理参数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宜桔梗设施无土栽培的氮素条件.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氮水平下桔梗的根长、根鲜重、总生物量、地上部鲜重和根中的硝酸盐、抗氧化性差异不显著;N2.5的根粗和株高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但其根冠比最小;叶片中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氮浓度的减少而降低.在不同氮形态条件下,桔梗的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部鲜重、总生物量及叶片中的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根中的硝酸盐、抗氧化性差异不显著;N1+ A4处理下根鲜重和根冠比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可见,在硝态氨水平为2.5 mmol/L,氮素组合为1.0mmol/L硝态氮+4.0 mmol/L铵态氮时较适合桔梗设施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陇东地区苹果园采用垄膜集雨措施,按距主干不同距离及不同土层深度测定土壤氮素含量。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从树体至行间方向逐渐降低,0~30 cm深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丰富;距主干50 cm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高;土壤硝态氮集中分布在距主干50 cm处,其中30~60、100~150 cm深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高;垄膜集雨苹果园土壤中铵态氮累积量明显高于清耕(对照)苹果园,距主干50 cm处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与清耕(对照)苹果园相当,距主干100~200 cm范围内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明显低于清耕(对照)苹果园。建议甘肃省陇东地区连年采用垄膜集雨苹果园适当调整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适宜安全利用类耕地辣椒镉(Cd)安全生产的碳基复混肥,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形态氮肥配施,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铵态氮+生物炭、硝态氮+生物炭,对辣椒产量、品质、Cd吸收转运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生物炭处理果实产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辣椒果实鲜质量比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和铵态氮+生物炭处理分别提高了36.07%和130.15%,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39%和11.5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且低于中国食品安全限值(0.05 mg·kg-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Cd从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生物炭处理。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较其他两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可利用部位(根、茎、叶)Cd累积量。综上,硝态氮与生物炭配施能够实现辣椒产量与维生素C增加,果实Cd安全生产,推荐生物炭与硝态氮作为制备碳基功能型复混肥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草莓品种"波特拉"为试材,研究了塑料大棚不同土壤有机质和不同全氮条件下施用不同量有机肥料对草莓品质、草莓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及对草莓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有机质和中等全氮含量条件下,土壤有机肥用量以不超过6t为宜,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土壤条件下,有机肥用量不应超过4t。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草莓根层硝态氮含量随着增加,本项研究表明草莓根层硝态氮含量在60mg/kg左右时,草莓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高洪波  郭世荣  汪天 《园艺学报》2004,31(2):236-238
 研究了根际低氧处理对网纹甜瓜幼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使幼苗根系和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根系热稳定蛋白含量增加,而且根系比叶片反应更敏感;与低氧耐性较弱的‘西域一号’相比,耐性较强的‘刚强’品种在低氧处理下硝态氮、铵态氮、蛋白质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表明较高的硝态氮、铵态氮、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提高网纹甜瓜低氧耐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草莓品种波特拉为试材,研究了塑料大棚不同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条件下施用不同量有机肥料对草莓品质、草莓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及对草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条件下,土壤有机肥用量以不超过6t为宜;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土壤条件下,有机肥用量不应超过4t。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草莓根层硝态氮含量随着增加,草莓根层硝态氮含量在60mg/kg左右时草莓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腐植酸尿素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半结球生菜为指示作物,设CK(不施氮肥)、T1(常规尿素)、T2(腐植酸尿素)、T3(商品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变化,以及生菜硝酸盐、草酸、亚硝酸盐、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腐植酸尿素对生菜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结果一致,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平均根际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w)为137.77 mg·kg-1,高于其他处理,且以硝态氮为主。随着种植茬数增加,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由正转负。腐植酸尿素处理的生菜可食部分鲜质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可食部分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腐植酸尿素有利于高品质蔬菜生产,但其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蒙阴县地区晚熟桃树品种"大久保"为试材,研究15-5-20硝基肥配方中硝态氮含量对桃树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出硝基肥中合适的硝态氮含量,并加快其在桃树种植区的大量推广。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硝基肥处理不但均能显著促进桃树营养枝和结果枝春梢、夏梢及叶片生长,还能够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基肥处理分别较普通复合肥增产13.49%、28.84%和20.00%;硝基肥处理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还原性维生素C含量,从而改善了果实品质,但随着硝基肥中硝态氮含量的升高,果实有减产和品质下降趋势;以硝态氮含量为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前言由于夏至期间的高温,抑制了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以色列的伏令夏橙和西班牙的Verna柠檬叶片硝态氮含量达到高峰。缺铁也能降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但灌溉却会增强其活性。Alcaraz及Bar-Akiva等认为,叶片硝态氮含量比全氮量能更好地指示柑桔植株的营养状况。以前有关柑桔叶片硝态氨含量季节性变化的报道,系在干旱的地中海气候条件下观测的。然而,作者认为,在湿润的佛罗里达州气候条件下,高温和多雨同时出现,对商品性栽培植株的叶片硝态氮含量影响的研究甚属重要。  相似文献   

10.
草莓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青  彭福田  姜远茂  彭勇  周鹏 《园艺学报》2005,32(6):1070-1072
 以水培‘鬼怒甘’草莓(Fragaria grandiflora Ehrh. ‘Guinugan’) 为试材,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迅速生长期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根际施肥, 15N吸收利用率依次为: 硫酸铵>甘氨酸>硝酸钙>谷氨酸, 与硝态氮混施, 铵态氮、甘氨酸态氮15N利用率提高; 叶片涂抹模拟根外追肥, 15N利用率依次为尿素>甘氨酸>谷氨酸。果实对硝酸钙的竞争力低于叶片, 对硫酸铵、甘氨酸和谷氨酸的竞争力强于叶片。  相似文献   

