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在树木抗旱性、树木抗旱性机理、抗旱树种选育以及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同时对我国抗旱造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高温干旱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干旱、高温等自然因素对不同林分、不同栽培模式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油茶物种抗旱性差异显著,在调查的3个物种中,小果油茶的抗旱性最强,普通油茶次之,腾冲油茶的抗旱性最差;不同林龄林分的抗旱性不同,1~2年生新造林分的抗旱能力明显低于3年生或以上林龄的林分,且3~4年生林分抵御夏季高温干旱的能力要强于5~7年生林分;山坡中下部造林、大苗造林、减少新造林套作经营(花生)、科学覆膜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新造林的抗旱能力,加强修剪和抚育管理是改善油茶成林和老林抗旱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今后的油茶生产过程中,应从油茶育种、育苗、造林和栽培管理一系列环节出发,研究形成一整套油茶抗旱栽培的技术体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油茶抗旱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抗旱造林技术需要因地制宜,其整地方式、造林方法、护林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与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析我国的抗旱造林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要点,旨在为我国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一些参考思路。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抗旱性树木的选择,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第四部分探讨了抗旱造林技术要点,第五部分以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外苗圃栽培措施对树种抗旱性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是阻碍全球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各国对树木抗旱性的研究非常重视。在育苗阶段, 通过不同栽培处理, 如水分胁迫、施肥、生长抑制剂、菌根菌、光周期等, 研究苗木对干旱的形态适应性和生理适应性, 为培育抗旱树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增强苗木抗旱性, 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辽西丘陵山地樟子松、油松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树木早生及耐旱形态特征、抗旱生理特征以及林分的生长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樟子松、油松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可作为辽西干旱贫瘠山地的造林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同时也是辽西山区良好的用材林树种;油松的耐旱耐瘠薄能力虽较樟子松差,但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仍应发展其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抗旱造林是荒山造林快速发展的技术难题。从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树种、整地汇集、储存有效地表水满足林木生长需要、增加造林技术含量等方面介绍了黑茶山林区抗旱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干旱是树木生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逆境。树木为了适应干旱,在叶形态及解剖结构、叶片内含物质、渗透调节及酶调节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保持渗透势的平衡和清除自由基,避免或者减轻细胞受到伤害。文中综述了干旱对树木叶片形态及解剖特性、比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叶片气孔调节及光合生理、叶片内含物质、抗旱生理和叶片脱落及衰老等方面的影响。未来的研究热点是在大尺度上长期研究叶性状和抗旱生理的关系,对叶片性状及其环境进行协同研究,强化常见树木的主要栽培品种和珍稀树种的叶片抗旱研究,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筛选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8.
抗旱造林是荒山造林快速发展的技术难题。从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树种、整地汇集、储存有效地表水满足林木生长需要、增加造林技术含量等方面介绍了黑茶山林区抗旱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成就与发展方向概述卢国珍,王世中(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近年来我国在树种抗旱性研究。抗旱树秧选择\容器首积菌仍亩跨陈隽流学地与抗旱栽”植技术。新型生物化学物质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术顾欧季泽询研究懈鹏和广军及系统化方面还很...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北部中山幼林地土壤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张小泉  毕树峰 《林业科学》1994,30(3):193-200
以太行山北部山西五台山中山地区幼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阳坡、阴坡和半阳坡三种代表性立地上,从土壤水势、水容量等持水特性和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角度,并结合树木抗旱性和生长,研究了该地区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及其与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水范围为-0.3--20bar,正常生长水在-0.3--3bar,轻胁迫水-3--10bar,中胁迫水为-10--20bar;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效水范围以阳坡最小,半阳坡最大;土壤自然含水率和有效水含量随降水而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阴坡全年土壤含水率高,有效水充足,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半阳坡和阳坡土壤含水率低,有效水较少,林木易于受旱,需选择抗旱树种,采取抗旱造林措施;整地可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抗旱造林和促进幼林生长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树木的水分生理、渗透调节、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酶活性、膜脂过氧化、干旱诱导蛋白以及抗旱性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综合评述了树木抗旱生理学与生化学较为普遍采用的抗旱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09年在云南省持续发生的旱灾为例,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地域、地类、树种和起源的森林是否存在抗旱能力的差异,通过对受灾数据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云南省森林资源的抗旱能力和受灾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地类、树种和起源的森林,抗旱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域的森林,抗旱能力理论上不存在差异,但实际上从调查数据来看还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红柳、侧柏和合头草等3个树种的抗旱性与9项抗旱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电导率与3个树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767 4、0.700 5、0.679 3和0.628 7,它们可作为3个树种重要的抗旱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西藏柏木抗旱生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研究采用人工干旱对比盆栽试验方法,探讨在水分胁迫下,西藏柏木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及其抗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叶水势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失水速率减小;电解质渗透率略有降低,脯氨酸累积增加,叶绿素a/b值变大;生长阻滞含水量是田间持水量的57%。综合分析表明,西藏柏木属于抗旱植物,抗旱机制是低水势忍耐脱水。  相似文献   

15.
元谋干热河谷相思树种和桉树类抗旱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引种的8种外来树种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发现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窿缘桉、赤桉、柠檬桉、绢毛相思、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对干热环境的适应性越强。8种外来树种适应干热河谷生境的旱性结构的特点是主根深、侧根多、栅栏组织和贮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或近等面叶。桉树类树种的蒸腾速率较高,但能生存的主要机理根系分布深,主动供水能力强,补充了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而相思类则以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叶片保水能力来适应干热环境。  相似文献   

16.
沙棘抗旱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只利用单因素/单项指标评价其抗逆性,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研究对干旱胁迫下4个沙棘品种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发现:乡土中国沙棘(河北丰宁种源)品种的抗旱性最强,引进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品种的抗旱性最差,引进的4个沙棘品种抗旱能力强弱的排序为:丰宁(0.619)> 楚伊(0.445)> 向阳(0.390)> 乌兰格木(0.274)。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脱落酸的含量可作为沙棘抗旱性的判定指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与对照相比,4个引沙棘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水势均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四大激素均上升,这说明干旱逆境胁迫影响了沙棘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同时通过内在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来增加其自身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这些将为沙棘抗旱树种的筛选和进一步的杂交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种含笑叶解剖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年生乐昌含笑、金叶含笑、阔瓣含笑和深山含笑等4种含笑叶片组织解剖性状的测定与盆栽抗旱性观测表明:供试树种间叶解剖性状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的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和气孔密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结构指标差异不显著.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叶片结构紧密度和气孔密度等值越大的含笑,受旱危害愈轻,其抗旱性就越强.叶片厚度、尤其是角质层的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是评价供试含笑抗旱性的重要解剖指标.依据叶解剖性状结构指标,并结合盆栽试验旱害观测,供试树种的抗旱性大小为:阔瓣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乐昌含笑.研究结果与大田容器苗受持续秋旱产生的旱害观测结果吻合,为苏南地区北移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枣树抗旱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测研究枣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结构及生理指标,从多个方面研究了枣树的抗旱性。研究发现,枣树是一种强抗旱经济树种,其抗旱性包括了避旱性、御旱性和耐旱性三个方面,是生长习性,形态结构及生理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发现,其抗旱以降低生产力为代价,因而必需加强旱期的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