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肃省灌木林资源碳储量估算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回归分析、马尔可夫过程模拟预测、抽样统计等方法,对甘肃灌木林发展空间、林种面积、生产力及碳汇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到2050年灌木林发展可望达到571.5万hm2,未来灌木林发展的潜力在非林区;灌木林生产力较低,且差异较大;灌木林碳储量较丰富,2011年和2050年分别为1 140和2 310万t,平均碳密度由3.160 9 t/hm2增加到4.042 1t/hm2,碳密度的提高得益于新造生产力较高灌木林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量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燕山山地山杨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杨天然次生林的林木蓄积量和生物量、碳密度呈密切的相关性,其中以直线回归和幂函数的表现形式有较好适用性。山杨天然次生林林分碳密度平均值为218.6947t/hm2;其中林木生物量密度73.2898t/hm2,平均碳密度35.5883t/hm2;地被层平均碳密度7.9817t/hm2,土壤层平均碳密度175.1247t/hm2。  相似文献   

3.
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兴隆山国家级保护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保护区主要森林总碳储量为217 839.48 t,总经济价值为9 326.14万元;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在128.60~73 440.45 t、5.12~37.42 MgC/hm2之间,平均碳密度为22.67 MgC/hm2;不同龄级碳密度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减排、碳汇问题已成为国际热点,利用2006年腾冲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通过生物量因子法及平均生物量法测算和分析县域森林生物量、固碳量,净固碳量。结果表明,腾冲县森林植被固碳量总量为25 565 548.2 t,年净固碳量为1 132 442.4 t/a,乔木林是最主要的碳库,固碳量为24 836 049.7 t,占97.15%,乔木林碳密度为64.8 t/hm2,均高于全国和云南省平均水平。18个森林类型中碳密度差异很大,碳密度最高的达249.8 t/hm2,最低的仅为20.7 t/hm2。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的森林质量较好,碳密度分别达155.5 t/hm2、84.9 t/hm2。腾冲县森林植被总固碳价值为237.76亿元,年净固碳价值为10.53亿元。  相似文献   

5.
杨梅在常规栽培模式下,栽植密度为330 ~ 400株/hm2,第4年开始少量投入产出,第8年开始获取纯利润,第13年产值达8.0万元/hm2;投资年平均效益系数为0.26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3.43.杨梅-茶-桃混交林模式,初植密度为杨梅200株/hm2,茶18 000株/hm2,桃600株/ hm2,造林后第3年少量产出,第5年即可获取纯利润,投资回收期比纯林栽培模式缩短3a,第13年产值达10.5万元/hm2;投资年平均效益系数为0.35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4.56.可见,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模式具有投入产出早、投本少、投资回收快、投资效益系数高等特点.混交林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标准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测定了生物、土壤中的碳。通过对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的比较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0.4946~0.5352g/g;杜香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分别为173.21t/hm2、207.81t/hm2、118.95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分别为53.41t/hm2、86.23t/hm2、33.76t/hm2,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19.80t/hm2、121.58t/hm2、85.19t/hm2;兴安落叶松林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3.51t/(hm2.a)。  相似文献   

