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3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山,在荒山中有1000余座坟墓。13年后,这里是一片绿色,绿色中摇曳着累累的果实。在整整13年的时间里,赵康娥——山东省临沐县唐岭乡玉山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带着5个女儿,拖着赢弱的身子,在离村子1.5km远的荒山上开山造林,实现着丈夫的遗愿和自己的理想,终将4.8hm~2荒山墓地变成一个果实累累的大果园。 13.5Kg钢的来历 1985年,玉山村酝酿已久的荒山承包开  相似文献   

2.
陆军,今年27岁,是蒙山县新圩乡双垌村青年民兵。如今以拥有价值50万元的绿色山庄而闻名蒙山县,被农民群众称颂为“绿色银行行长”。 1987年,他根据自己住在山区,有大批荒山亟待开发的情况,决定把眼光盯在荒山,兴建一座“绿色银  相似文献   

3.
承包万亩荒山造林、被群众称为造林大王的文山县德厚乡德厚行政村第六村委会农民汤发俊,听了州委副书记戴光禄传达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关于“六个稳  相似文献   

4.
山村新愚公     
提起康富,在翁牛特旗几乎无人不晓。不是因他富足,也不是因他有惊人的壮举,而是因他用勤劳的双手,苦战十个春秋,把一处贫瘠的荒山沟建成绿色宝库而闻名远近。盛夏,我们驱车广德公镇郝家窝铺村第四组访问了人称“山村新愚公”的农民康富。  相似文献   

5.
林西县兴隆庄乡九连庄村青年农民郭显生,全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从1985年开始,他靠开发荒山,走上致富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都想致富,一些人通过发展工副业富了起来.可郭显生却与众不同,他把眼睛盯在了荒山上.他几次向村,组提出申请,要求承包荒山,靠山致富.1985年春,他利用两周时间考察了村周围的荒山荒坡,  相似文献   

6.
金小安,师宗县五龙区狗街乡菁口村村长,一个47岁的壮实农民。他前后担任生产队长和村长共二十多年,他宣传植树造林,带头植树造林,他和菁口村的杉木林在师宗县出了名。菁口村,一个26户145口人的小山村,原是一个荒山满目,吃粮靠伸手,花钱靠卖蛋的贫困山乡。1978年,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支持下,为了彻底改变菁口村的贫困面貌,村长金小安挨户动员,带领全村26户农民开始在菁口村的荒山上年年植树,岁岁添绿,不几年就在这个村原有的3500亩荒山上,植下了2500亩杉木林,现在全村已经人均有杉木17亩,仅村长金小安一家就植下杉木200亩,3万多株。如今的菁口村已是绿荫婆娑,翠叶田田,粮食自给有余,农民花钱不用愁的新农村了。村长金小安一和人谈起植树造林的事,就喜滋滋地硬要带你到山上去转一转,他抑制不住喜悦地  相似文献   

7.
一、“绿色庄园”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绿色庄园”,就是1户或几户农民从集体买来或承包来一定期限的荒山使用权,自己投资建房、修路、造田、植树、打井、通电,在山上安家建设庄园。笔者到河北省元氏县北正乡北正村调查了时发林的“绿色庄园”。 元氏县位于太行山东麓中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该县曾把荒山承包给农民,但结果是“包而不治,分而不管”。  相似文献   

8.
张全生 《国土绿化》2008,(11):25-25
在六盘山下的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有这样一个人,他每天早出晚归,15年如一日,播撒绿色不问断,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今天郁郁葱葱的森林。他就是于文学。  相似文献   

9.
易厚掌,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生长在西塔山脚下的易掌厚,自小就对树木有着一种特殊而又深厚的感情。1981年,得知党中央号召群众大面积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消息后,立即萌发了“承包荒山,绿化西塔”的念头,并把目光瞄准了村后的那片荒山。1985年春上,他与村里签订了承包绿化荒山的合同。  相似文献   

10.
秧坝村是贵州省西南部一个边远的布依族山寨。20年前,该村山无树,田无肥,仓无米,袋无钱,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生活十分艰苦。秧坝村人不甘贫穷,一直在寻求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子。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覃仕坤带头承包荒山,营造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迅速掀起了家家出动、人人参与的植树造林热潮。一些家住该村的机关干部、经商人员也来投资造林,一片片荒山渐渐披上了绿装。秧坝村坚持造林20年,迎来了满目葱绿。现该村森林面积已达27960亩,户均有林面积100余亩,人均有林…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黑沟村三组农民杨虎生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农民。他25年如一日,以山为家,以林为业,植树不止,护林不休,把自己的命运和荒山绿化连在一起,让20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相似文献   

