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母岩母质上土壤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母岩母质上土壤的特性已经从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酸碱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河北 林业科技》2003年第2期),下面继续从土壤养分、土壤机械组成及质地3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样得出了不同母岩母质上 发育形成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都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研究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布、作用,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土壤生态条件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面。对于加深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探讨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荔枝、芒果及速生桉林下设置养鸡区和未养鸡区,研究了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养鸡模式使林地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变大,非毛细管孔隙度与毛细管孔隙度的比例变大;土壤养分含量提高,而pH值降低;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在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及真菌数量上,3种树种的养鸡区与未养鸡区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林下养鸡对林地产生了良性影响,不仅改善了林地土壤性质,而且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对林木的生长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5.
以苹果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土壤除草方式对土壤质量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质量方面,3种处理中以压草覆盖处理能降低土壤容重,但是对pH影响不显著;在土壤养分方面,以压草覆盖处理对有机质提高显著;但是在土壤全氮、磷、钾含量上,除草剂除草处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人参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人参土壤养分、土壤酶及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从土壤养分对人参产量、质量、病害等的影响,土壤酶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参土壤养分、土壤酶及病害防治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 3种类型黑松混交林及纯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各土壤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差异 ,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纯林 ,尤以黑松×刺槐、黑松×麻栎混交林显著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土壤颗粒组分中氮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祁连山北坡土壤颗粒组分中氮含量及其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氮比例、土壤颗粒氮含量和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都随海拔升高而差异不显著;就土壤颗粒组分比例而言,0~15 cm土层在阳坡3 800 m处、阴坡3 000、3 200和3 500 m处较高,15~35 cm土层在阴坡3 200和3 500 m、半阴坡2 800 m处较高(P<0.05);就土壤颗粒氮比例而言,0~15 cm土层在阴坡3 000和3 200 m、阳坡3 300和3 800 m处最高,15~35 cm土层在阴坡3 000 m和阳坡3 300 m处最高;就土壤颗粒氮含量而言,0~15 cm土层在阴坡3 600 m处最低,阳坡3 800 m和半阴坡2 800 m处较高,15~35 cm土层在阴坡3 400 m、阳坡3 300 m处较高;就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而言,0~15 cm土层在阴坡3 400 m、阳坡3 300和3 800 m处较高,15~35 cm土层在阴坡3 400 m、阳坡3 300 m处较高(P<0.05);植被对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氮比例、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和土壤颗粒氮含量的影响显著;就土壤颗粒组分比例而言,0~15 cm土层在森林和灌丛草甸中较高,高寒草甸中较低,森林与灌丛草甸及干草原与荒漠草原中差异不显著,15~35 cm土层在森林、灌丛草甸和干草原中较高,高寒草甸中最低,森林、灌丛草甸与干草原中差异不显著;就土壤颗粒氮比例而言,0~15 cm土层在森林和高寒草甸中较高,灌丛草甸、荒漠草原与干草原中差异也不显著,15~35 cm土层在森林和高寒草甸中较高,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中最低;就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而言,各土层均在灌丛草甸中较高,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中较低;就土壤颗粒氮含量而言,各土层均在森林和灌丛草甸中最高,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中最低,森林、高寒草甸与灌丛草甸中差异不显著;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颗粒组分氮含量、土壤颗粒氮比例和土壤颗粒氮含量随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而增加(P<0.02),土壤颗粒氮含量随颗粒组分氮含量极显著增加(P<0.001),土壤颗粒氮比例随土壤颗粒氮含量增加显著增加(P<0.05);祁连山北坡土壤中非保护性氮含量总体上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森林和高寒草甸土壤中非保护性氮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湖南省攸县境内的不同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从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抗蚀性能和土壤抗冲性能3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其林地0~20 cm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水稳定指数、渗透系数、土壤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抗冲指数几个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土壤的物理性状来看,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容重和孔隙度均比其他两种林分要好;从土壤的抗蚀性能来看,3种不同林分的水稳性指数大小按照大小顺序为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渗透性能优于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且3种林分的水稳性指数与渗透系数均大于荒坡地;从土壤抗冲性能来看,土壤总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土壤抗冲指数按照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大小排列顺序,且指标均大于荒坡地。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概述了土壤酶的研究简史、来源和分类,概括出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几种因素,分别为: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人为因素以及植物根系。并就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评价的关系做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对土壤酶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光合作用与土壤水分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3~4 a生毛白杨幼林根系分布层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定期测定表明,毛白杨幼树光合作用速率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变化的轨迹呈S形曲线。