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鉴定乌梅、醋制乌梅和乌梅炭的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6种成分,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从乌梅中检测出32种成分,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8.90%。从醋制乌梅中检测出18种成分,鉴定出了14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2.52%。从乌梅炭当中检测出28种成分,鉴定出18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93%。三者的共有挥发性成分有9种,与乌梅生品相比,醋制乌梅新增4种成分,减少了13种成分,乌梅炭新增8种成分,减少了13种成分。乌梅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经过醋制和炭炒后发生了明显变化,且药理作用各不相同。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乌梅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表明,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共有蕨类植物1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0科67属。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优势属有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n,短肠蕨属Allantadia,铁角蕨属Asplenium,线蕨属Colysis。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含26属)为主,频率达44.83%;种的区系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含103种),频率达59.5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蕨类区系与深圳南山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组成最为相似、图1表3参26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目前主成分分析法在期刊综合评价中的误用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7种数学中文核心期刊进行了综合评价,当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不够时,采用了主成分聚类分析法进行排名,给出了第一主成分、综合主成分及主成分聚类法的排名,最后分析了主成分聚类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烘烤凋萎时机对翠碧1号中部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烘烤变黄期不同凋萎时机对烤烟翠碧1号中部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凋萎时机的延迟,香气成分的总量和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但主要清香成分和主要浓香成分的比值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先升后降;碱性香气成分总量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5.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衣物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该保护区地衣植被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120种、1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别隶属于23科49属。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地理成分有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两极—西太平洋成分、温带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两极分布成分、东欧—北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11种,其中环北极成分占优势。垂直分布地带有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亚高山与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及高山垫状植被地衣带等6个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果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猕猴桃果酒从发酵结束到装瓶成品酒香气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出72种香气成分,其 中发酵结束后新酒、装瓶前原酒、装瓶成品酒分别检出香气成分50,43,44种,发酵结束后新酒与装瓶前原酒相同 的香气成分有26种,装瓶前原酒与装瓶成品酒相同的香气成分有36种,发酵结束后新酒与装瓶成品酒相同的香 气成分有28种,三者共有的香气成分25种。研究发现,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变化不大,而微量特征香气成分变化 较大。  相似文献   

