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了不同农药配比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毒死蜱30公斤/公顷、10%噻唑磷24公斤/公顷或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分别加入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均能防治当归成药期麻口病的危害,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佳,且鲜根产量较高,是较好的防治当归麻口病的农药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2.
定西市药材面积大、种类多。病虫害主要有以当归麻口病、黄芪根腐病为主的地下药用部分病害和地上叶部病害;地下部病害主要是由线虫、地下害虫、机械创伤等造成伤口,镰刀菌侵染所致,其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杀线虫、杀地下害虫及病菌,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产值。地上茎叶部病虫害有20多种,视病虫种类选择适宜药剂及技术防治。  相似文献   

3.
顾志荣  师富贵  金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15-10616,10619
总结了当归麻口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当归麻口病的症状及危害、发病机制、对当归药材质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当归麻口病是当归种植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本文试就目前当归麻口病的防治技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采用‘岷归2号’当归为试验材料,以当归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药菜间作套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当归产量、抽薹率及麻口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甘蓝间作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容重和麻口病发生率较低,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其单株重、亩产量、一等归出成率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综合分析表明,当归—甘蓝间作能促进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有效降低当归麻口病的发生率,最有利于当归产量和一等归出成率的提高,是药菜间作套种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归与3种作物间作对当归早期抽薹及麻口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裂区设计方案,研究了当归间作苦参、蚕豆、大蒜对当归早期抽薹及麻口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抽薹率以间作苦参处理最高,间作大蒜处理较高,间作蚕豆处理最低。当归折合产量以间作苦参处理表现最高,但不同株距处理间变幅较大。当归麻口病感病株率以间作蚕豆处理最小,间作苦参处理次之,间作大蒜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不同农药配比对当归麻12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毒死蜱30公斤/公顷、10%噻唑磷24公斤/公顷或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分别加入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均能防治当归成药期麻口病的危害,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佳,且鲜根产量较高,是较好的防治当归麻13'病的农药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8.
当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归麻口病 病原主要为腐烂茎线虫症状麻口病是影响当归质量、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当归各产区均有分布,发病率40%~50%,严重地块高达100%.在当归整个生育期均有危害,但以前期为主.主要症状是当归根表皮呈黄褐色纵裂,毛根增多并畸化,严重时表皮呈干烂、糠腐状.在土壤0~10厘米范围内寄生线虫密度最高,每年发生6~7代,成虫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  相似文献   

9.
当归麻口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归麻口病是当归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当归产区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均有发生。在甘肃当归产区,近年来当归麻口病的危害趋于严重,对岷县、渭源、宕昌、漳县等地的“岷归”生产影响很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岷归”生产及其品牌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岷县当归麻口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并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剂浸苗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奥瑞根、苦参碱及斑蝥素等3种生物药剂与阿维菌素·毒死蜱复配浸苗,防治当归麻口病,结果表明,药剂浸苗对当归生长量(出苗、叶片、株高以及冠幅)无明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可提高当归的品级。对当归麻口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斑蝥素40mL+阿维菌素·毒死蜱25mL加水5L浸苗处理的防效最好,为66.4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在当归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岷县是药材大县,享有"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其当归产品个大、色正、味浓、质优,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但近年来,由于当归价格稳中升,面积逐年增加,轮作倒茬不到位,导致当归病虫害严重发生,给农民造成极大损失。当归在生育期主要病害有麻口病和根腐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1当归麻口病:主要是腐烂茎线虫1.1症状:麻口病是影响当归质量、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当归各产区均有分布,发病率40—50%,严重地块高达  相似文献   

12.
吴小云 《甘肃农业》2008,(11):95-95
当归麻口病在岷县(岷归原产地)发病率高、危害重,成为制约当地当归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部,发病后根表皮出现黄褐色纵裂,形成伤斑,内部组织呈海绵状,形成密密麻麻的小口。在当归移栽后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为其发病高峰期。多年来市产区农技部门与有关科研院所联合,按照无公害、高效的原则,通过多次的小区防治效果研究试验、大田防治效果对比试验及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当归麻口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经过3年的大田试验示范,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漳县当归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漳县当归生产现状和存在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漳县当归生产发展的对策是:科学规划,建立优质当归生产基地;培育优势种苗;实时科学施肥;推广应用独苗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综合农艺措施防治当归麻口病;按照国家药材标准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当归生产、加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当归麻口病在我市岷县(岷归原产地)发病率高、危害重,成为制约当地当归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部,发病后,根表皮出现黄褐色纵裂,形成伤斑,内部组织呈海绵状、木质化。在当归移栽后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为其发病高峰期。病理主要是以镰刀菌为主的真菌,通过伤口入侵危害造成。地下害虫,人为和机械创伤形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无脊椎动物携带病原菌参与危害,从而更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多年来市县农技部门与有关科研院所联合,按照无公害、高效的原则通过多项次的小区防治效果研究试验、大田防治效果对比试验及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当归麻口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经过三年的大田试验示范,防治效果显著。其主要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施药方式防治当归麻口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芦头施(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22.5 k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3 kg/hm2)+根施(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22.5 k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3 kg/hm2)的方式,麻口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16.9百分点和11.6,鲜归产量较对照增产41.5%,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作为首选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将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每年在5个省份分别创建4~5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同时在10个省份实施低毒生物农药补贴试点,引导农民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早在2002年,上海市就开始实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政策。对于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水稻、蔬菜病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新型药剂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在当归种苗移栽前蘸根处理,以期达到彻底预防当归麻口病的发生,提高当归商品率。通过试验发现,新型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均对当归麻口病防治效果较好,其中10%浓度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单株主根长中等、根较粗、鲜重重,侧根数较少,有助于当归增产增效,较对照防治率达到98.97%,相对对照发病率减少99.27%、病情指数减少了99.10%,均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增产64.08%~77.94%,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有机肥在当归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定西市试验观察了植物源有机肥及不同施肥方法对当归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2 250 kg/hm~2油菜籽蒸熟,发酵、活化、拌土后均匀施于种沟内。当归综合性状最好,总体农艺综合性状趋于优化,麻口病发病率为0,鲜根产量为8 200.0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 466.7 kg/hm~2,增产率43.0%。建议在类似试验区条件下,当归优先选择该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选取近几年市面上推广的低毒高效农药和当地常用防治烟粉虱农药进行对比,筛选出高效低毒农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观测及室内检验分析,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当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垄作覆黑膜栽培方式的当归主要农艺性状优良,褐斑病及麻口病发病率低,商品外观较好;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挥发油、阿魏酸等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折合产量最高,为11 809.5 kg/hm~2,较平作处理增产2 809.5 kg/hm~2,增产率3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