在田间持水量40%~60%范围内,光合速率因水分下降而急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也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持续干旱对光合作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以雷州半岛气候背景条件下具有良好培育前景的5种桉树人工林(湿加松林为对照)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各个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在旱季和雨季的差异,以揭示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旱季表现为先减后增变化趋势,在雨季表现为先增后减或逐渐减小变化趋势,旱、雨季变化特征明显.6个林分旱、雨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1.63~3.32μmol·m-2·s-1和2.55~4.36μmol·m-2·s-1.旱季土壤温、湿度共同促进土壤呼吸作用,雨季土壤温度促进土壤呼吸,土壤湿度抑制土壤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黄河故道冲积砂质上的肥力状况和毛白杨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土壤养分和水分在土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质地的关系,以及不同生长季节毛白杨的叶片营养特征和树高、胸径生长量与砂质土水分、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砂质土肥力低下;土壤质地、养分和水分变化状况与树木生长关系密切,尤其是土壤粘粒、水分和氮素含量与毛白杨生长呈明显的正和关。故可通过施肥、灌水、改善土壤保水保肥特性来调整和控制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区柠条植物篱水分再分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6年生柠条植物篱不同部位(带间、带前、带内、带后)土壤水分的2年监测,对比分析了柠条植物篱不同部位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探讨了柠条植物篱对降水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带状柠条植物篱内不同部位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带内部位土壤密度(0.99 g·cm-3)、非毛管孔隙度(8.77%)、毛管持水量(58.89%)等均优于带间、带前、带后,土壤更为疏松,透水保水性能更良,而带前更加黏性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部位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逐层降低的趋势,依次为0~20 cm(25.51%±2.28%)40~60 cm(12.96%±1.34%)60~80 cm(10.03%±0.59%)80~100 cm(9.16%±0.81%)100~120 cm(8.76%±1.00%),但越接近表层,带前、带内部位土壤水分含量的优势更明显。根据对土壤水分的有序聚类分析,将柠条植物篱土壤层次划分为弱利用层、利用层和调节层3层,其中,带内的土壤水分利用层(20~120 cm)大于带前、带后(20~60 cm)和带间(40~60 cm),与柠条对土壤水分的主要利用层次相一致,带内的土壤水分调节层在120 cm以下,较带间(80 cm以下)和带前、带后(60 cm以下)均深,反映了带状植物篱带前、带内土壤含水率提高而带后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的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不同年龄阶段(4、7和11年)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呈增大趋势,土壤腐殖质(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结构破坏率和密度则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亏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差异性及其生态水文效应,选择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水蚀风蚀交错区长城镇退耕还林后形成的典型人工林(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河北杨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分析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贮水量特征和土壤贮水亏缺程度。结果表明:在0~300 cm土层,6种林地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6种林地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变异系数在表土层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6种林地土壤水分活跃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沙棘林土壤水分活跃层最深(0~80 cm),其它林地相对较浅(20~40 cm);在0~100 cm土层,各林地土壤贮水量垂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且小叶杨、河北杨与沙棘林差异显著(P<0.05),沙棘各季节土壤贮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贮水亏缺度存在差异,土壤水分亏缺度在季节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17.
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状况与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综合阐述了不同的人工植被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普遍存在着的土壤干化现象。文章着重介绍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在不同的土壤剖面层次、不同的季节,土壤水分存在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变异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当地土壤干化的程度和年内水分供需矛盾状况。利用人渗规律,增加水分循环的途径,使土壤干层水分得到补给,是避免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新型的、无损的能够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一种方法。GPR作为一种中大尺度的土壤含水量探测方法,在探测土壤的含水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大量国内外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汇总分析,目前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主要包括4种:反射波法、地面波法、地表反射系数法、钻孔雷达法,其中根据反射波法是比较常用的。通过概述国内外利用探地雷达来探测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方法及研究现状,对这4种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通过大量相关研究的结果,说明利用探地雷达在探测土壤含水量方面的方法是可行的,为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沙地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白音花沙地草牧场防护林下的土壤水分变化分析得出:草牧场防护林保护下的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变化,距林带不同距离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也不同。研究表明:草牧场防护林不仅提高了其防护范围内的土壤水分,改善了土壤水分供应状况,而且可有效调控沙地土壤水分,提高沙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土壤含水率对中国沙棘人工林种群数量的影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中国沙棘人工林持续4年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克隆种群数量、母株种群数量以及子株种群数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均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规律;随着年份增加克隆种群数量、子株种群数量最大值时最佳含水率不断升高;在同一土壤含水率情况下,母株存活数量和存活率则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