7.
截止2009年,我国已记栽锯天牛亚科6族、22属、103(亚)种.通过区系分析得出:在属的组成中.若按区系成分分析,北方区系成分3属,南方区系成分17属和南北区系成分不明的2属;属的比例各为13.64%,77.27%和9.09%.在种的组成中,北方区系成分1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6.50%;南方区系成分7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74.7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7种,占总区系成分的6.80%;全国分布的2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94%.该亚科属、种的分布均以南方区系成分占优势,并存在中国特有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8.
李学森  黄静  施红林  徐世涛  李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2-794,1220
[目的]分析研究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TOF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法、回流法、程序升温微波萃取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性成分和顶空气体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回流提取物、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和顶空气体中分别鉴定出60、27、38和34种成分,而且,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明显不同。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鉴定出60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44.75%);回流提取物中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4.90%);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中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9.90%);顶空气体中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84.82%)。由此可见,云南德宏产荆芥的主要成分为草蒿脑。[结论]该方法稳定、简捷、可靠,可用于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截止2009年,我国已记载锯天牛亚科6族、22属、103(亚)种.通过区系分析得出:在属的组成中,若按区系成分分析,北方区系成分3属,南方区系成分17属和南北区系成分不明的2属;属的比例各为13.64%,77.27%和9.09%.在种的组成中,北方区系成分1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6.50%;南方区系成分7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74.7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7种,占总区系成分的6.80%;全国分布的2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94%.该亚科属、种的分布均以南方区系成分占优势,并存在中国特有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SPME-GC/MS联用法,对贵州油茶籽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63种成分,并鉴定了其中54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峰面积分别占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6.43%,确定其主要成分为醛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前期研究成果和国内最新地衣区系研究资料,对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并且与国内10个地区的地衣区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地衣种类较丰富;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同时,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地衣区系中温带成分占优势,环北极成分较明显,世界广布成分较多,同时与东亚成分保持联系,含很少的泛热带和两极成分;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美溪林业局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对美溪林业局植物区系成分及植物区系分区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认定该局有918种维管植物的基础上,对其科、属、种的区系组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14个较大的科中绝大多数为温带性质的科,共有543种,分属于177属,占全局维管束植物的59.2%,占总属数的50.2%,可见这些较大的科对本局内植被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寡种属为128属、339种,占总种子植物属的39.6%,占植物种的38.8%;单属单种植物为149种,分别占种子植物属、种的46.1%和17.1%。在区系分区统计中,东北植物区系成分在区系成分中占主导地位,约占80%,此外还混有少量东西伯利亚、蒙古、华北植物成分。同时该局植物区系成分具有古老性和南北混合型的特点,体现该局历史上曾有过亚热带气候,在第四纪冰川影响下和现代气候作用下,形成孑遗种较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园林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其具有区别于一般综合性公园的景观特征,通过对各景观特征的分析,得出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小品等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将其分为动态景观要素和静态景观要素,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得出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17年9月12日发现于长江安庆段的1头野外死亡长江江豚样本(AQJT2017091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其脑、心脏、肝脏、肺、肾、胃、肠、睾丸、肌肉、皮肤10种组织器官中钾(K)、钙(Ca)、钠(Na)、镁(Mg)、钴(Co)、铁(Fe)、铜(Cu)、锌(Zn)、铅(Pb)、镉(Cd)、汞(Hg)、砷(As)共12种元素的含量,以期探究各元素在其组织器官中的累积特征。结果显示,该样本Fe、Cu、Zn、Pb、Cd、Hg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现出差异性累积特征,这与水生哺乳动物组织器官元素累积特征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特有的生理功能。对比分析发现,鲸类动物组织器官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累积特征有一定规律,并不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呈显著差别,总体表现为NaKCaFeMgZnCuCo。此外,AQJT20170912各个组织器官中毒性元素Pb、As的含量均较高,这应与其栖息环境的元素背景有关,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樊正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72-13174
利用1:50000遵义市、遵义县2幅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该区土壤中环境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作了分析,认为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受控于母岩,但表层土壤长期经受相同的风化作用后,其土壤微量元素具有相似的特征,出现土壤微量元素总量均匀化现象,说明土壤中元素经过长期风化后,各元素在不同区域土壤中的含量基本相同,出现均匀化现象,依据这个特征可判断土壤的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王家沟流域共有林草植物241种,隶属于147属45科,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2种,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42科140属232种(双子叶植物39科107属182种,单子叶植物3科33属50种);以草本在流域植物生活型中占优势;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大科属较少;林草植物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总科数的51.1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占总属数的51.02),其中北温带分布型优势明显;反映出该区系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7.
We review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heavy elements, those with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30,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Milky Way. There is a large star-to-star bulk scatter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lighter metals, which suggests an early chemically unmixed and inhomogeneous Galaxy. The relative abundance patterns among the heavy elements are often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olar system mix,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element donors in the Galaxy. Abundance comparisons among several halo stars show that the heaviest neutron-capture elements (including barium and heavier) are consistent with a scaled solar system rapid neutron-captur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whereas the lighter such elements do not conform to the solar pattern. The stellar abundances indicate an increasing contribution from the slow neutron-capture process (s-process) at higher metallicities in the Galaxy. The detection of thorium in halo and globular cluster stars offers a promising, independent age-dating technique that can put lower limits on the age of the Galaxy.  相似文献   

18.
据初步统计,金华北山木本植物区系共有木本植物73科181属346种,木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8种。该区系成分复杂,地理成分多样,以北温带、泛热带、东亚三种成分为主,分别占该区系的18.75%,17.61%和17.05%。其中,中国特有成分有9个属,显示出该区系具明显的亚热带特性,并与世界各地有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江淮丘陵大蜀山大叶榉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江淮丘陵合肥大蜀山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典型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群落植物组成、生活型特征、层次结构以及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发展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内共出现维管束植物28科45属49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由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组成,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垂直空间分化明显,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群落中大叶榉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山槐(Albizia kalkora)、枫香(Liquidam bar form osana)为亚优势种。群落中大叶榉正处于旺盛生长期,自然更新良好,在未来的演替中,马尾松针叶树种将会逐渐减少,演替为稳定的落叶阔叶林结构。  相似文献   

20.
栾进华  向晓军  刘东  王伟  黄波  蒙炳儒  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23-22624,22636
在奉节脐橙种植区野外采集表层土壤样,探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貌类型土壤中16个有益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N、P、K元素作为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在紫色土中含量最高;河谷平原土壤有益元素富集情况最好,其次是低山、台地及丘陵,中山元素富集情况相对其他地貌类型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