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是驻马店平原地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驻马店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农田防护林在粮食增产增收和农业抗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是辽宁省海城市西部平原地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防风固沙、调节农业生产环境、改善生态条件等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将其划定为生态公益林,并进行补偿,这对于农田防护林建设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由于海城市的西部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海城市经济的平衡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建设西部农田防护林体系,不但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2008年黑龙江省平原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黑龙江省平原区农作制发展趋势,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促进大农业循环体系的良性循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缓解小土地资源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之间的矛盾;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碳储量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全国平原6大区域、26个省2001—2005年间农田防护林的碳储量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全国平原农田防护林碳储量在5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率高于全国森林碳储量的增长率;2)6大平原区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华东、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区域内各省市农田防护林碳储量也有所差异;3)对2001—2005年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各树种碳储量进行比较后得知杨树仍占绝对优势,其碳储量占全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碳储量的90%左右;4)2001—2005年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碳密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碳密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桉树、杨树、木麻黄、杉树、马尾松。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江中下游与成都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三大平原不同类型地区对各种土壤耕作方式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进行比较分析,以实现保土、保墒、防沙及农田水分高效利用为目标,开展不同类型地区及不同类型农田保护性土壤耕作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6.
标准农田分3等5级,2008年平湖市标准农田以1等田和2等田为主,2等田占53.4%。2010年,开展了标准农田地力培育示范,通过3年的实施,地力培育取得较好效果,大部分取样点地力水平上升了1个级别。现以平湖为样本,就杭嘉湖平原地区标准农田地力培育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三大平原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能力的农田地力监测与培肥模式、地力培育技术体系和农田环境保护与节水技术为研究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工作的基础,组织形成了三大平原地区地力培育与农田污染防治的合作研究网络。针对合同要求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指标,选择建立了华北平原河北省辛集市马兰、东北平原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省潜江市浩口、成都平原四川省广汉市西高等核心试验区。  相似文献   

8.
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环境、防范和减少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漯河市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持续推进,农田防护林体系得到完善提升,构筑了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根据漯河市平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漯河市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标准农田是浙江省在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实践中提出的新概念,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和保护是耕地质量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储粮于田,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绍兴市柯桥区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平原西部,是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达但用地却十分紧张的地区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试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平原绿化,就是在平原地区,不与粮棉争地的原则下,凡适宜栽树的地方,有规划的大种其树,使平原大地实现园林化,面貌一新,郁郁葱葱,林茂粮丰.平原地区绿化主要内容为"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建国以来,广大平原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搞植树造林,平原地区绿化有了较大  相似文献   

11.
易涝易渍农田是我国南方平原地区重要的农业土地资源,通过改造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影响这类农田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农田水分季节性过多。对易涝易渍农田水文学问题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农桐间作与作物产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桐间作是我省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长期和自然灾害斗争的一项有力措施,也是我国平原地区一种特殊的造林形式,是平原绿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保护农田、抗御自然灾害、改善田间小气候,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防护作用,同时对尽快解决平原地区木材供不应求的急迫情况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农桐间作的防护效益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探讨农林生产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平原地区排水生态沟渠系统建设、山区农田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以畈为单元的农田尾水“零排放”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遴选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典型案例,总结其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效,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沟渠生态化改造不彻底、水生植物种植品种单一、重项目建设轻日常管护等,进而提出注重功能发挥、科学建设、长效运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是适应推动农机化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没有进行土地整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中型机械能进地、能作业的问题。"宜机化"改造存在缺少统一组织、专项资金、地形复杂多样、分散经营等问题,"宜机化"改造的可行性需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试点推广、建立长期管控和维护制度、提升农机化水平等方面完善并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友贞  叶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89-4391
依据安徽省淮北平原的涝渍成因与基本特征、多年农田排水实践和试验研究成果,探讨了农田排水指标和工程规格标准,在分析农田排水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解决农田涝渍灾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护林建设是当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农田防护林促进我国农业增产、农田生产环境改善和农村绿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建设对减少农业自然灾害、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农田防护林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年来重大的农田防护林工程及其作用,通过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农田防护林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推动农田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田防护林在农业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于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国平原地区已基本建成农田防护林体系,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2015年我国农田林网面积已达2065936.17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78.1%。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全省平原地区过去"十里不见树,百里不见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到2015年全省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241039.54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88.46%,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河南省农田防护林在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讨论,为农田防护林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设农田林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江西省丰城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曾明德从1983年开始就开展了"田埂林网"的研究,选择落叶乔木池杉实施科学营造,取得了很好的成果。1990年他出席了在日本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学大会,其成果被认为在农田生态环境研究上具有突破性意义。1992年我国林业部将其列为全国100项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在平原、丘陵的水田地区推广。联合国农林组织则把丰城市农田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示范基地向其他国家推荐。本刊特发此文,希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六朝时期,随着荻塘、双林塘的继开,湖州东部地区的农田开始了最初的经营。在唐末塘浦大圩逐步开发的基础上,宋代的农田、水域、渔业、桑地等农业环境有了专门化的发展,共同塑造了湖州东部平原地区人工化、整体性较强的视觉印象。  相似文献   

20.
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大量有关文献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与地区适宜性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效益、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展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项目实施的效益和影响的探讨,对项目实施行为和实施过程中的效率研究较少;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标准农田选址、具体工程的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模式和时序安排,这些研究都属于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缺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