11.
NH_4/ NO_3及温度对结球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菜类蔬菜均有累积硝酸盐的特性。吸收到植物体内的一部分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成为有害物质。为此,笔者进行了为期5年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试验。材料采用7个结球生菜品种,分别在不同季节利用营养液膜栽培法(NFT)种植。营养液中的氮素一硝态氮100%,或硝态氮80%、铵态氮20%,以10mmol/L为基准。结果,氮素全为NO3(硝态氮)时,结球生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若把氮素中NO3(硝态氮)的20%转换成NH4(铵态氮),硝酸盐的含量就较低。采收前 2~3周再把NH4(铵态氮)的比例增加到50%或80%,结果叶球鲜重没有减少,而叶的硝酸盐含量有所下降。 …  相似文献   

12.
以"贝达"和"赤霞珠"葡萄品种1 a生开花枝条功能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开花后叶片碳氮代谢特性。结果表明:"贝达"与"赤霞珠"1 a生开花枝条功能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氨基酸氮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硝态氮含量与氨基酸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贝达NR活性与氨基酸氮积累量变化较一致,而GS活性较平稳;赤霞珠NR活性最低值出现在花后45 d左右,而氨基酸氮含量在花后75 d时降至最低值;2个葡萄品种总碳含量和总氮含量均在中期最高,其硝态氮在中期积累,而氨基酸氮中期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鬼怒甘草莓为试材,研究草莓对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吸收反应.结果表明,水培务件下草莓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率比硝态氮高2倍以上,同时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比单独使用铵态氮或硝态氮的利用率高.草莓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反应与栽培方式有关,露地草莓根、茎、叶的生物量随着铵态氮比例增加而降低,而温室草莓的结果与此相反;露地栽培条件下以硝态氮/铵态氮为5:2时产量最高,冬季温室栽培条件下以硝态氮/铵态氮为2:5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化肥(混施)处理对苹果果品钙素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变化量不大,但可显著增加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而混施可造成深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累积可达到120 cm土层。单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果品钙素含量,与混施相比单施有机肥处理下SOD酶活性增加了21.82%,果实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7.46%,说明当地有机肥的施用量基本维持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单施有机肥促进了果品钙素的吸收,对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硝态氮的转化,调节土壤硝酸盐含量变化有着很好的效果,而混施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苹果树对钙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南方园艺》2021,32(2)
为探讨不同形态及配比氮肥(NH4~+-N、NO3~--N)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盆栽番茄幼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配比的铵态氮与硝态氮处理,测定番茄幼苗根系的鲜重、干重、根粗、根长、根数、比根长及根冠比。结果显示,在75%铵态氮+25%硝态氮的氮肥比例下,番茄幼苗根系生物量最大;空白对照的根冠比值最大;25%铵态氮+75%硝态氮处理侧根数量最多;硝态氮肥能促进根的伸长;50%铵态氮+50%硝态氮的硝铵态氮肥料配比最适合根的生长;25%铵态氮+75%硝态氮或75%铵态氮+25%硝态氮的硝铵态氮的配比最适合根增粗,而过多的硝态氮或铵态氮都会对根的增粗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春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等量氮(N素)供应下不同硝铵态氮比例对番茄生长过程中N素代谢、吸收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氮素供应的条件下,与CK(全硝态N)相比,处理T1(5%铵态N)、T2(10%铵态N)、T3(15%铵态N)、T4(25%铵态N)的番茄叶片中N素代谢关键酶及地上部硝态N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营养液中铵态N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叶片中谷氨酰胺还原酶活性随着铵态N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处理T4的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硝酸盐含量相对于CK分别下降了45.5%与17.8%,谷氨酰胺还原酶活性相对于CK提高了50.2%。不同硝铵比通过调节氮素关键酶活性,进而对番茄氮素的吸收、分配等产生影响。适量增加铵态N比例能有效促进番茄对N素的吸收,提高番茄产量,但当铵态N比例增加至T4处理水平时,番茄产量及N素利用率均有显著的下降。T3处理番茄产量相对于T4处理提高了21.2%、N素偏生产力高于T4处理47.09g·g~(-1),N素收获指数达到0.48g·g~(-1),同时高于其它处理,是该试验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辣椒品种"美园"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处理(常规施肥、减氮15%、减氮30%、减氮45%、不施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减量施肥较常规施肥在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波动小。随着采样日期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最终达到最小值,但是土壤硝态氮含量与采样日期不呈线性关系,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形态氮素对刺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刺梨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能促进根系生长。用硝态氮与铵态氮配合作氮源,植株生长量大于单一用硝态氮、铵态氮或尿素。春季用尿素作氮源,植株生长弱。增大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根、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叶中水溶性总糖含量增加,而淀粉含量下降,根中水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也随之降低。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占50%和70%时,叶中氮、磷、钙、铁、锌、铜元素含量明显提高,而硼、钼元素含量随铵态氮比例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1施肥不当导致污染1.1氮肥污染氮肥在化肥施用中占70%以上,作物吸收氮素肥料主要是硝态氮(NO3-)和铵态氮(NH4 ),铵态氮被吸收后可直接参与植株蛋白质的合成,而如果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过多,会使硝酸盐含量迅速增加,植株无法将其同化吸收,进而累积在蔬菜中。人若食用了含大量硝酸  相似文献   

20.
SPAD计在黄瓜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小区种植的方式应用叶绿素仪SPAD-502和硝态氮反射仪快速监测黄瓜叶片氮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正在开花叶片和正在结果叶片的全氮含量均与黄瓜叶片的SPAD值和硝态氮的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无论花叶还是果叶都是开展氮素营养诊断的主要部位;基于SPAD计的无损诊断结合硝态氮的快速诊断可以获取氮素营养状况,生产中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选择,实施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