7.
利用旌德县第8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该县的乔木林总量及其年龄结构,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全县乔木林的碳储量及碳密度。结果表明:(1)旌德县乔木林总面积50190.7 hm2,乔木林总蓄积3624337 m3,以庙首镇森林面积最大。(2)乔木树种以杉类、硬阔和松类的面积和蓄积最大,乔木林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3)乔木林生物量为118.18万t,乔木林碳储量为591485.20 t,碳密度为11.78 t/hm2,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差异很大,以柏类的碳密度最大,达到27.63 t/hm2,软阔、硬阔林的碳密度较小,仅为0.73 t/hm2.和0.17 t/hm2.。因此,在实施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同时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提升现有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有效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将会使旌德县森林的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嵊州市公益林生物量及生态效益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嵊州市公益林生物量的基础上,采用影子工程法、工业生产成本法、碳税法、工业制氧法等方法,对嵊州市公益林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森林储能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嵊州市公益林总生物量374.55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平均为98.57t/hm2;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储能的总量分别为4 407.63万m3/a,4.78万t/a和63.55万MJ/a,总价值分别为3.6亿元、8.52亿元和36.05亿元。并在此基础上为嵊州市今后的公益林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贮量及固定CO2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9a、18a、33a、43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总碳贮量分别为21.97t/hm2、34.14t/hm2、55.62t/hm2和141.70t/hm2;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汇价值平均值的高低排序为:43a生33a生18a生9a生;9a、18a、33a、43a生华北落叶松林当年的碳汇价值有较大差别,分别为119.90元/(hm2·a)、192.86元/(hm2·a)、903.41元/(hm2·a)、373.63元/(hm2·a);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植被固定CO2的净收益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依次为498.43元/hm2(9a生)、5 003.28元/hm2(18a生)、12 923.69元/hm2(33a生)、44 708.75元/hm2(43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是河北省森林重要的碳贮库,碳汇经济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7块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调查的数据,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树干所占比重最大且逐渐增大,在林龄28年时,乔木层的生物量最大为167.86 t/hm2。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垂直分布序列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分别为50.28 t/hm2、4.32 t/hm2、1.50 t/hm2,平均年固碳量分别为2.44 t/hm2·a-1、0.19 t/hm2·a-1、0.14 t/hm2·a-1。杉木人工林总平均生物量、总平均碳储量和总平均年固碳量分别为119.05 t/hm2、56.10 t/hm2、2.77 t/hm2·a-1。因此,乔木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碳库层,对于森林的碳汇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立地指数级为16的杉木林内共设置12个固定样地,经过30年系统观察,对杉木传统经营方式和大径材经营方式的经济与养分利用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30年内,传统经营方式经营1.5个轮伐期,产木材558.371 m3/hm2,收益702 156元/hm2,木材效益1 258元/m3;需要造林2次,前期成本26 182元/hm2,后期成本268 018元/hm2;经营净收益为407 956元/hm2。大径材经营方式经营1个轮伐期,木材效益达到1 786元/m3;前期、后期经营成本分别为传统经营方式的50%、76.9%,经营净收益高于传统经营方式34.3%。传统经营方式1.5个轮伐期内消耗氮、磷、钾、钙、镁总量为1 110 kg/hm2,而大径材经营方式养分消耗为传统经营方式50%,单位养分利用效益是传统经营方式的2.7倍,达到989元/kg。  相似文献   