12.
<正>老王沟村是河南省禹州市城西北40公里外的偏僻小山村,这里山高地少,土地瘠薄。虽然,村里乃至乡里都曾在这里组织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但结果仍是荒山一片。年逾5旬的老王沟村村民张建章,是当地闻名的农民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他觉得事业成功了,家庭富裕了,还应当为家乡作点贡献。在总结村里历次造林失败的经验教训后,张建章决定投资承包荒山造林,他要圆全村人多年的荒山绿化梦。2003年春节刚过,张建章的荒山  相似文献   

13.
他在井陉县苍岩山镇洞阳坡村呆了7年多时间了。在这25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率领一群农民让这片荒山发生了巨变。一条3.5公里的盘旋公路缠绕山腰,5道钢缆铁索桥跨越峡谷山涧,30多条运输索道直上云端,100万棵经济树木栽满山岭。他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64岁的董事长吕日新。  相似文献   

14.
正绿水青山,碧水荡漾。金秋时节,置身于江西省彭泽县浩山乡海形村,一片片满山翠绿的林波竹海,犹如墨绿色的翡翠,随意搁置在天地间;徜徉在畅达的乡村小路上,一排排树木随风摇曳,与林中的村落、溪涧辉映成章,如诗如画……在浩山乡海形村,人们面对眼前的胜景说道的总是一个人,一个敢于让荒坡披上绿装、带领众人致富的人,他就是彭泽县造林绿化领头人、造林大户吴奇明。自1999年以来,吴奇明矢志绿化荒山,多方  相似文献   

15.
一间孤单的瓦房座落在荒山脚下,四周是20多棵5—10米高不等的蓝桉树,蜜桔、圆柏、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蓝桉树旁,一群悠闲自得的半大鸡在树下寻觅食物。好一幅农家田园风光图!这就是带领全家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壮族农民——向天明的家。向天明今年57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满头的银发记载着开发荒山创业的艰辛,瘦小的身材蕴藏着一颗绿化荒山的炽热之心。1982年3月,他从邱北县天星区农机修理站回到了家乡——下寨区大戛勒村务农,当时村上安排他到茶果山管理油茶。面对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他萌发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想法。他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文县尚德镇尚德村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张文成,从20出头到年过半百,他把30个春秋寒暑奉献给绿色事业,累计造林面积超过1000亩,植树50多万株。那荒山上的片片绿荫,国道旁的株株行道树,连成一个退伍军人的绿色生涯。  相似文献   

17.
春天又来了,春寒料峭中,盲人王惠明在自己新开垦的5亩荒山上,摸索着,种下一棵棵幼小的杉树苗。几乎是先天失明的王惠明就是这样在每个春天来临时,播种着绿色,17年来开垦100多亩荒山,创造了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 今年32岁的王惠明是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光荣村一个山民的儿子,出生仅7个月,先天性白内障就夺去了他全部的光明,从此生活中一切美丽的亮色在他眼里都成了一片漆黑,但他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1981年  相似文献   

18.
<正>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仁哲里木镇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在这片辽阔而美丽的沃土上,有一位远近闻名、受人尊敬的医生。他救死扶伤,视患者为亲人,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善美;他承包荒山造林,用心血和汗水播种绿色。他就是妙手医百姓、赤心播绿荫的王布和。  相似文献   

19.
荒山播绿人     
巍巍始祖山,满目碧翠,棵棵树木枝繁叶茂,在绵延起伏的始祖山北坡,有一条蜿蜒崎岖、布满石子的小路,通往魏福安的家。 15年前的始祖山一片荒凉。土生土长在柿树行村的魏福安从小就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这山不长一棵树?他立志要改变这片荒凉! 一纸合同 几多重任在肩 1984年,新郑县政府号召全县群众承包治理荒山,柿树行村也贴出了让群众承包治理荒山的公告。村民们纷纷算这笔帐,多以为投工、投资不合算。40年哪,人生有几个40年,再说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了。他们虽然穷怕了,可也习惯了。当年,魏福安在外村一家造纸厂当工人,得知这一消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当31岁的孙金生与村里签订“2000亩荒山承包,50年不变责任书”之后,他就把后半生作为一个“赌注”下在了那2000亩荒山上。 今天,孙金生那2000亩荒山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随同孙金生走进了他那曾经抛洒无数汗水的“绿色工厂”。孙金生承包的那2000亩荒山分布在鹤壁市大河涧乡潭峪村西南部的十二道沟和四架山梁上。十二道沟大致呈辐射形分布于四座大山周围,群众称这一带为大潭沟。进入林区,沿沟底的是一棵棵主干涂上石灰的果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