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猴樟幼苗耐盐碱胁迫的能力,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100mmol·L~(-1)、300mmol·L~(-1)的Na_2CO_3和NaHCO_3(摩尔比Na_2CO_3∶NaHCO_3=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其叶片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处理7d时,不同苏打盐碱胁迫处理均提高了猴樟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50mmol/L量,但300mmol/L的胁迫处理则降低了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50mmol/L和100mmol/L的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300mmol/L的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28d时,50mmol/L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100mmol/L处理显著高于对照,300mmol/L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50mmol/L和100mmol/L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300mmol/L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猴樟幼苗能耐受100mmol/L苏打盐碱胁迫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猴樟对NaCl和NaHCO_3胁迫的耐受能力,采用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浇施100、200mmol·L~(-1)NaCl溶液和100、200mmol·L~(-1)NaHCO_3溶液,定期检测猴樟叶片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NaCl和NaHCO_3处理在初期显著提高了猴樟幼苗的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NaCl和100mmol·L~(-1)NaHCO_3处理的猴樟叶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21天达最高值,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在第35天时趋于稳定并高于对照,而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00mmol·L~(-1)NaHCO_3处理的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在第14天时达最高值,SOD活性在第7天达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第35天时趋于稳定并显著高于对照,而POD活性、CAT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可见,猴樟能耐受200mmol·L~(-1)NaCl和100mmol·L~(-1)NaHCO_3胁迫处理,NaHCO_3处理对猴樟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程度高于NaCl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培法对镉(Cd)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叶片细胞膜损伤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0 mg/L相对低浓度Cd处理下,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a/b比值则持续升高;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持平或略高于对照。在120 mg/L相对高浓度Cd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对照比,于处理后7 d出现大幅度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于7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盐碱胁迫对乌桕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1年生乌桕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施用50mmol·L-1、100mmol·L-1、150mmol·L-1、200mmol·L-1、250mmol·L-1的Na2CO3溶液进行处理,21d后检测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可溶性蛋白、总抗氧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0mmol·L-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总抗氧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50mmol·L-1处理的总抗氧化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mmol·L-1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值最高,显著高于对照.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值50mmol·L-1处理的最高为0.78,在超过150mmol·L-1处理时迅速下降.由此可见,乌桕幼苗能耐受150mmol·L-1的Na2CO3溶液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对福建山樱花盆栽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福建山樱花对不同低温胁迫的响应特性和耐寒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福建山樱花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各温度下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余指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在10℃处理时呈缓慢上升趋势,在6和1℃处理下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值基本都出现在1℃处理后第3天。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对膜系统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福建山樱花不可逆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为试材,通过温室无土栽培的方式,研究0,10,40,120,240μmol·L~(-1)5个镉浓度梯度对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幼苗生理指标[脯氨酸、氨基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SPAD值]的影响,其中0μmol·L~(-1)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幼苗SPAD值呈降低趋势,幼苗脯氨酸、氨基酸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至镉浓度10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当镉浓度为10μmol·L~(-1)时,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和SPAD值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40~240μmol·L~(-1)处理各种子萌发指标及幼苗生理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瓜可以耐受10μmol·L~(-1)以内的镉胁迫。  相似文献   

7.