12.
在花年毛竹纯林进行1a覆盖-1a套种竹荪轮作等经营模式试验,研究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作用。结果表明:(1)1 a覆盖-1 a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的2 a净收入达到18.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3.29,分别是传统单一经营模式、1 a覆盖-1 a自然培育经营模式的19.6倍和1.6倍。(2)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在高碳氮比(C/N)有机物覆盖的清理、林地土壤改良、林地地力培育等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1 a覆盖-1 a自然培育经营模式,有效防止竹林地因覆盖而引发竹林衰退。毛竹林覆盖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是毛竹林可持续性发展的经营模式,可作为毛竹林覆盖的配套经营措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昆明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的栽培多样性,对17个引种无核葡萄品种在昆明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17个品种的熟性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5类,植株长势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良好的选择潜力;(2)17个品种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介于13.43%~43.49%,其中百粒重和单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3)可将成熟时的17个品种的果实色泽分为4类,即黄绿色、粉红色、红色和蓝墨色,可滴定酸TA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4)各品种的穿刺力(Fsk)介于2.38~5.65 N,穿刺能量(Wsk)介于4.24~13.35 mj,不同品种在硬度和口感上存在较大变异;(5)通过建立无核葡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到17个品种的优良度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是‘美丽无核’‘紫甜无核’和‘郑果大无核’,最差的品种是‘希姆劳特’‘康能无核’‘金星无核’,同时可将17个品种聚为6类,较好地区分开了不同优良度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淳安县北部山区为重点,在适宜于丰产培育的小笋竹林地,选择早竹、石竹、水竹等3个优质品种作为人工定向培育对象,采取林地清理、深挖垦抚、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合理留竹、适时适法采收等技术措施,示范林平均每公顷产笋干可从原来75kg提高到661.5 kg,最高每公顷可达804 kg.随着人工定向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笋干竹培育面积已达409.72hm2,平均每公顷产量达402 kg,平均每公顷产值达9648元,年总产值达395万元,成为山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包头市大青山山前洪积地区3种林木的生长习性、用途及能够带来的经营效益进行估算比较,结果认为小黑杨纸浆林在第10~11年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可达6.7~7.7万元/km2,但是周期较长;建果园农场,从第5年开始,年收入达到5 000元/hm2以上;种植枸杞,从第4年开始,年收入可达3.0~4.5万元/hm2。经过对3种经济林培育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比较,认为在包头市大青山山前洪积地区种植枸杞的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幼龄油茶套作山稻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幼龄油茶套作山稻和纯林粗放经营2种经营模式对油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经营模式油茶树高、春梢显著高于粗放经营模式,分别增加10.9%和28.6%,达到1%的极显著性水平,地径增加4.5%,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证明油茶套种山稻能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油茶与山稻套作可起到以耕代抚育的作用,不仅能节省0.27万元/hm2油茶抚育资金,还能从山稻收成中获得1.59万元/hm2的净收益,表明油茶幼林期套种山稻经营模式切实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人工林径阶分布与经济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洪亮  李凤日  贾炜玮 《森林工程》2009,25(4):10-13,36
根据人工用材林培育目标和对木材分级利用的观念,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模型预估得到各个径阶的详细收获量和各材种的出材量。由此得到不同利用方式的经营收入,结合生产投入,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中的效益成本比、净现值指标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轮伐期为:13~18a。林分密度为1000株/hm^2时,效益成本比RBG最大值为3.8653,净现值胛矿最大值为9574.3元;l500株/hm^2时,RBC为4.2486,NPV为14408.6元;2000株/hm^2时,RBC为4.4937,NPV为16705.9元;2500株/hm^2时,RBC为4.685,NPV为19256.3元;3000株/hm^2时,RBC为4.8671,NPV为21749.7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越大,经济轮伐期越大。  相似文献   

18.
对白哺鸡竹连续5a的高产试验表明,采取壕沟填肥法,地表覆盖,肥水管理、及时挖笋、合理钩梢等措施后,可获得较好的收益,其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10.6,每公顷净收入8万余元。  相似文献   

19.
薛文瑞 《甘肃林业科技》2010,35(3):58-61,93
经过4年对引进国外葡萄优良品种世纪(森田尼)无核在民勤荒漠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外界最低气温-27.0℃以下,搭建"棚中棚"双层膜保护条件下最低气温在-8.0℃以上,葡萄植株可安全越冬。春季萌发时间晚于日光温室种植而早于露天种植,填补了温室种植和露天种植之间的葡萄成熟期时间空间,建立了"棚中棚"葡萄自有时空的市场域。同时,世纪无核品种"棚中棚"葡萄安全越冬保护性种植技术比常规单膜拱棚平均每年节约成本18%;该"棚中棚"和常规太阳能温室种植比较,可节约成本30%,比当地露天相同面积同龄葡萄园产值高6倍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在民勤荒漠绿洲区及同类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喜光植物,设施葡萄栽培中最难克服的是光照不足问题。除改进农膜透光性之外,通过合理的架式,改善设施葡萄的光照条件成为设施葡萄栽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对改良式"V"形架不同叶幕层次、不同生育时期光照强度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以期探知最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的架式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直立篱架相比,改良式"V"形篱架能有效改善设施葡萄的光照条件,有利于设施葡萄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