H2S对镉胁迫下白菜幼苗根系渗透胁迫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水培白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气体信号分子H_2S对重金属镉胁迫下白菜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 mmol·L~(-1)和5 mmol·L~(-1)CdCl_2胁迫下,随处理时间的增加,白菜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白菜幼苗根细胞的相对电导率增大,细胞膜透性增大;H_2S的外源供体NaHS(1、5、10μmol·L~(-1))预处理,均使镉胁迫引起的白菜根细胞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并提高根部的相对含水量;5μmol·L~(-1)NaHS预处理可增加镉胁迫下白菜幼苗根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和甜菜碱含量则无明显变化,1μmol·L~(-1)羟胺(H_2S生成抑制剂)处理降低了镉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因此,H_2S可以通过调节白菜幼苗根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合成来降低镉对根系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大庆盐碱地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抑制,促进耐盐玉米品种的选育,以龙育4号玉米为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NaCl盐胁迫处理,同时添加1,3和5 mmol·L-1的Ca2+缓解盐胁迫,测定玉米幼苗的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植物受到盐胁迫后与对照相比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增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增加不显著,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加入3 mmol·L-1 Ca2+后,与盐胁迫处理相比,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均降到最低,且与盐胁迫处理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外源Ca2+对玉米幼苗盐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 mmol·L-1 Ca2+处理对玉米幼苗盐胁迫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辣椒耐盐品种(强丰7301)和盐敏感品种(秋艳)为材料,以NaCl为盐胁迫处理,处理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 mmol·L~(-1),以不加NaCl为对照(CK),研究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两种辣椒品种的实际光化学效率(Ф_(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初始荧光(F_o)和质膜相对透性等指标均提高;在NaCl浓度0~100 mmol·L~(-1)处理下,两种品种辣椒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大,但在NaCl浓度为150~250 mmol·L~(-1)处理下明显减小;随着处理液浓度增加,秋艳可溶性糖含量在第5天和第10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第15天和第20天先升后降;但强丰7301只在第20天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他时间均表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果说明,低浓度NaCl(0~100 mmol·L~(-1))胁迫对辣椒影响不明显,高浓度NaCl(150~250 mmol·L~(-1))胁迫对辣椒幼苗有很大影响;此外,从试验对各指标的影响发现,强丰7301受盐胁迫的影响程度小于秋艳,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表明辣椒耐盐品种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同时辣椒幼苗的耐盐性与盐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叶樟与香樟幼苗耐碱胁迫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大叶樟和香樟幼苗的耐碱胁迫能力,以1年生大叶樟和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100、150、200、250、300mmol·L-1的Na2CO3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大叶樟和香樟幼苗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大叶樟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最高值均高于香樟,而MDA含量的最高值低于香樟;大叶樟和香樟的耐碱性综合评价值D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叶樟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在150mmol·L-1碱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而香樟在100mmol·L-1碱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大叶樟的综合评价值D的平均值高于香樟.因此,大叶樟和香樟幼苗能耐低浓度碱胁迫,大叶樟幼苗的耐碱能力强于香樟.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在4℃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Ca~(2+)对尾巨桉幼苗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内源激素(CTK、GA、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尾巨桉幼苗生物量、CTK、ABA和GA含量显著低于常温处理,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常温处理。与不加钙处理相比,低温胁迫下,加CaCl_2处理显著降低了尾巨桉幼苗MDA含量及ABA水平,而脯氨酸、可溶性糖、CTK、GA含量及CAT、POD和SOD保护酶活性则显著升高,其中10mmol·L~(-1)CaCl_2处理尾巨桉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浓度Ca~(2+)的处理。低温胁迫下尾巨桉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适当浓度(10~20mmol·L~(-1))的外源钙可以减缓低温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桉树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硝酸镧浸种对藜麦种子萌发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盐碱地的形成,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藜麦具有耐盐的特性,能够缓解部分盐胁迫。中国是稀土含量最多的国家,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镧可能对盐分胁迫有缓解作用。本试验通过硝酸镧浸种后对藜麦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探讨该浸种方法对藜麦种子萌发以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缓解盐害、提高藜麦抗盐性研究提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藜麦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不同硝酸镧浓度浸种(25、50和100 mg·L~(-1))对藜麦种子萌发及不同浓度盐胁迫下(100、200和300 mmol·L~(-1) NaCl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50 mg·L~(-1) La(NO_3)_3浸种时,藜麦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并与其他浓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2)相同La(NO_3)_3浓度浸种时,300 mmol·L~(-1)NaCl以内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OD、SOD、MDA、可溶性糖、脯氨酸都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相同浓度盐胁迫下,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POD、S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均随硝酸镧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随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4)藜麦在300mmol·L~(-1)NaCl范围下均能生长,在300 mmol·L~(-1) NaCl时,幼苗各项指标基本最好,其中50 mg·L~(-1)硝酸镧浸种处理下各项生长指标均达到最佳。【结论】低浓度50 mg·L~(-1)硝酸镧能够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以及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加强藜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盐胁迫起到缓解作用;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本文结果表明硝酸镧浸种可提高藜麦对盐分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Cl分别对红心萝卜种子和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下胚轴长、鲜质量、干质量及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0mmol·L~(-1) NaCl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鲜质量最大,对照的根长、干质量最大,上述指标均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随着NaCl处理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红心萝卜幼苗体内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随之增加,而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低浓度(10mmol·L~(-1))的NaCl处理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红心萝卜对低浓度盐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以福湘佳玉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喷施水杨酸、多效唑和甜菜碱对辣椒幼苗植株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诱导剂处理均能减轻辣椒幼苗的低温伤害程度,提高幼苗壮苗复合指标值;诱导剂处理幼苗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植株,呈先升后降趋势,各诱导剂处理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分别比对照高25.93%和61.54%,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93倍和2.34倍;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植株,呈先降后升趋势,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最小值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44%和79.31%;3种诱导剂中以水杨酸的抗寒效果较好,多效唑最差,且以7.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紫外线B波段(UV-B)增强辐射(280~320 nm)和干旱胁迫对滇黄芩幼苗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SOD、CAT、APX、GR)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及类黄酮含量的影响;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单一胁迫与复合胁迫下的滇黄芩幼苗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植株体内的类黄酮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SOD和CAT活性始终低于对照,MDA含量显著增加,SOD、APX、GR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类黄酮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对滇黄芩幼苗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协同促进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处理20~30 d);另一方面表现为增强UV-B辐射削弱了干旱对滇黄芩幼苗造成的伤害,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或超过正常水平,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使胁迫后期(30~40 d)的MDA含量下降。经隶属函数值法分析,得出滇黄芩幼苗的抗逆能力在4个处理里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增强UV-B辐射、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对照、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花椰菜‘津品70’为试验材料,探究150 mmol·L~(-1)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LA)(0,1,10,25,50和100 mg·L~(-1),分别记作CK2、T1、T2、T3、T4、T5)对花椰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正常培养的花椰菜幼苗为CK1,分别测定各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NaCl胁迫下,T2和T5处理组花椰菜幼苗SOD活性与CK1差异不显著(P0.05),三者显著高于CK2(盐对照)和其他5-ALA处理组(P0.05);T1和T2处理组POD活性与CK1差异不显著(P0.05),三者显著高于CK2和T4、T5处理组(P0.05);T1、T2和T4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1和CK2 (P0.05);T3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1、CK2和其他5-ALA处理组(P0.05);T2和T3处理组MDA含量显著低于CK1和CK2(P0.05)。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150 mmol·L~(-1) NaCl胁迫下,T2处理组(10 mg·L~(-1) 5-ALA)对缓解花椰菜幼苗盐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二甲戊灵胁迫对伊乐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二甲戊灵对伊乐藻植株叶绿素含量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二甲戊灵可以抑制伊乐藻叶绿素a合成,促进叶绿素b合成,降低植物体光合能力;(2)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伊乐藻SOD活性均低于CK,除第2天F处理(4 mg·L~(-1))外,其余各组SOD活性在各测定时间内表现为浓度越高SOD活性越低;随着二甲戊灵浓度的升高,第2天时,除F处理(4 mg·L~(-1))外,其他各组伊乐藻POD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第4,6,8天,POD活性先升后降,第10天则呈降-升-降的趋势;(3)处理后第10天,随着二甲戊灵浓度的增加,伊乐藻体内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先升后降,分别至1 mg·L~(-1)和2 mg·L~(-1)达到最高,可溶性蛋白(SP)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上述结果均说明二甲戊灵影响了伊乐藻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